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肠外与肠内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肠外与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

李宁

双月刊

1007-810X

cwcn@chinajournal.net.cn

025-80860942

210002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肠外与肠内营养/Journal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专业杂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主编,其宗旨为交流推广肠外与肠内营养的科研成果,总结临床经验,传递信息,促进我国营养支持专业的发展。内容求新求实、学术、编辑、印刷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受到专家和读者好评,是外科医护人员、营养支持研究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的必读材料,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被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人肠外营养维生素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上海市营养学会...
    19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及上海市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专家,在系统性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参考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澳大利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uSPEN)及CSPEN等相关指南共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多次交流讨论,达成此共识.包括37条推荐意见,涉及成人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B6、B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的推荐剂量和监测.

    肠外营养维生素成人专家共识

    宫颈癌放化疗期间骨骼肌指数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周凡包金枫卢慧丁美清...
    21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病人同步放化疗期间骨骼肌及血清营养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探究骨骼肌与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病人114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外照射+内照射+同步化疗治疗方案.收集病人放疗前、放疗开始一周、两周、五周的血清营养学数据;将病人放疗前定位和放疗五周左右复位时的CT影像导入pinnacle 39.10治疗计划系统并计算第三腰椎(L3)骨骼肌指数(SMI),根据SMI值将病人分成肌少症组35人,非肌少症组79人.使用SPSS 27.0统计软件分析放疗前后病人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放化疗疗效的差异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放疗后肌少症出现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无病生存率(DFS);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F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病人放疗开始一周、两周、五周时的各项血清营养指标均显著低于放疗前水平(P<0.05);放疗五周左右CT模拟复位时的SMI显著低于放疗前定位(P<0.001);放疗前血红蛋白Hb与放疗复位时肌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46);外照射结束时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时非肌少症组的CR(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肌少症组(P=0.040),但两组放疗结束时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为100%;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的2年DFS分别为66.7%和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样本中仅有4名病人在随访期间死亡,故没有对OS进行分析.病人放疗前SMI、放疗后SCC-Ag、骨髓抑制程度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宫颈癌病人放化疗期间营养丢失明显,SMI与病人的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对放化疗前SMI的监测来预测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L3骨骼肌指数无病生存期疗效预后

    人体测量指标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腹型肥胖的一致性研究

    林钇汐林晓倩黄娟陈曦...
    220-224,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锥度指数(CI)、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以及体脂百分比(BFR)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腹型肥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定点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3年9月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收集研究对象年龄、透析龄、身高、体质量、生化检查指标等信息,使用InBody S10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并以内脏脂肪面积作为腹型肥胖判定依据,比较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以及锥度指数在预测MHD病人腹型肥胖中的应用.结果:共纳入病人151例,其中腹型肥胖MHD病人65例,非腹型肥胖MHD病人86例.结果 显示在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MHD病人中性别、体质量、BMI、内脏脂肪面积、体脂百分比、腰臀比、锥度指数以及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采用BMI、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判定腹型肥胖与内脏脂肪面积法一致性较弱,其中锥度指数Kappa系数最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在MHD病人中,锥度指数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65,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锥度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体脂百分比等身体测量指标均可用于MHD病人腹型肥胖诊断,其中锥度指数诊断效能更高.

    锥度指数维持性血液透析腹型肥胖

    山东省老年医学从业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水平:调查结果与培训策略

    李鑫王玉淼张红雨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山东省多家医院老年医学科、护理院及养老院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掌握情况、管理经验以及继续教育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老年从业医护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调查表得分为(8.28±2.91)分,(满分17分),其中营养筛查与评估相关条目得分为(3.18±1.26)分,(满分6分)、营养制剂选择及配伍相关条目得分为(2.34±1.44)分,(满分5分)、肠内营养并发症管理相关条目得分为(2.76±1.11)分,(满分6分).管理经验、学习意愿调查表得分分别为(5.57±2.03)分,(满分9分)、(3.63±0.67)分,(满分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和单位等级是医护人员肠内营养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仅42.38%的医护人员参加过肠内营养培训,但91.21%的医护人员愿意接受肠内营养培训.医护人员最期望通过网络途径(32.04%)获取肠内营养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知识整体掌握较差,肠内营养管理经验尚可,但医护人员对接受肠内营养方面的继续教育积极性很高,因此各机构应加强对青年医护人员的培养,通过线上培训等方式激发医护人员的学习动力;同时上级部门也应提高对基层医院、护理院和养老院医护人员营养培训的重视程度.

    肠内营养知识管理经验继续教育意愿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预测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研究

    侯志冰何杨赵虎王瑜...
    23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转手术的独立预测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RCS)评估PLR和中转手术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共纳入73名肠梗阻导管保守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25(34.2%)名病人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中转为手术干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是中转手术的独立预测因子(P=0.032).RCS分析显示,随着PLR的增高,中转手术的风险逐渐增大,两者之间呈非线性相关.ROC曲线显示,将PLR纳入预测模型后可以显著增强其预测效能(均P<0.05).结论:PLR与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病人中转手术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将PLR纳入预测模型后可以显著增强其预测效能,从而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小肠肠梗阻肠梗阻导管:中转手术

    预后营养指数和HALP评分与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关系: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程元辉刘峰江琴周敏...
    239-24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HALP评分与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至2018年3所综合性三级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168例,回顾病人病历资料,随访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PNI和HALP评分预测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病人OS和PFS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55(38.5,63)个月,随访期内死亡87例(51.79%),中位总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0个月和45个月,3年OS和PFS生存率分别为72.02%和64.29%.PNI和HALP评分预测病人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2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6.30和31.64(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PNI<46.3、HALP评分<31.64和年龄≥60岁是病人OS的危险因素,其HR(95%CI)分别为6.016(3.273~11.056)、2.537(1.531~4.205)和1.776(1.221~2.967),P<0.05;AJCC分期Ⅳ期、PNI<46.30和HALP<31.64均是病人PFS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2.777(1.381~5.419)、5.940(3.245~10.872)和2.481(1.498~4.109),P<0.05.结论:PNI和HALP评分可预测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预后.

    前列腺癌预后营养指数HALP评分Kaplan-Meier法预后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及执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杨洋赵泽华黄迎春丁岚...
    245-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07名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及执业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培养制度、选拔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0月至11月,参考专科护士执业情况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07名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协调、护理研究与咨询等5个方面的执业现状与应用情况.结果: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执业情况不太理想,75.67%的专科护士使用情况总得分在208分以下(即低于总分的80%).各维度使用情况中,临床护理实践维度得分最高为(54.17±10.26)分,其次为护理教育维度(36.98±8.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和职称是专科护士使用和发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执业水平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各级医院和社区、家庭的联动合作针对较高职称的专科护士,鼓励其充分发挥作用,加强薄弱环节培训,不断优化临床营养支持护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全面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促进其专科高水平发展.

    专科护士现状调查影响因素护理教育护理管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与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丁岚付越赵泽华姚红林...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PA)与其营养状态、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普外ICU收治的83例SAP并发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相位角将病人分为低PA组和正常PA组.统计分析相位角与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SAP合并ARDS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SAP并发ARDS病人,PA与营养风险分级(rs=-0.352,P=0.001)、机械通气时间(rp=-0.475,P<0.001)、住ICU时间(rp=-0.313,P=0.004)、临床预后(rs=-0.371,P=0.001)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A值、机械通气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A值是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A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生存与死亡、筛查营养不良等因素具有相关性,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重症急性胰腺炎相位角营养状态临床结局

    征稿启事

    后插1,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