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半月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trneurship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农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成玉婷吴庆国周芳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成为应对农业领域多元化需求的重要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该文对新农科背景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学科边界模糊给培养方案设计带来了挑战,师资力量的单一性限制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和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也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加强学科整合与创新、注重师资队伍的跨学科背景、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以促进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为新农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农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设计模式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范式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李妥殷桂堂徐振珍黄世圆...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真正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探索在"专创融合"背景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实践路径,同时在理念引导、课程结合、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对策和建议。

    "专创融合"创新创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搭建育人范式

    SP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韦春丽张黎黄翠婷黄曲云...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P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级护理本科班的11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个班为研究组(共56 人),另1个班为对照组(共55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法,研究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SPOC背景下线上线下联合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评价两组学生在神经系统护理方面的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神经系统护理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P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神经系统护理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提高学生对神经系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教学质量。

    SPOC混合式教学内科护理学神经系统角色扮演临床见习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四对接、五共建、六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胡俊红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当前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该文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探讨,揭示了当前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四对接、五共建、六融合"产教融合体系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为高校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教学改革

    产教研融合视域下医学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赵利美顾丽董文杰王强...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产教研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必然趋势。该文在以新医科理念为引领的背景下,着眼于地方医学院校学生创新社会实践能力现状,探索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构建、深化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增强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措施,探索优化医学生培养模式,以期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产教研融合医学院校医学生校企合作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高校师生数字素养的耦合机制与协同策略研究

    华志芹季春艺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数字人才战略的重要支撑,提高大学生数字素养是数字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影响学生数字素养的构建,并且教与学行为存在耦合效应。在耦合理论框架下,该文从学生数字媒介意识的认知建构、专业理论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跨学科创新、数字公民道德规范的树立等方面分析教师数字教学行为与学生素养构建行为的耦合机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应重视教师与学生两主体之间的行为耦合,通过设计与实施个性化的数字教学内容、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双向评价与反馈等策略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数字素养数字教学能力行为耦合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协同效应师生互动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多模态高职英语智慧教学模式应用探析

    吴小卉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英语教学,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丰富学生感官体验、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多模态高职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限制了英语智慧教学的效率。基于此,该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多模态高职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智慧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多模态教学高职英语智慧教学模式感官协作性师生共同体评价体系

    慕课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翠婷韦春丽薛毅黄亿元...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级护理本科学生2个班共108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以班级为单位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慕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及课堂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课堂满意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主学习能力中学习动机及自我管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慕课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及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

    慕课传统模式内科护理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应用

    实践创新型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郑禄林田诗宇邱青江泽标...
    136-13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革新,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亟须通过工程教育的转型升级来推进。培养能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并基于实践情况提出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新工科背景和"双创"理念下的正确定位。为解决我国在培养实践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文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对象和培养者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以实践促进创新,综合国家基本政策和当地基本实情最终确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培养模式新工科"双创"理念

    新商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刘成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商科是在现有商科发展的基础上,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素养的人才,是新商科发展的关键。该文针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岗课赛证创"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核心专业为案例,构建"岗课、赛课、证课、创课"多维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具体培养路径。

    电子商务"岗课赛证"高技能人才新商科跨学科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