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茶叶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茶叶通讯
茶叶通讯

杨阳

季刊

1009-525X

cytx1962@163.com

0731-84627189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省茶叶研究所

茶叶通讯/Journal Tea Communi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茶叶学会主办的茶叶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茶树栽培、品种、植保、生理生化、茶叶加工、经营管理和茶文化等内容,介绍科研新动态、新成果,推广茶叶新技术、新方法,提供各种茶叶信息,适合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生产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和饮茶爱好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复杂背景下改进YOLOv8的茶叶嫩芽检测

    董春旺王孟杰陈之威丁泽中...
    43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嫩芽检测是实现名优茶智能采摘的前提,但在复杂茶园环境中存在芽叶目标与背景相似、密集生长等问题,为目标检测精度与速度带来难度.为提升茶树嫩芽的识别精度和处理效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 模型的茶树嫩芽检测方法.该模型用Ghost_Conv替换原始模型中的标准卷积,极大地减少了模型的参数;在Backbone的C2f模块后添加了GAM_Attention模块,以提高对嫩芽目标的检测能力;同时将SPPF应用在Head前,帮助模型更好地整合从Neck输入的深层语义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实现了90.7%的精度(P)、86.0%的召回率(R)和92.8%的平均精度(mAP).与初始网络相比,改进后模型的P、R和mAP分别提高了9.6%、7.2%和5.7%.与其他检测算法模型相比,在P、R和mAP及模型复杂度上均有较好效果,为后期模型在实际场景的部署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嫩芽检测深度学习Ghost_ConvGAM_Attention

    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绿茶茶多酚研究进展

    毛贤贤许晨新张思访
    44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 2000-2023 年绿茶茶多酚的研究内容、热点及其发展趋势,采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相关数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英文文献中的发文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英文发文量明显多于中文发文量,英文文献1814篇,中文文献仅434篇;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2,说明两国对绿茶茶多酚研究最为深入,研究贡献最大.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交流较分散,多为内部交流.根据得出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再结合时区图分析,绿茶茶多酚研究侧重于茶多酚提取方法及工艺研究、药理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以及这些药理作用在相关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绿茶茶多酚的生物利用度差设计的基于纳米技术安全载药系统的研究、茶多酚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及在发挥胃肠道疾病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逐渐被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绿茶茶多酚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

    茯砖茶调节肠道菌群防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翟佳诚王军奎
    450-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脂等,其所造成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世纪性难题.文章综述了茯砖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茯砖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参与相关代谢的微生物种类、产物与分子机制等,为茯砖茶在功能食品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茯砖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茯砖茶的推广及深层次的开发等提供理论参考.

    茯砖茶肠道菌群代谢疾病机制

    抗旱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炎秀'选育研究

    段继华李赛君黄飞毅雷雨...
    456-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秀'(选育编号2012-6-73-3)是一个抗旱、高香、适制红茶的茶树新品种.以'黄奇'为母本、'鄂茶1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色绿色,叶身内折,叶齿密度中;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发芽密度中.内含物丰富,属茶多酚优异种质资源.制红茶外形条索紧结、乌润、带金毫,香气甜香带花香,滋味尚甜醇带花香.产量较高,扦插繁殖力强.

    茶树品种'炎秀'抗旱高香适制性红茶

    4个特色保靖黄金茶茶树新品系植物学特征及红、绿茶适制性研究

    宁静刘振刘文武王俊华...
    462-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对'保靖黄金茶 7 号''保靖黄金茶 9 号''保靖黄金茶 10 号'和'保靖黄金茶 66 号'等 4 个特色茶树新品系的主要植物学特征、物候期和芽叶性状进行田间观测.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7号'为中叶种,发芽特早;'保靖黄金茶9号'为大叶种,芽叶呈黄绿色;'保靖黄金茶10号'为大叶种,芽头肥壮,茸毛特多;'保靖黄金茶66号'为中叶种,芽叶色泽绿色、茸毛少.4个特色茶树新品系所制绿茶和工夫红茶感官审评与理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7号'儿茶素品质指数最高,制绿茶和工夫红茶滋味和香气品种特色显著,可培育成红、绿茶兼制品种.'保靖黄金茶9号'制绿茶干茶、汤色和叶底偏黄,制工夫红茶外形乌褐油润、金毫显露,汤色红亮,尤其是香气品质突出,具浓郁持久的似玫瑰花香的品种香,适制高香型工夫红茶.'保靖黄金茶10号'制绿茶条索肥壮、白毫满披,滋味鲜醇,嫩香高;制工夫红茶条索壮结、棕褐油润、金毫满披,汤色红亮,滋味甜醇;适制芽头型或一芽一叶高档名优绿茶和工夫红茶.'保靖黄金茶66号'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制绿茶具有干茶绿、汤色绿和叶底绿的"三绿"品质特征,滋味鲜爽,适制高档名优绿茶.

