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与创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与创业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

徐建军 胡岳华

双月刊

1674-893X

ccj@mail.csu.edu.cn

0731-88830141

410083

长沙市中南大学校本部出版社内

创新与创业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新与创业教育》是由中南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类期刊。本刊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刊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旨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业教育成效探究——基于青年创业者视角

    罗蕴丰高文娟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能刺激市场主体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因此对创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既有研究对于创业教育的成效多有涉及,但鲜少有实证研究从青年创业者的视角展开.文章使用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创业者调查数据,从青年创业者的角度出发,基于配对样本T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和预测模型,探究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研究发现:总体来看,青年创业者认为当下学校的创业教育并未达到他们的预期,尤其是在商业嗅觉的培养上;在学校的创业教育中,仅创业经验的培养对于青年创业者初次创业的企业存活状况有显著正向影响,降低了其倒闭的风险比例;创业教育的改进能够带来创业者所在企业人员规模(长期创业成果)的显著提升.

    青年创业者创业教育成效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模型

    双元领导如何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团队科学创造力——基于社会学习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性视角

    任永灿张建卫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日益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生力军,其团队科学创造力的形成机理也已成为高校创新教育研究的焦点主题.以全国131个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学习和特质激活理论整合性视角,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双元领导(变革型/交易型领导行为)正向影响团队科学创造力,且团队学习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双元领导(变革型/交易型领导行为)与团队科学创造力的关系.为此,指导教师及队长应依据不同的科技创新情境权变使用不同领导风格,重视团队成员互相学习和分享,科学塑造并激发团队主动性人格.

    团队科学创造力双元领导团队主动性人格团队学习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20年:价值变迁、演进逻辑与展望

    徐国英张泽涛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其政策价值取向变迁主要表现为:从精英到大众,更加注重公平性;从以创业带动就业到以创新引领创业,更加注重创新性;从教育边缘到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更加注重融合性;从培养创业能力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全面性;从教学育人到产学协同育人,更加注重协同性.从演进逻辑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从短期就业目标逐渐回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注重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多元并重;从注重外部驱动到内外要素联动.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应注重"内部创业",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克服功利化倾向.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价值变迁演进逻辑

    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知识产权犯罪风险防控——基于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检察院的视角

    严驰叶玲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有必要从检察院视角对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知识产权犯罪风险作出提示.针对存在的理论研究滞后、教育与实践脱节、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现实案件错综复杂等问题,检察院应积极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取证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分离处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鼓励大学生参与知识产权自诉案件,推动党建与数字检察同向发力.从而引导大学生合法创业就业,避免知识产权犯罪风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创业就业知识产权犯罪风险防控

    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吴敏张璐孙欢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975篇CSSCI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了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研究群体尚未形成,亟须推进跨越式联合研究;研究热点涉及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研究范围有待拓宽;跨学科创新能力研究重心正发生转移:从学科间的合作转为跨学科的融合、从知识整合转为能力培养、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应用.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研究者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范围,探寻特色方向;关注研究重心迁移,把握研究新焦点.

    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CiteSpace

    创业网络、创业能力与农村电商企业成长——基于广东"淘宝村"的调查实证

    康远志胡雪萍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是资源的集合,创业是一个网络资源配置的动态过程.基于广东淘宝村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创业网络和创业能力量表,对初创企业的创业网络和创业能力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基于商业关联的正式网络和基于情感信任的非正式网络都能够促进获取创业资源,有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初创电商生存与成长.中国式关系文化深深地嵌入商业活动,非正式网络资源对初创电商企业的成长作用更为显著.创业能力在创业网络与初创电商成长中具有中介效应.农村电商创业者需在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中平衡资源投入,扩大网络关系的规模和异质性,提升数字经济素养,践行"干中学",提高资源整合与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初创企业成长.

    创业网络创业能力初创企业农村电商

    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汤海滨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和指导创业者这两种行为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创业能力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有重要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创业能力没有显著性关系;创业导师指导创业者对提升创业者内在创业能力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都具有显著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创业导师和创业者的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即创业导师需要谨慎参与创业项目,与大学生建立更多联接,帮助潜在创业者树立信心,而创业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内在创业能力.

    创业导师大学生创业能力

    基于"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的校企协同金课建设机制研究

    刘颖洁刘璐琪陈小燕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金课是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应有之义,而"岗课赛证创"融通的育人模式则是金课建设的必由之路.基于"岗课赛证创"融通逻辑,梳理"岗课赛证创"五要素在课程建设中的内在关系,揭示职业教育金课课程体系先进性、课程标准高阶性、课程目标创新性、人才评价实效性的内涵;从校企双主体角度构建"岗课赛证创"融通的金课建设机制.通过以岗定课、以赛定标、以创促学、以证促评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课程标准与大赛标准匹配,专业教学与双创教育融合,职业证书考核与人才评价融通,最终实现岗位、大赛、双创、证书融入金课五位一体.

    岗课赛证创校企协同金课建设协同机制

    基于OBE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

    隋海清夏薇田超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家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能源、环境、经济等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迫切."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系、培养复合型"双碳"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高校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双碳"人才需求特点、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湖北工业大学能源经济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教改实践为例,对基于OBE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抓手,通过线上线下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深化三种途径不断强化教学与竞赛的有机融合,形成"师生参与—项目转化—竞赛获奖—反馈激励"的"赛教融合"体系,培养符合"双碳"目标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OBE赛教融合"双碳"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

    陈稼瑜冯天楚方玉芝李文博...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应用重构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为了剖析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开展质性分析,总结出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本质是固有系统根据环境变化需要持续追求数字化能力并动态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研究表明:一是系统内的各类创业活动受到固有系统、平台发展战略、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影响;二是系统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共生、赋能、实现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互相影响;三是数字化发展能力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最高阶能力,具备明显的自适应和预实践特征.当平台运行战略和数字化基础能力共生融合时,会持续追求数字化应用赋能,来确保系统和模式能及时升级迭代.

    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扎根理论演化机制共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