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原与草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原与草坪
草原与草坪

师尚礼

双月刊

1009-5500

cyycp@gsau.edu.cn;caoyjuanyucaoping@yahoo.com.cn

0931-7631885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草原与草坪/Journal Grassland and Turf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草原和草坪科学与生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管理技术及经验为宗旨。主要刊登草原科学、草坪科学、牧草科学、草原畜牧业、园林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草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综述、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垄沟集雨覆盖种植对红豆草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张登奎吕陇张晓娟周旭姣...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选择集雨垄的环境友好型覆盖材料,提高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降雨利用效率.[方法]通过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3种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的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条件、红豆草根系特征、根瘤特征、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增加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特征值.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提高红豆草水分利用效率,但降低红豆草干草产量;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提高红豆草的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壤结皮、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10.64、9.36和2.09 mm,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2.0、3.4和4.2℃,红豆草根干重分别提高27%、72%和87%,有效根瘤数分别增加2.1、9.1和12.4个,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9、23.3和30.0 kg/(hm2·mm).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红豆草干草产量比传统平作降低13%,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红豆草干草产量比传统平作分别提高11%和23%.由于普通地膜残留极易导致土壤结构恶化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结论]在我国半干旱地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可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农业节水生产技术.

    生物可降解地膜红豆草根瘤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黏合剂与纤维组合对喷播基质材料抗剪性能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张传耀胡兴波叶康军赵斌...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添加"黏合剂+植物纤维"对客土喷播初期基质抗剪性能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环刀法、直接剪切法和模拟坡面法,选择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乙烯醇(PVA)2种黏合剂与棕榈纤维(PF)、椰丝纤维(CF)、剑麻纤维(SF)、木纤维(WF)4种植物纤维,探究黏合剂和纤维两两组合下喷播基质的孔隙度、抗剪性能及植被生长特征.[结果]1)PAM+SF组合孔隙度表现最优,其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是CK的1.26倍和1.37倍;2)添加PAM能够提高纤维-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PAM+CF和PAM+SF组合内摩擦角显著大于CK和其他处理组(P<0.05),分别是CK的1.71倍和1.88倍,PAM+PF组合内聚力显著高于CK(P<0.05),是CK的1.14倍.3)PVA+SF组合的植物生长状况最优,总生物量与根冠比显著大于CK(P<0.05).[结论]添加PAM的组合能够提高喷播基质的抗剪性能;2种黏合剂相比,添加PAM的组合抗剪强度优于添加PVA的组合.并且喷播基质的抗剪性能变化由黏合剂和植物纤维共同影响.添加"黏合剂+植物纤维",对植被生长恢复友好.

    客土喷播黏合剂植物纤维孔隙度抗剪强度植物生长

    民勤盆地土壤盐分含量、盐渍化程度及类型研究

    刘新张睿芳杨鑫余涛...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区域土壤盐渍化现状是土壤盐渍化修复和改善的前提,对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干旱、半干旱区民勤盆地为研究区,对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的盐分含量、盐基离子分布及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定性判断土壤盐渍化程度和类型.[结果]1)不同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均值在4.35~6.37 g/kg,且为中等变异程度,盐分离子中SO42-、Ca2+和Cl-的含量较高,而CO32-含量最少;2)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二者之和超过总盐含量的50.00%;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48.65%和31.04%;3)总盐与SO42-、Ca2+和Mg2+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HCO3-呈极显著负相关;4)非盐化土、轻度、中度、重度和盐渍土5种土壤类型在研究区均有分布,其中中度盐渍土分布最广(32.42%),重度盐渍土次之(25.92%);5)盐渍化类型包括氯化物-硫酸盐型、硫酸盐型、氯化物型、硫酸盐-氯化物型和苏打型5种,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56.03%),硫酸盐型为辅(33.57%).[结论]研究区的土壤盐渍化依旧威胁着土壤安全,其程度与类型以中度盐渍土和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盐分化合物表现为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钾和碳酸氢钠.

