首页期刊导航|城市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

王静霞

双月刊

1672-5328

zyutc@263.net

010-58323223/1

100037

北京三里河路9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交通/Journal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城市交通领域唯一的专业科技期刊,针对学科综合型、边缘型、交叉型等特点,研究、交流城市交通系统、交通工具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理念,探讨管理体制和政策改革。刊物面向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等各相关专业的管理科研以及设计、产品制造部门的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连市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更新研究

    吴亮孙昱
    1-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既有铁路专用线的改造更新大多为片段式,其空间价值与社会意义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系统化研究将大大提升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概述了大连市既有铁路专用线使用状态及环境品质不佳的现状,从线域用地类型及土地开发强度、既有铁路专用线与城市道路的空间关系、线域人口密度及老龄化程度3个方面揭示不同区位既有铁路专用线环境特征及其差异.基于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更新的5种主要类型及其与环境特征的适应性.将大连市既有铁路专用线分为13个区段,从功能转型、空间重构、实施运作3个层面提出不同区段的改造更新策略,推动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铁路专用线改造更新环境特征功能转型空间重构实施运作大连市

    加强基础研究 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上的致辞

    刘作仪
    10页

    《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成果解读

    汪光焘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全体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列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围绕城市交通问题这个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并撰写了《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提出城市交通学是城市科学的组成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归属于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范畴,本质是提升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然后,从战略方向、新要求、治理机制、城市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与标准等方面论述城市交通发展的新目标.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城市交通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十项行动,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明确了行动方向.

    城市科学城市交通学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基础公共服务

    延续与求变——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演进

    陈小鸿刘翔涂颖菲
    18-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长期纲领,既有需要坚持与延续的目标,也有需要调整的内容与重点.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将城市交通发展置于中国城镇化、机动化、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中,系统梳理199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2024年《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时代特征、编制过程、内容特色、行动重点.在回顾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作用与城市交通发展路径选择的基础上,解读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基础公共服务的新定位与新要求,比较两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在目标、评价标准上的继承性,在重点行动、任务要求上的拓展与调整,由此进一步阐述重新制定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初心与目的,期望为进入城镇化、机动化下半场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凝聚更多共识、坚定发展方向.

    城市交通交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基础问题研究

    王颖陈明张丹妮骆芊伊...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和趋势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息息相关,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城乡建设、法律制度、行政管理、财税制度等各方面的变革都对城市交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研究新时期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必须遵循国家政策和改革措施.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进程,总结当前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包括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强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法律制度规定将城市交通问题的事权和财权划分为地方事务,城市发展进入区域化、数字化、低碳化发展新阶段等.基于这些特征,要求坚持城市政府的主体地位,以改革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支撑现代化都市圈培育,面向居民需求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城市交通城镇化城市群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财税制度法律制度超(特)大城市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面向2035年展望

    张华雷凌云刘若云涂颖菲...
    36-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剖析中国城市交通基础特征、精准识别存在问题和研判发展趋势是谋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总结近40年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特征及变化,出行类型多元化和出行目的细分、通勤距离普遍增长是城镇化进程深入过程中出行特征呈现的两大转变.从道路设施、公共交通系统和交通信息化3个方面回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指出当前城市交通系统存在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协调、系统自身运行效益下滑、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现实问题.展望2035年,城市交通发展应回归满足人的需求和支持城市高效运行的价值导向,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交通供需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发展,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的深度融合,迈向高质量、高可达和包容、可持续的发展图景.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交通信息化服务模式交通治理

    建设交通强国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

    郭继孚王婷刘奕彤贾思琦...
    43-5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有必要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综合分析城市交通在支撑交通强国及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从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向往、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等方面分析城市交通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用.总结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包括创新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和范式、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战略、优化机动车保有及使用调控政策、形成带动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交通体系、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等.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应围绕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安全、低耗、可持续运行,贯彻建设交通强国和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实现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

    交通强国现代化城市城市交通都市圈城市交通治理

    城市低碳转型背景下绿色交通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

    王继峰郝媛赵珺玲刘冉...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绿色交通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引导城市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针对当前绿色交通实践工作主要聚焦于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的局限性,提出绿色交通的内涵是基于以人为本、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追求低能耗、低排放为核心目标,同时满足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交通运输效率和效益改善以及人民群众出行品质提升的发展新范式.基于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系统发展路径,从交通运输节能降碳、高品质服务人的需求和塑造低耗城市空间形态3个方面提出发展绿色交通的措施建议,助力城市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交通"双碳"目标低碳转型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系统

    城市交通发展重点问题研讨——《面向2035年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会圆桌讨论

    戴帅郭继孚程世东赵一新...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3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成果暨《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继199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之后又一部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专著,针对城市交通理论问题和交通治理实践,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及十年来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的研讨成果进行了转化.围绕成果中的重点行动,特邀专家聚焦"小汽车使用管理+停车治理"缓解拥堵、绿色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综合交通体系引领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等方面分享了善政良策.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政策公共交通优先理论创新治理现代化都市圈新基建

    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转型与实施路径探索

    崔文博刘韵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北京市将围绕首都功能建设落实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梳理北京市"多规合一"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探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变革的价值逻辑和构建要点,进而提出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在总体思路、总体框架、传导路径方面的创新范式,以期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以北京市区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施为例,分析朝阳区综合交通规划、温榆河公园交通专项规划与朝阳分区规划、温榆河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协同衔接机制,逐级形成了对国土空间资源刚性管控、动态引导的规划实施路径,从而有效指导全区、特别是重点发展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实施路径3个层面探讨区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传导逻辑及不足.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多规合一实施路径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