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畅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畅谈
畅谈

双周刊

1005-5061

Changtanzazhi@gmail.com

028-86696910

610015

成都市东胜街8号庄森大厦14楼

畅谈/Journal Talk Up
查看更多>>一本大型、深刻、新锐的时政新闻期刊,以“畅读天下,主流言谈”为办刊宗旨,内容涵盖时政、财经、社会、文化等领域。我们强调每篇文摘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改革新思考

    吴超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新型产业快速发展均需要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因此,当前社会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承担起人才培育重任,不断地为社会输出技术人才。但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各领域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发生较大转变,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即能够熟练且灵活地运用专业知识开展技能实操,还需要拥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在工作中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基于此,当前中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育时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内容,进而积极开展德育教学,通过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院校需要探寻能够进一步强化德育教学成效的手段,切实弥补原有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主要分析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改革优势,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改革路径。

    "互联网+"中职德育教学改革

    课程育人视角下定向师范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路径研究——以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为例

    杨静吴蓉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向师范生是我国当前农村教师的重要来源,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的意愿整体不强。培养定向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解决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的重要途径。对于本土化培养的定向师范生而言,乡土文化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课之中,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将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找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切入点、加强思政教师乡土文化素养提升培训、丰富思政实践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等作为乡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程的路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课程育人定向师范生社会责任意识乡土文化思政课

    慕课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研究

    张胜光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一门充满艺术和创造力的学科,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传递各种思想。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音乐慕课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慕课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具有学习自由度高、开放性好、能够容纳多人同时在线学习等优点。这些特点不使得慕课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慕课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慕课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慕课教学模式,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慕课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思政化教育模式研究

    张文君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协同思政化教育模式,提出打破传统育人理念、建立协同思政化教育新模式、实施联合思政教学、拓展多种育人渠道、创新协同思政化教育新方法等措施。首先分析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协同思政化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包括思想意识、教学方法和机制等方面的不协同,随后提出建立协同思政化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详细阐述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最后指出协同思政化教育不仅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协同思政化教育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张旭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高校英语教学在此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影响着高校教育,教育信息化是趋势,高校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教育理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形成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从而提升高校英语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高校英语教学模式

    基于常德地方文化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赵枰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实施语言教学育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湖南常德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常德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有效路径。文章通过将常德地方文化融入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探讨运用地方文化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并建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

    常德地方文化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新文科融媒体背景下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河南工程学院表演系为例

    赵曦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们所处的时代为智媒体时代,信息通过媒介的融合,将人们的生活纳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随着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加强多学科联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传统的文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学科交叉、学科联合成为了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表演系作为河南省第一所开设时尚传播方向的院校,如何结合表演专业特色,用新的思考方式将新的知识融合,成为专业定位及发展的首要任务。

    新文科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朱丽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社会对媒体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社会对媒体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其中新闻编辑对于媒体行业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因此当前高校设置了新闻专业,并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给予重视程度。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此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较大冲击,新编编辑等行业的发展前景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为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在媒体行业中得到良好发展,需要针对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进一步推进"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更好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需求,让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素质与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朱燕楠高丽红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按照国家"三农"工作重要战略部署、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以及昆明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分析昆明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促进昆明市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科学路径,让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助推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问题对策

    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胡雅楠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十分普遍。而根据社会互动理论,学习者对于语言的习得要基于大量参与会话的机会,语言课堂需要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大量沉默现象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更会对语言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难以达到我国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探究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十分具有必要性。

    课堂沉默原因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