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勘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勘测
城市勘测

沈志武

双月刊

1672-8262

cskc@126.com;cskc@21cn.com

027-85797220 85711307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209号

城市勘测/Journal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城市勘测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时准确报道高层决策精神;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致力于勘测科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传递有价值的政策信息、行业决策信息、学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使读者真正有所获益,热情介绍城市勘测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城市勘测的科学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更新之排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实践与探讨

    王清峰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建筑小区、城中村、市政道路内排水管网存在混错接、雨污合流和管道病害等现象,会造成自然水体污染、污水处理负重大、城市内涝等问题.本文以福建某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为例,深入分析城市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改造方案,提出典型节点改造措施,通过污水处理厂和泵站的月进水量指标分析项目改造效果.最后,总结项目执行经验和探讨类似项目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雨污分流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排水管网管道病害雨污分流改造措施技术支撑

    考虑偏压效应的边坡与基坑工程永临结合设计的研究

    万鑫张杰青汪彪黎亦丹...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单一的边坡或者基坑工程,永-临结合工程目前缺乏成熟的支护理论和方法.永久支护(设计使用寿命超过2年)和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寿命不超过2年)结合的工程常分开设计,而忽略相互间的作用和影响.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基坑紧邻既有山体边坡的工程.此工程的基坑开挖改变了边坡原有的应力分布状态,对边坡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边坡对基坑的偏压荷载使得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得更加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市某永-临结合工程在充分考虑了边坡-基坑结合支护下应力和位移相互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施工过程位移与沉降变化规律,并通过监测反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了偏压效应的联合支护方案与监测结果较为吻合,在边坡偏压影响的区域,边坡与基坑需要共用围护体时应提升基坑临时性支护为永久性支护.

    武汉市永临结合设计偏压效应数值模拟

    运煤巷道富水泥灰岩破碎带注浆技术及数值模拟研究

    魏汝明徐玉山唐建政刘卫卫...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煤巷道受富水泥灰岩破碎带的影响,易发生失稳变形,本文以某运煤巷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大量隧道注浆加固工程经验,制定出针对富水泥灰岩破碎带巷道的施工注浆方案,并以实际工程参数为依据,结合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巷道注浆加固效果进行验证,为类似工程问题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巷道富水泥灰岩破碎带失稳变形注浆加固数值模拟

    老地形图在深圳市政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徐鹏贵李仲轩伍腾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成区的工程建设对原始地形的改造剧烈,而传统的钻探、原位测试或物探等勘察手段的局限性较大,通过这些方法往往无法得知工程建设区所处的原始地形地貌,同时密集的城市建筑及市政设施限制了钻孔布设数量和范围.文章基于查阅老地形图的城区地形地貌演变过程推测方法,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与标高,实现了对于城市复杂区域地层分布的有效推测,优化了钻孔布置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勘察手段的限制,并基于地形改造历史揭示了可能的施工风险.

    老地形图城市勘察方法市政工程地形地貌

    四参数Logistic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推算中的应用

    黄珊珊许小健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基的沉降变形是反映工程(如建筑物、公路和铁路等)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加深对软土地基沉降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提高软土地基沉降推算的准确性,采用了四参数Logistic模型对软土地基沉降-时间曲线进行模拟推算,并基于实例计算结果将四参数Logistic模型与地基沉降推算方法中常用的三参数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双曲线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四参数Logistic模型作为软土地基沉降发展规律的模拟描述是适合的,比三参数Logistic模型推算沉降精度更高;相比于常用的三参数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四参数Logistic模型推算后期沉降发展趋势效果更好;四参数Logistic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推算应用方面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软土地基沉降推算四参数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双曲线模型

    常州典型区地面沉降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

    李伟刘军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沉降是常州地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区内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发展方向.文章对常州市历年地面沉降监测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地面沉降发展进程,并结合地质条件选取典型区域对地面沉降成因机理进行深入探究,为新形势下的常州市地面沉降防控与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及预警预报.

    地面沉降成因机理地质条件地灾防治

    基于GMS的地面沉降模型的研究和实践应用

    邵山王浩贾毅华骐...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沙地面沉降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MS软件模拟分析压缩土层、建筑荷载、地下水位等要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程度,采用试错法,建立有效的地面沉降模型,并结合现状及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推演,模拟多种工况下南沙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的变化量,结果表明:南沙区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龙穴岛北部,其建筑荷载造成的沉降量最大可达到 149 mm.该模型的构建及运用为南沙区在地面沉降管理决策方面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意义.

    地面沉降GMS地面沉降数值模型南沙区

    用Sentinel-1卫星影像数据监测珠江西岸地表沉降

    吴雄骁王斌刘金沧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珠江西岸近年来频繁发生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准确把该区域的地面沉降规律,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开展了沉降监测,通过约 220 景Sentinel-1A/B卫星影像数据,获取了珠江西岸 2015-2022年的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珠江西岸整体变形较小,但珠海市金湾区、江门市江海区和新会区、中山市马安岛等局部区域沉降变形显著,最大沉降形变量超过 350 mm.文中利用 2012-2022年间的高分辨率历史存档光学影像数据,揭示了珠海市横琴新区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情况.最后分析软土层分布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是造成珠江西岸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

    InSAR地面沉降珠江西岸成因分析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议圆满召开2024.04 山东·济南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前插1-前插2页

    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规协成勘专委会华东区工作组会议

    陈伟轩
    前插3,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