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半月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trneurship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习制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刘晓烨辛善志黄芳杨志华...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设计题目脱离项目实际、校企合作不持久等相关问题,对实习制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通过企业工程师及学生反馈总结该模式下双方受益情况,并针对该模式下毕业设计选题内容、指导教师与工程师职责、实习安全、实习工作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措施,为实习制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的持续运行提供参考。

    毕业设计实习制校企合作模式实践反思

    校企合作培养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模式研究

    黄娜李洪伟周云龙金旭...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部署下,校企合作是培养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实践能力的模式应以完善企业运行机制为宗旨,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制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增进院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发展引领功能为核心,增强政府部门在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寻求从组织建设、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以及培养评价等多角度,创新基于校企合作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应用研究型大学校企合作培养能源动力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刘俊朱宝忠孙运兰彭剑...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工科建设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社会及企业对高校培养的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分析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出发,提出通过创新思维培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等方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对创新型能源动力类人才的培养。

    新工科"双碳"创新创业能力能源与动力工程"双师型"学科竞赛提升策略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张瑞瑞杨彩虹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设计原理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极强,旨在使学生掌握船舶总体设计流程、具备初步开展船舶总体设计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重视案例背景及其应用,强调案例引导问题设定。该文针对"船型方案构思及主要要素确定"知识点,以散货船发展历程为背景,详细介绍案例方案的考虑要点及主要要素确定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案例教学法专业课教学工程意识培养船舶设计原理载重型船案例总体设计方案构思

    大数据背景下中医学专业"体悟式"教学法探索

    杨毅杨长福康继红龚小雪...
    155-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经典《伤寒论》教学,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重视体验和参悟、提升学生专业思维和技能的"体悟式"教学方法。方法 通过集聚课程数字资源、建设专业实训场馆,开展线上、线下、体悟馆"三合一"教学;通过智慧课堂和线下教改任务驱动,让学生"惦记学""互促学""联手学",提升理论水平;建设实践场馆,编写实验教材,强化案例讨论,重视体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结果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促使学生在组团学习中不断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实验实践中深入探究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其专业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其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论 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体验参悟,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专业自信、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寻找并利用好数字资源学习专业知识,进而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体悟式"教学法。

    大数据《伤寒论》体悟教学法实践探索

    非震地球物理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的思考

    王兆国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球物理学野外实习是地球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其受时间、空间、财力和物力的影响,难以在教学中执行。该文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虚拟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应做到"四性"——必要性、实用性、合理性和先进性,能够解决实际野外实习的难题,实现对知识的融合,达到培养目标,同时虚拟仿真实验应具有示范性。虚拟仿真实习应从实验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3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要有一定的难度、高度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地球物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1+X"母婴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尹美子陈红张倩朱桂荣...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该文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分析混合式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在"1+X"母婴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9 月—2023年 9 月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2021届护理专业4个班级 220 名学生,随机抽取 2 个班级为对照组,另2个班级为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多媒体教学,观察组施行混合式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测试成绩,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分、CTDI-CV评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混合式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可有效提升"1+X"母婴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

    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技术"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教学质量护理教学

    基于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陈东青冯哲
    167-16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日益增强的情况下,高校工业机器人实验室不仅教学需求增加,同时科研需求也在增加。该文针对高校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在教研活动中的功能转换,提出基于模块化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以工业机器人为中心,另有应用场景、PLC与触屏、其他设备3个主要模块,各模块采用便于拆装的机械或电气设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由实验室负责人协调课程教师与项目教师,进行以模块化为基础的教学及项目管理;同时由学生协助模块维护,建立由课程学生到项目学生再到协管成员的梯级管理体系。通过模块化建设与管理,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模块组合,提高实验室使用的灵活性,促进相关工业机器人教研工作的开展。

    工业机器人模块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便捷设计学生协助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学分银行建设方法

    高洁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究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学分银行建设方法,在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概述了高校学分银行在运行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例如学分认证和转化效率不高、多元主体协同能力不强等,并提出了应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学分银行的方法。结果表明: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智能合约技术和时间戳技术在高校学分银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习成果的记录、认证和转换提供了便利。研究认为应用区块链技术建设高校学分银行是可行的。

    区块链技术学分银行智能合约学习成果认证多元主体侧链数据结构

    深度学习场域构建法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摄影测量学课程为例

    解斐斐王志勇刘健辰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如何自主完成对课程知识的有效掌握和深入理解,该文提出了深度学习场域构建法在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具体的应用方法,包括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导的"擅长帮"课程教学方法、适宜的评价体系。该研究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与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深度学习场域摄影测量学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大学教学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