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人才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人才教育
创新人才教育

季刊

创新人才教育/Journal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刍议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滕文芳杨雪峥段瑞鹤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持续推进,构建了招生与培养贯通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选拔途径相对单一、培养模式相对趋同、评价标准较为落后等问题.基于此,建议通过拓宽人才培养多元渠道、建立人才培养特色模式和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途径,着力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

    AI+个性化教学:赋能路径、现实困境及未来展望

    周迎春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点燃教育的第四次革命,目标是解决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根本矛盾,最终实现"先进的个性化学习".其赋能路径包括支撑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生成与推荐的数据捕捉策略、相关教学支架个性化的打包与前置途径、可实现个别化实时反馈的智能助教系统构建方案及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构与实践.但是,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在工具与伦理之博弈、迎合与强化之利弊、算法与数据之偏颇、信息茧房与自主性之权衡、技术冗余与思维惰化等方面也面临现实困境.未来,新技术可能带来AI+个性化教学的模式创新.

    人工智能个性化教学赋能路径

    感知·感动·感化:中小学教师教育家精神涵养机制研究——以吴冠中精神感召美术学科教师为例

    廖翼恩程光龙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教育家精神指引广大教师,让教育家的崇高境界浸润教师的教育情怀,需要营造涵养教育家精神的良好生态.引导中小学教师立意教育情怀,应注重在感知中培育、在感动中弘扬、在感化中践行.从精神感召路径出发,把握认同、情感、意志、外化等要素,进行教育家精神到学科教师情怀的培育,在感知、感动、感化中涵养教育家精神.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师,应联系学科特质.遵循此路径,中小学美术教师践行吴冠中精神,可涵养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教育情怀吴冠中精神

    基于实践的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策略

    陆楠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是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应然需求,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需要基于实践经验.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基于学校课程实践经验促进教师能力提升,选取实践案例,聚焦教师课程实施领导力、课程设计领导力和课程评价领导力三方面,从实践反思与经验总结的视角,梳理形成源于实践的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策略.

    教师课程领导力课程实施课程设计课程评价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肖菊梅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被赋予了时代新要求: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增强新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渗透并强化社会实践能力,以此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人才.同时也面临如下困境:培养理念与目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资源"匮乏"以及培养过程性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为构建适应新文科建设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秉持契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优化配置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资源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性评价体系.

    新文科建设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高级研修班赴外省跟岗研修

    本刊记者
    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