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断裂·整合——当代大跨建筑结构形态的美学逻辑

    孙明宇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建筑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出现了建筑形态自由度提高与美学迷失的巨大矛盾,在以大跨度为主的公共建筑中体现较为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建构大跨建筑美学价值的多维美学,提出从"更新"与"传承"两个层面来进行数字化大跨建筑的美学逻辑整合."更新"即消费社会带来的空间需求与数字技术引发的建筑技术两种更新;"传承"即自然与传统美学的两种传承.其次,提出批判性整合策略,以提出当代大跨建筑向既符合时代与技术要求且尊重地域历史文脉的方向发展.

    大跨建筑结构形态建筑美学批判性地域主义

    探险·实验·本质——关于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设计思维晰绎

    张顾一丁治宇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士当代建筑设计以简约的特性而著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着眼于建筑空间结构方面的实验与突破,立足于打破确定性的设计思维以寻求质疑探索,在不确定的建筑设计冒险中求得对建筑空间结构确定性的本质解答.本文通过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教育经历、设计思维、设计历程等方面的追溯,借此得到其在建筑设计之路上"始于质疑、忠于探险、求于本质"的设计思维解读.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设计思维晰绎建筑本质空间结构

    "材份制"如何走向"斗口制"——苏州元明大木斗栱用材尺度探析

    颜炳亮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苏州重刊《营造法式》和明初以后为大修两京"南匠北调"背景下江南工匠对北方官式建筑的影响,本文以苏州元明时期大木的斗栱用材尺度为切入点,探讨宋《营造法式》"材份制"与清工部《工程做法》"斗口制"中间阶段的斗栱用材尺度的可能性.即在足材与材宽已由21:10变为2:1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其单材与栔的比例延续《营造法式》用材之15:6(14.286:5.714)和演变为15:5的两种过渡型,继而在明清北方官式建筑中确定为14:6的比例关系,试图以此用材比例的细节变化窥探宋清之间建筑用材尺度特征的演变.

    材份制斗口制苏州元明尺度

    城市区域建筑居住功能的抗震韧性量化分析

    徐娅婷方育铭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城市区域建筑居住功能的抗震韧性,本文对研究区域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描绘出所选区域的道路和建筑信息,并利用三阶段韧性曲线法进行韧性量化分析.为研究区域建筑和基础设施系统进行建模和灾损预测,并提出基础设施系统的恢复模型.最后对2010年和2020年的研究区域建筑功能进行韧性量化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关于提升抗震韧性的参考建议.研究结果验证了量化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抗震韧性蒙特卡罗法居住功能

    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小学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谢一飞刘玉蛟王隽冬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普及,以及二胎生养率的提高,我国目前需要越来越多相应的配套设施以满足科教、文化等需求.小学建筑作为科教建筑的其中一种,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本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利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理论来对建筑的空间、功能等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如何建设更加符合学生物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小学建筑,让设计更加人性化与细节化.

    心理学小学设计建筑空间

    基于IPA分析法的游客感知与南门广场旅游发展耦合度研究

    侯倩倩王静王常年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西安南门广场的旅游发展预期和游客感知的耦合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优化南门广场的整体旅游发展策略,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将游客感知与南门广场旅游发展期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法,对南门广场的游客开展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并将各旅游感知要素归纳成4个大类、16个子项的评价因子,并分类划入优势区、改进区、机会区和维持区.总体来看,游客对南门广场各旅游要素的评价,呈高期望度—低满意度,城市形象展示和历史文化遗产是南门广场的优势及宣传重点,而休闲、商业服务和导视服务则是改进重点.此项研究分析归纳了南门广场的旅游发展与游客期望之间的偏差,为南门广场旅游发展策略的改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游客感知IPA分析旅游发展耦合南门广场

    环境戏剧视角下的观演空间设计问题研究——以沙瓦剧场为例

    胡沈健李苏阳李聚真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理查德·谢克纳的环境戏剧理论,从"观""演"空间关系结合的角度、戏剧事件角度和观众行为角度对"沙瓦剧场"的空间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等候空间过于独立于主体空间、"观"与"演"空间功能融合不足、过渡空间缺失、空间对人行为引导须改进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解决方案,为"沙瓦剧场"的设计改进提出进一步思考.

    环境戏剧观演空间情境体验剧体验性

    基于"太湖三白"生境营造的湿地公园改造设计——以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赵旭凯马建武钟诺亚景湘婷...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八大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类型,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自2004年起,我国开始以湿地公园的保护方式来加强湿地抢救性保护力度.位于太湖之滨的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太湖三白"栖息地而具有其独特性.为顺应"太湖禁渔令",且以修复"太湖三白"生境为主要目标,探讨一种该湿地公园改造的可能性.

    太湖三白生态修复湿地公园设计景观改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研究

    张晓晨
    179-18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内涵丰富且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就有不同的种类和自身的风格,作为三大造园体系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及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古诗词、中国山水画及禅宗所渲染的意境的沿袭和发展.本文将从诗意、画意、禅意等角度,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所体现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诗意画意禅意

    论中国古代庭院园林植物配置的文化内涵

    王昊汪慧心孙义梵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也是庭院与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文章分析了古代庭院与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源.研究发现,植物配置具有表达主人对美好生活寄予、表达个人志趣与情感、体现风水与宗教理念3个方面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人心向善"的道德观.本文为传承优秀传统园林文化,丰富当下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参考.

    园林庭院植物配置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