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实验性"理念的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袁鑫哲赵若桐孙皓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建筑师"这个称谓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国内建筑界出现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名词,这个名词指代的是一批具有前沿思想的建筑师,例如王澍、张永和、崔凯、刘家坤等,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进行的创新性的设计实践,"实验性"建筑第一次展现在大众面前时,就引起了全国建筑界的建筑师们的关注和讨论.针对20世纪末出现的"实验建筑师"的建筑思想,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实验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发表的论文、访谈等核心术语进行提取和分类,提出自身的思考及感悟,并应用到实践中.最后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阐述"实验性"景观建筑的设计方法及手段.

    景观建筑人居环境"实验性"理念二分宅

    青岛安麓东方中式建筑设计

    王韵斐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日渐兴旺,现代中式建筑的兴起,促进了中式建筑中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如何在满足合院建筑高品质的条件下提高容积率是设计中的难点.文章结合青岛安麓东方项目的设计思路,对中式建筑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房地产中式建筑文化建筑设计

    某上盖工程结构超限抗震设计对策

    朱必永叶贱有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基于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其超限情况进行判别,对结构超限情况进行认识和分析,并根据结构超限情况和规范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对策和抗震措施,提出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通过精细设计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可为国内相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上盖工程超限结构设计对策抗震性能目标

    土遗址类暴雨受损调查及保护策略——以河南为例

    强茹晗郑思娴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遗址类不可移动文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别的文化遗产,本身抗灾能力较弱,保护难度较大.河南土遗址作为土遗址类不可移动文物的代表,受季节性暴雨的侵袭,土遗址本体或其所处的环境受到灾害的威胁较大.本研究以河南露天土遗址为研究对象,探讨土遗址与灾害的相关性.笔者通过对河南土遗址受灾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后,对河南省土遗址类不可移动文物受损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对损伤机理进行研究,从灾前预防、工程实施、防灾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土遗址防灾减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遭受暴雨灾害的土遗址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效参考.

    土遗址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灾害预防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张连新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对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近几年,随着城市道路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质量和安全稳定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也有一些因素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如在对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上.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改善软弱地基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软弱地基的特征和处理原则,并针对软弱基地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双向驱动与多重蜕变——义乌市中心医院三期工程的设计策略探究

    刘强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改扩建中的制约与契机,探索更优化的医院建设手段,促使整个院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解开这一类型的医疗难题.本文基于对三期工程的分析研究,提出"内外双向"的驱动策略:其一是优化外部环境,整合区域交通要素;其二是确保建设期间医院正常运行,降低施工期间对院区的干扰;其三是调和原建筑矛盾,实现老院区的功能再生;其四是融合新老院区,达到新老建筑的衔接与共生.这4个层面,激活了场地、空间、效率、城市融合等要素的再生,以实现全院区的多重蜕变,创造集中高效的医院运营系统,关注更高的生命品质.

    医疗建筑双向驱动整体高效多重蜕变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长安大学小寨校区建筑系馆为例

    李嘉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教学楼设计中,公共空间常常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其缺失或缺少设计,功能空间单一,缺乏人性化和趣味性,无法为使用者提供适宜的空间.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以长安大学小寨校区的建筑系馆为例进行分析,以高校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如楼梯、门厅、庭院、廊等空间为出发点,同时总结出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功能多样性、空间互动性和体验丰富性,为教学楼的公共空间提供新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思路.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多样性设计

    智慧交通结合校园地下空间建筑设计的研究

    王冲丁梦洁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用地需求矛盾及学校周边停车难、上下学交通混乱等问题,在新建学校的设计中应更加关注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本文着重研究学校地下空间的利用及针对中小学现阶段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用地紧张、学生接送等问题的探讨分析,提出运用智慧交通结合校园地下空间设计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下空间智慧交通智能化节能技术安全岛

    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规模的影响研究

    李模成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进入高速铁路网络化时代后,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成为城市规模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西北欠发达地区为对象,探讨兰新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规模的空间影响及呈现出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且对沿线中部城市影响大于两端城市;高铁产生的时空压缩格局与沿线城市规模变化存在空间分异;根据交通因素与城市规模的相关性与规模变化的不同,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规模的影响主要呈现4种模式.

    交通可达性高铁效应城市规模空间分异

    大厅即公园、难点即亮点——天津茱莉亚学院建筑特色

    田园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茱莉亚学院是一所世界顶尖的音乐学院,建筑设计上秉承了茱莉亚学院开放、创新、多元化的理念和定位.其开放的设计打破了建筑功能的边界,促进了专业与大众之间的艺术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设计难点.本文从空间组织、空间界面、形体特点、消防措施、幕墙构造等方面多角度对建筑难点进行分析.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建筑设计是建筑功能和定位需求的共同结果,体现了"形式源于功能、形式展现功能".

    开放性多元化大跨度建筑隔声空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