    '保靖黄金茶'新品系植物学特征绿茶红茶适制性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云抗10号'茶叶品质的影响

    杨雪梅罗斯赵建锐代蓉...
    470-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磷酸二氢钾作为基础肥料,分别添加尿素、小肽和微量元素肥对'云抗10号'茶树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喷施小肽+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处理茶树的百芽重最高,达 20.32 g;内含成分方面,喷施小肽+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处理水浸出物含量也最高,达44.11%.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喷施小肽+磷酸二氢钾处理最高,且与对照(清水组)有显著性差异;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小肽+磷酸二氢钾处理茶多酚及咖啡碱与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茶样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喷施小肽+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处理外形(90分)、汤色(88 分)、香气(92 分)、滋味(87 分)与叶底(90分)均优于其他处理,综合感官评分最高(89.40 分).

    茶树叶面肥'云抗10号'生化成分茶叶品质

    害虫天敌蠋蝽对茶角胸叶甲的捕食性研究

    包强刘皓明肖蕾杨文波...
    476-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蠋蝽对茶角胸叶甲的捕食能力,分别开展了蠋蝽 5 龄若虫和成虫对茶角胸叶甲的捕食室内试验,并利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数据明确其控害效能.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蠋蝽两种虫态均可捕食茶角胸叶甲成虫,搜寻时间躅蝽 5 龄若虫长于成虫,但用时均在 2 h以上.捕食量随茶角胸叶甲成虫密度呈正相关,同密度下蠋蝽成虫的捕食量高于 5 龄若虫的捕食量.瞬间攻击率a蠋蝽成虫大于蠋蝽 5 龄若虫.5 龄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茶角胸叶甲的处理时间Th分别为 0.060 d和 0.043 d,蠋蝽成虫对猎物的处理时间少于 5 龄若虫.蠋蝽对茶角胸叶甲理论上最大日捕食量a/Th值,蠋蝽成虫可达到 5.093 头,而蠋蝽 5 龄若虫仅为 3.050 头.a值、Th值、a/Th值结果均表明蠋蝽成虫对茶角胸叶甲的控制作用更强.

    茶树蠋蝽茶角胸叶甲虫害防控室内观察捕食功能反应

    不同茶树品种加工宜宾早茶品质比较分析

    王玮刘飞肖罗丹刘跃云...
    48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茶树品种加工宜宾早茶的适制性及品质差异,选用'乌牛早''福选9号''名山131'加工宜宾早茶,分别对茶样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品质成分和滋味组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 个茶树品种加工的茶样汤色以嫩绿明亮为主,部分偏嫩黄;香气以清香、高爽为主,部分表现出花香、嫩香、栗香;滋味以浓醇为主,部分表现微涩.其中,'名山 131'在汤色、香气上表现最好,'乌牛早'的滋味最优.同一品种加工的茶样表现出更紧密的关系.筛选出不同品种差异相关滋味组分13种并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品种间品质成分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没食子酸、非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差异较大.呈现鲜味特征茶氨酸、天冬氨酸,甜味或鲜味的游离氨基酸、非酯型儿茶素物质,苦味特征的精氨酸以及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均以'乌牛早'表现较高;呈现苦味、涩味的酯型儿茶素物质,'名山131'表现较高.试验结果可为宜宾早茶筛选适制茶树品种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茶树品种适制性宜宾早茶品质特征感官品质滋味组分

    不同容器发酵过程中德昂族酸茶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马玉青潘联云吴致远杨恺清...
    490-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容器德昂族酸茶(德昂酸茶)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含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进而为其发酵工艺的改进和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取袋装、罐装和竹筒三种容器盛载并进行厌氧发酵的德昂族酸茶原料及其发酵过程中茶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等方法检测各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酚酸、乳酸菌素、乳酸、乙酸等理化成分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三种容器发酵的德昂族酸茶水浸出物基本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茶多酚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而咖啡碱含量则有不同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含量相对较多的主要营养物质酚酸和乳酸菌素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乳酸和乙酸在德昂族酸茶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发酵后期,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发酵初期有所增加,对于茶汤滋味贡献主要表现为发酵后酸茶的鲜爽味和甜醇滋味明显较原料增加.乳酸和乙酸可能是在酸茶发酵过程中参与形成酸茶的果酸香气和酸甜回甘滋味形成的重要营养物质.

    德昂酸茶发酵理化成分营养物质

    基于GC-MS的普洱生茶香气成分产地溯源

    王宇童唐卿雁邵金良林奇...
    496-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茶叶中挥发性成分普洱生茶小尺度空间下产地溯源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别测定云南省3个地级市(自治州)5个不同产茶县(区)30份普洱生茶样品中的香气成分,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判别分析、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分类方法,构建普洱生茶小尺度空间下的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普洱生茶茶样中 69 个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 21 个、醛类 12 个、酮类 15 个、酯类 8 个、酸 3 个、萜 3 个、烯烃 2 个、其他 5 个,OPLS-DA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产地茶样;通过Fisher判别分析构建的产地判别函数模型初始判别正确率为 100.0%,交叉验证正确率为 93.3%.通过神经网络-多层次感知器分类模型对不同产地茶样进行判别的初始判别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达100%.普洱生茶中稳定同位素比值、矿物元素与有机成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产地形成各自的指纹特征,可用于建立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生茶在小尺度空间的产地追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产地判别产地溯源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