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更新中运河沿岸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例

    朱俊毅贾兴舟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州依京杭大运河而建,城市也因河而兴.在历史上,常州的纺织工业曾辉煌一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工厂陆续关停,遗留下来的厂房成为城市更新中的存量资源.文章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例,探寻其变迁过程,调查园区现状并总结其改造利用模式,从多方面分析园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思路.

    常州运河纺织工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走向治理型城市更新——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更新的地方实践与启示

    宋燕敏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在要求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宏观语境下要逐渐转变为强调内涵提升的城市更新.多元主体权力失衡是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以深圳和广州为例,介绍它们的更新思路和政策利弊,寻找城市更新中制度的缺陷,探索制度创新,提出以达成社会共识为前提,重构政府—市场—社会影响力框架为特征的治理型城市更新,强调通过有效的制度路径实现利益相关方之间利益、权利相对均衡的更新局面,为我国城市更新模式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制度变迁城市更新利益主体深圳广州

    基于POI数据的商洛中心城区零售业空间格局研究

    李妍杨昊伦
    58-6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零售业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空间格局既反映着城市产业区位选择规律,又影响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本文以零售业兴趣点(POI)为数据源,利用ArcGIS的最近邻分析工具、核密度分析工具、缓冲区分析工具、标准差椭圆分析工具刻画商洛中心城区零售业空间格局,最后从居住用地和路网两个方面分析零售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零售业整体及各分业态均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但不同行业集聚程度不同;②零售业POI在距莲湖公园3 km的半径范围内集中分布;③商洛中心城区的零售业整体及各行业均呈现"西北—东南"走向.

    城市空间格局零售业POI数据商洛中心城区

    培育型都市圈空间协同的规划策略研究——以"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为例

    高鹏范在予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培育型都市圈发展阶段不成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业分工不成熟、基础设施不足等特征,本文以"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为例,提出培育型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路径,包括空间协同发展意义和协同发展思路.据此提出共治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共推基础设施高效衔接策略,以此为培育型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借鉴.

    培育型都市圈"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

    南京中心城区不同权属的菜市空间对比分析

    董婧文博徐鹏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购买蔬菜副食的渠道日趋丰富多元,各类菜市空间的出现给市民带来了不同的菜市空间体验,这些菜市空间的差别与经营权属及经营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南京中心城区①为限定,按权属不同,将主要的菜市空间分成传统附设式菜市场、生鲜超市和街边菜店三类,通过对三类菜市空间的对比分析,总结经营权属对各类菜市空间选址、空间特征、空间环境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菜市空间的设计改造提供线索和依据.

    菜市空间权属选址空间特征空间环境

    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空间营造模式研究

    薛璐璐李凌刘伟高任...
    70-7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步行街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应运而生.各地都建设不同规模的商业步行街,而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模式成为商业步行街规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以西安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分析的方法,从人的使用感受和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角度,对其空间进行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景观小品布置,对大唐不夜城的空间营造模式进行分析,获得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的优缺点.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商业步行街大唐不夜城空间营造积极空间消极空间

    基于POI数据的宝鸡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雷舒涵唐惜之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宝鸡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心城区内每一个POI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筛选,将POI数据与城市功能区用地类别进行匹配,识别宝鸡市中心城区的各类用地,并分析其布局特征,对宝鸡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本方法基于POI数据识别分析,较为准确地得出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并经过对比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本研究采用POI数据分析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并得出精确且较为直观的结果,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提供补充.

    POI数据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特征

    基于空间句法的榆林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郑启迪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榆林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平台和Depthmap软件,提取快速城市化时期三个时间段的城市交通网络轴线数据,根据空间句法的不同参数值对榆林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如下:1982以来,榆林市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南、向西扩展,由"单中心轴向"转换为"单中心跨越"最后到"多中心组团"的演变过程;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功能演变趋于完善,由封闭走向开放,"新城发展+老城更新"发展方式使得城市的发展呈现"带状延伸,组团生长"的特征,但各组团以独立发展为主且连通性较差,协同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榆林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城市空间结构集成度

    西安及其附近地区城市空间演变分析——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赵烨王芳胡江南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西安市及其附近地区共计1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8年各年份的年均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GIS平台基于阈值法的原理提取城市建成区实体范围.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扩展度指标、空间结构特征指标、城市扩张方向3个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城市空间变化的逐年规律,探究其内部成因.得出以下结论:①2010—2018年,研究区域内提取的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增长,并预测未来在一定时间内将会继续增长,但其扩展速度逐渐下降;②2010—2018年,建成区空间结构的发展特征为"大城市大乡村",演变过程体现出阶段性的特质;③2010—2018年,建成区形成的标准差椭圆呈现西北—东南轴的分布状况,并沿短轴方向(东北—西南)不断增长,整体呈现上升的城市扩张趋势.

    夜间灯光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

    步行友好理念下国外住区交通空间营建经验与启示——以日本和新加坡为例

    蒋媛媛张彦庆胡靓沈莹...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我国住区的步行环境品质,本文基于对步行友好理念内涵的研究,从住区的交通空间的路网结构、交通组织、停车规划、道路空间设计等方面入手,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日本与新加坡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分别提取二者在交通空间上的营建手段,对比归纳二者在步行友好理念下交通空间设计的特征.结合我国住区的特点,针对两类较为典型的步行环境品质低下的住区形式,提出两种住区的交通空间设计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提升住区内步行环境品质需要从交通空间的整体规划入手,选择适宜的停车空间布局、人车流线组织方式,为既有住区的交通空间改善与未来住区交通空间规划提供新思路.

    住区交通空间步行友好理念步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