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茶叶
茶叶

梁月荣

季刊

0577-8921

chaye@zju.edu.cn

0571-86971256

310029

杭州凯旋路268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茶叶/Journal Journal of Tea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报导茶的栽培、育种、植保、加工、茶叶经贸、茶叶历史、文化、饮茶与健康及中外茶讯等。深受广大读者好评,曾获浙江省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茶产业数字化赋能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5个茶叶出口省份的实证分析

    许咏梅胡临风王慧慧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5-2021 年中国25 个茶叶主要出口省份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省级层面对中国茶产业数字化水平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构建茶产业数字化赋能综合指标,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与25 个省份的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按茶叶出口货源地和更细分的茶叶种类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省茶产业数字化赋能对各省茶叶出口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各省份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每提高1%,各省份的茶叶出口质量将提高 1.3448%.研发投入(RD)的系数为负,但在 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研发投入无法对当期的茶叶出口质量产生促进作用.生产成本(ppi)的系数为负,在 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呈现出负向相关.劳动人力(human)的系数为正,且在 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农户对茶叶的积极性提高,注重茶叶质量.贸易开放(open)的系数为正,且在 10%的统计水平显著,说明随着各省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出口目的地茶叶消费需求的认识会促进茶叶的出口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edu)的系数为正,说明各省份在教育上的支出会培育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茶叶出口质量.从产茶和不产茶省份来看,中国产茶省份的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对该省份茶叶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在 1%的统计水平显著,即产茶省份的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每提高 1%,茶叶出口质量将提高 1.3912%;而不产茶省份的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也能促进其茶叶出口质量的省级,在5%的统计水平显著.从茶叶细分来看,省级茶产业数字化赋能对红茶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次是绿茶,然后是花茶和普洱茶,对乌龙茶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茶产业数字化赋能越高,越能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质量提高,而且茶产业数字化不仅赋能于茶叶贸易环节也赋能与茶叶生产环节,从而提高茶叶出口质量水平.

    中国茶产业数字化赋能茶叶出口质量省级层面影响

    不同修剪模式对低产老茶园茶树生育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珈彤张乐慧陈丹余志...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修剪是低产老茶园树势衰老茶树更新复壮的常用栽培技术.本研究于2022 年春茶结束后(5 月下旬)对32 年树龄的低产老茶园茶树进行轻修剪、重修剪、深修剪和台刈 4 种不同程度的修剪,并于当年(2022)秋季、次年(2023)春季两轮共进行3 次采样,以探究不同修剪模式对低产老茶园衰老茶树树势改造、养分吸收、茶鲜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刈对低产老茶园的改造效果最佳.与轻修剪、深修剪和重修剪相比,台刈能显著提高茶树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茶叶品质的提升;与轻修剪相比,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修剪后,茶树三轮次一芽二叶的氮磷钾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结合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表明修剪有利于提升低产衰老茶树的养分利用效率;对于主茎及各级侧枝粗度,深修剪、重修剪及台刈均显著增加茶树主茎、一级侧枝和二级侧枝的茎粗粗度.本试验进一步明晰了不同修剪模式对低产老茶园茶树生育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低产老茶园的树势衰老的茶树更新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低产老茶园修剪品质养分

    《茶叶》编辑部公告

    《茶叶》编辑部
    150页

    杭州白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

    于昊男黄海涛赵芸崔宏春...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白茶是一种新兴的白茶品类,本文系统分析了杭州白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杭州白茶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福鼎白茶(P<0.05),而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较低.2023 年产杭州白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较佳.本研究结果可为杭州白茶生产标准和品牌化建设提供参考.

    杭州白茶理化性质抗氧化茶叶功能成分

    灌装和包装材料对乌龙茶饮料品质的影响

    耿立波张丽娜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瓶内顶空体积和不同材质PET瓶(材料和用量)对贮藏期乌龙茶饮料的主要品质成分和感官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减少瓶内顶空体积、增加PET用量,以及在PET瓶中添加阻隔剂和涂层能有效减少贮藏期乌龙茶饮料中总儿茶素类和茶多酚的降解,而对咖啡碱含量影响不明显.此外,检测了不同PET瓶的氧气透过率(OTR),结果表明改变灌装、包装材料、瓶型和贮藏温度能够改变饮料瓶的OTR值和转移氧含量.研究结果为从灌装和包装角度改善贮藏期茶饮料品质提供参考.

    乌龙茶饮料PET材质OTR组分变化货架期品质

    茶叶征稿征订启事

    《茶叶》编辑部
    162页

    惠明茶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路径探讨

    汤伟斌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惠明茶文化产业园建设的背景、布局、优势与成效,提出了在种植上推进绿色发展、加工上现代化升级、结构上多元化发展、茶旅上一体化建设、市场上注重渠道拓展、科技上强化院校合作、机制上探索风险共担等建议.

    茶文化产业园景宁惠明茶建设路径

    论茶企在互联网转型中"用户运营"思维的缺失

    贺志强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近 10 余年的企业互联网转型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新媒体广泛普及过程中企业同质化竞争的困境,提出了用户运营思维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扩张的底层意义和长期价值.

    用户运营互联网新媒体市场营销

    雅茶制作新式茶饮的市场前景与发展对策

    胡燕乐鸿强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产业是雅安市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民生产业.新式茶饮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目前已逐渐接轨原叶茶市场,越来越多的茶叶被创新应用到新式茶饮产品中.雅茶是中国高山好茶的典型,以雅茶中的名优茶蒙顶甘露、蒙顶黄芽以及雅安藏茶等作为原叶茶制作新式茶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文从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创新加工与拼配、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创新营销形式、制定新式茶饮标准等方面对选用雅茶为基底制作新式茶饮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新式茶饮与传统雅茶产业的快速融合和雅安新式茶饮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新式茶饮茶基底蒙顶名茶雅安藏茶

    茶树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叶俭慧陈佳滢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栽培学是茶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茶树的生理生态、茶园生产管理技术等知识,是培养茶产业技术型和研究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和人工智能在茶学研究和茶园生产中的应用,传统茶树栽培知识体系需与时俱进,融入新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将生物技术、机械化、智慧茶园等知识点有机融入到茶树栽培学课程的授课环节,并从课程思政、分组讨论、乡村振兴案例分析、线上补充学习等路径提高学生的认知以及茶学专业知识储备,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新农科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茶树栽培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