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村落保护背景下灵泉村空间活化策略研究

    何全玺刘丛众卞宇阳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阳灵泉村是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十几年间新村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变成主要生活空间,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如场所精神丧失、传统营建经验消逝、人居环境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现今新村在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之间失去平衡,过分强调发展和流于表面的保护,致使其空间失活.本文针对灵泉村新村空间,进行空间活化的路径探索,研究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促进良性运转、实现长久发展的对策.

    传统村落灵泉村保护与发展传统营建经验空间活化

    基于网络评价分析的商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西安市曲江创客街区为例

    李佳芸张磊赵敬源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大城市商业建筑数量和类型快速增加,但商业空间给消费者提供的体验质量却相对较差,存在空间使用效率较低、缺乏商业氛围等问题.考虑消费者体验的优化设计对商业空间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网络评价分析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提取曲江创客街区的网络评价文本中有关商业空间设计要素的高频词汇,结合内容分析法及扎根理论对评价内容进行内容解析及编码,并通过IPA分析法解读消费者在商业空间内的感知体验情况,提出消费者体验感知视角下的商业空间优化策略.

    网络评价IPA分析曲江创客街区商业空间优化策略

    TOD区域儿童可步行性的因素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北京市长阳地铁站为例

    陈许慎彭金铃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行活动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成环境中儿童可步行空间的缺失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城市建成度较高的TOD区域,儿童的可步行性并未得到很好的考虑,普遍存在安全性、便利性、适幼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与TOD中强调的"提升可步行性"原则背道而驰.如何提升"TOD区域的儿童可步行性",成为摆在规划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试图从"儿童"和"TOD"的视角进行可步行性研究,探索TOD区域的儿童可步行性的影响因素和规划策略.研究发现,TOD区域儿童可步行性根据特性可大致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中部圈层和外部圈层.最后文章针对不同圈层提出了提升TOD区域儿童可步行性的规划策略.

    儿童可步行性TOD影响因素规划建议长阳地铁站

    TOD视角下轨道站域连通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地铁12号线中山公园站连通项目为例

    武飞李航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空间有效开发利用,加强轨道站点与外部建筑一体化衔接,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及客流效益,有必要进行轨道站域连通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此文基于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理论(TOD),结合深圳地铁12号线中山公园站连通项目实例,论证了地铁连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深入剖析了其规划设计突破创新的重难点,总结了连通项目规划设计的有效实施路径,是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为全国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

    TOD轨道交通连通设计站域空间地铁

    基于人居环境改善和市貌提升的建筑有机更新——以新湾街道沿街立面及背街小巷有机更新为例

    陈益龙陈狄赵琪沈骏...
    54-58,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有机更新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而建筑立面有机更新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构成内容.该文回顾了杭州市原萧山区新湾街道沿街立面有机更新的历程,概括了建筑立面有机更新的有效程序,即拆除建筑立面赘物、整理建筑形体、强化建筑风貌、重塑建筑细节、赋予适宜的立面材质、调整立面色彩、序化立面管线,提炼出微整式改造、改头换面式改造和空间织补等建筑立面有机更新工作方法,总结了文化、用材和色彩等方面在建筑立面有机更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原则.

    人居环境新湾街道建筑立面有机更新方法与经验

    基于城市活动需求的街道活力再生策略研究——以巴塞罗那圣安东尼街区为例

    史翠雅
    59-6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向存量提升转变,"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与更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的行为活动对街道空间优化产生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当代城市活动需求进行了归纳,并以巴塞罗那圣安东尼街区为例,介绍其更新实践的实施背景,解析其响应安全与健康需求、通勤与聚集需求、消费与互动需求,以及独特体验需求的街道活力再生策略,并总结出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适应性启示,以期为后续城市更新与街道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活动行为需求以人为本街道更新活力再生巴塞罗那

    公平视角下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评估

    徐杜江南方遥何乐王伟杰...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提升居民便利度、丰富居民服务体验为导向,在发展中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公平配置已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包容共享的重要共识.文章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从与城市人口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服务设施入手,从总体数量和单类布局两个层面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选取典型公共服务设施,对其布局特征、服务范围、可达程度、承载压力进行评估,并与城市发展所确定的规范标准、相关要求等进行比较,从而为公平科学地匹配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数量公平性南京

    基于POI的西安雁塔区教育设施布局分析与优化

    叶娇李雨桐
    69-7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设施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重视.近年来,以POI数据为代表的新兴大数据的应用成为热潮,为定量分析教育设施空间分布提供了新思路[1].本文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以POI数据为基础,利用高德开放平台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西安市雁塔区不同教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以此发现该区域教育设施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为未来雁塔区教育设施的规划奠定基础.

    POI教育设施西安雁塔区空间布局优化热力图

    基于城市更新的传统集贸市场改造研究——以西安"老菜场"为例

    吴晓凡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集贸市场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市井文化气息,更是展现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在国家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及旧场所改造的浪潮中,线上购物方式愈加压迫传统集贸市场的生存空间,多数传统集贸市场面临消失的窘境,这加剧了人们对城市记忆的断裂.文章以城市更新为背景,从硬件设施改进、市井文化传承、功能业态拓展三个角度,对传统集贸市场更新设计提出预期,以延续集贸市场中的市井文化和保留残存的城市记忆,助力提升市场类公共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和集贸市场的空间质量.

    集贸市场城市更新市场改造市井文化

    郑州公园球型灌木美景度评价及影响因子研究

    张慧心冯艺王红炎李晗羽...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郑州市公园绿地中的球形灌木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拍照和数据测量.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对郑州公园常用典型34个球灌样本进行研究,将绿色占比、冠高比和植物肌理与处理后的美景度评判值利用SPSS进行分析,得出美景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按植物色彩分析,彩球灌美景度评判均值较高,绿球灌美景度评判均值较低;绿色占比是对植物美景度评判值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按球型分析,高秆球灌美景度评判均值较高,圆球灌和扁球灌美景度评判均值较低;植物冠高比是除了植物色彩外最能影响美景度评判值的因子,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植物肌理并未显著影响球灌的美景度评判.研究结果可为球灌的栽培修剪和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城市公园球型灌木美景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