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勘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勘测
城市勘测

沈志武

双月刊

1672-8262

cskc@126.com;cskc@21cn.com

027-85797220 85711307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209号

城市勘测/Journal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城市勘测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时准确报道高层决策精神;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致力于勘测科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传递有价值的政策信息、行业决策信息、学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使读者真正有所获益,热情介绍城市勘测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城市勘测的科学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实景三维城市建设的物探方法研究与应用

    马海志董书健王思锴李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和实景三维测绘技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地下空间的精细开发与管理对于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本研究探索适合实景三维城市建设的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方法,旨在提升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的精确度与工作效率.针对城市复杂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物探方法,该方法不仅涵盖了浅层、中层和深层的勘探,而且融合了新型基础测绘技术.在一项针对某老旧办公楼改造的案例实践中,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无法实施钻探,笔者采用了高分辨率的无损勘察技术,利用多通道多频三维探地雷达系统、地震频率成像法和高密度微动探测技术,集成多源数据,探明了办公楼地下防空洞的分布,并揭示了地层结构、岩土分界面及地下建构筑物的状况,最终构建了一个满足实景三维工程级精度要求的BIM模型,该模型融合了地面楼宇、地下管线、地铁和地质体等信息,对模型可实现剖切分析和岩土力学模拟计算等,为办公楼的安全改造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还进一步提出,未来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应聚焦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进跨学科多专业交融,助力实景三维数字中国建设.

    实景三维城市建设BIM模型地下空间探测高精度物探方法

    关于推荐使用"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进行数据汇交和共享的通知

    《城市勘测》编辑部
    8页

    构建元宇宙的测绘关键技术初探

    王妃顾建祥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是由数字化的空间和数字化的人结合而成的一个新型的"数字社会".元宇宙的时空是数字孪生和数字原生的有机结合,孪生地球新时空的构建是元宇宙的核心之一.构建元宇宙时空底座,实现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需要新型的测绘技术支撑.通过分析元宇宙的技术参考架构和构建途径,提出了立体化采集、智能化实体建模等构建元宇宙的测绘关键技术,结合应用给出了元宇宙构建的案例.

    元宇宙数字孪生地球立体化采集智能化实体建模新型数据库空间定位

    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方法

    马红刘浩高林营刘昌振...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实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是常态化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处于摸索试点阶段,国家层面缺乏具体指导细则,省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的责任主体,只能结合实地因地制宜开展,缺乏系统性、标准性.定标布局是勘界定标的关键环节,主要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界桩和标识牌的数量确定、拟埋设位置选择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方法,先将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按一定尺度划分为格网单元,筛选出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格网单元,再引入行政区域、人口数量、道路交通、地形类别等特征因子构建度量模型,进一步开展度量特征计算,根据特征阈值最终选定格网单元,并以最终选定的格网单元作为定标布局方案,指导界桩和标识牌数量设定及埋设点位选址.以重庆市为例开展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应用,为重庆全市域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指导省市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规划勘界定标布局方案

    跨区域协同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长三角项目监测管理系统为例

    刘君妍沈永飞曹斌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代表的区域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推动了大批跨区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为提高跨区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效率,亟须一套项目数字化管理方案,实现跨区域项目的统一、高效管理.本文针对跨区域项目业务条线复杂、管理主体多元、数据来源广等特点,提出了一套跨区域协同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具体应用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满足跨区域协同项目管理的需求,对推进跨区域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和协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区域协同项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用

    多技术融合在树木固化的应用研究

    邵彩霞詹松辉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木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树木属性测绘调查可为树木保护专章编制提供数据基础,针对当前缺乏系统、高效的树木测绘调查技术,特别是面对树木各类属性的测绘调查,提出多技术融合的树木固化模式,通过结合传统测绘、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测调等多种技术,以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树木固化项目为案例,高效地获取了该区域所有树木的属性信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树木保护树木调查树木测绘多技术融合

    内外业协同的网络化数字测图平台研究与实现

    张恒林江伟唐昊
    29-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目前的地形图测绘过程中,外业测量多为单机模式,不存在与服务器的交互,测量数据一般暂存储于移动设备,待测量完毕后再导入计算机进行内业编辑制图,内外业两环节的顺序性、依赖性较强,且无法实现多人联动的内外业协同作业,存在过程烦琐、效率低下、数据安全保障低等问题.针对现有测图方式的不足和工作实际,本文研究开发了由数据服务中心、移动测量终端和内业制图软件构成的网络化数字测图平台,实现了多人同时测量、内外业人员协同作业的测图生产新模式,可显著提升项目的数据安全性、实施效率及时效性.

    内外业协同网络化测图

    多源异构城市勘测三维模型归档策略研究

    毕仁敏孙雅庚吴熙潘澄...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智能勘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源异构的城市勘测三维模型数据大量生成,三维模型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利用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武汉市勘测三维模型为例,结合模型特点和管理现状,从归档范围、归档模式、存档格式、存档文件结构和归档流程等方面研究探讨了归档策略,对城市勘测三维模型的归档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城市勘测三维模型归档策略

    融合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城镇化人地关系协调度监测研究

    王芬旗廖佳林昀赵赛帅...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恰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数据陆续公布,是利用上述已公开的权威数据对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进行量化分析、基于人地关系研究城市发展的良好时机.文章通过分析国家、省、市的人均城镇用地情况,合理确定了全国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作为确定城镇化人地关系协调度的测度依据,提出了城镇化人地关系总体协调度、阶段协调度和弹性系数的测度方法.以2021年宁波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为例,发现宁波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得到初步扭转,中心城区人口城镇化增速较快,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仍存在差异.推而广之,论证了城镇化人地关系协调度的适用性,提出了结合人口进行用地预测和土地精准配置等方面的思考.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地关系人均城镇用地

    基于ArcPy的控规CAD数据向MDB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蔡江宇陈明辉龚正坤黄燕...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依据,其成果数据是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重要基础数据.目前,CAD数据是控规成果的主要源数据,准确高效地将CAD规划数据的图属信息向GIS数据转换与入库是"一张图"建设的前提保障.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ywin32和ArcPy库二次开发的数据转换方法,构建了东莞市控规CAD数据向MDB数据的映射关系和无损转换模型,有效地实现了CAD数据图形和属性信息的无损转换.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数据在格式转换前后图形-属性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平台通用性,为大数据背景下跨平台数据处理与共享打下了坚实基础.

    ArcPy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入库MDBPywin32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