    盐分离子盐渍化程度盐渍化类型民勤盆地

    三江源地区一年生禾豆混播人工草地最佳混播比例的综合评价研究

    冯廷旭德科加向雪梅钱诗祎...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混播体系最佳综合评价模式.[方法]采用3种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适宜在三江源地区建植的禾豆混播组合及比例.[结果]3种评价方法,AHP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70∶30),隶属函数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60∶40),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70∶30).[结论]结合试验地区海拔条件等因素,在高寒地区优先推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燕麦+箭筈豌豆(70∶30)混播模式为一年生禾豆混播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

    三江源地区禾豆混播生产性能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蒙古黄芪内生细菌产IAA菌株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刘垒郭凤霞陈垣周洋...
    14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蒙古黄芪内生菌的促生功能,挖掘优异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前期从蒙古黄芪 品 系 甘 芪 1 号 根 中 分 离 纯 化 的 20 株 内 生 细 菌 菌 株(B1~B20,GenBank 序 列 收 录 号OM938262~OM938281)为研究对象,以纯培养液为对照(CK),利用Salkowski显色法对产吲哚乙酸(IAA)功能菌株鉴定,然后对优异菌株的培养条件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甘芪1号根可培养内生细菌菌株,有12株菌株较CK有明显Salkowski显色反应,测量各菌株产IAA浓度依次为B16>B18>B10>B20>B8>B13>B11>B3>B4>B6>B1>B17,产IAA浓度范围为2.74~26.48 mg/L,平均10.10 mg/L,其中B16高稳产IAA(GenBank OM938262),平均产IAA浓度高达 26.48 mg/L,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产IAA的水平.培养条件优化显示,B16 菌株培养最适温度为 15~25℃,在浓度为0.1%~7%的NaCl培养基均能正常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1%,最适pH为7.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培养条件优化后B16 增殖及IAA产能较优化前分别极显著提高 28.6%和53.5%.[结论]蒙古黄芪根内生细菌中产IAA菌株比例较高,是优异豆科药用植物微生物资源宝库,且筛选到一株高稳产IAA 菌株B16,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可达到40.658 mg/L,是有较大的生态调控利用潜力的菌株.

    蒙古黄芪内生细菌吲哚乙酸菌株筛选培养条件优化

    9个紫花苜蓿品种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及耐涝性评价

    陈小芳徐化凌王瑞香李军...
    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淹水胁迫下适应性相对较强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紫花苜蓿耐涝性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套盆法模拟淹水条件,探究淹水对紫花苜蓿苗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淹水 7 d时,紫花苜蓿株高均高于对照,巨能 7 耐湿、角斗士、巨能 801、WL440HQ、WL525HQ和WL656HQ品种的茎干重、叶干重和地上干生物量都高于对照,巨能 995、角斗士、巨能801、WL525HQ、WL656HQ、WL712的主根长高于对照.淹水胁迫至第14 d时,仅有2~3个品种主根长、茎干重、叶干重和地上干生物量等指标高于对照.[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耐涝性综合评价,巨能995、WL440HQ、角斗士等品种耐涝能力较高.

    淹水胁迫紫花苜蓿耐涝性评价

    施氮制度及间作对燕麦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张宁赵桂琴张丽睿杜文盼...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施氮制度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中燕麦的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氮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N0(不施氮)、N1(基肥 20%+分蘖期追肥 20%+开花期追肥60%)、N2(基肥20%+分蘖期追肥30%+开花期追肥50%)和N3(基肥20%+分蘖期追肥40%+开花期追肥40%)4个施氮制度;3种种植模式(燕麦/豌豆间作、燕麦单作和豌豆单作),研究施氮制度对间作燕麦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施氮制度和间作对燕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影响显著.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在N2处理下最大,较N3增产22.48%.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间作燕麦的吸氮量较单作燕麦分别提高了26.5%、15.8%、7.3%和17.1%;间作燕麦在N2处理下吸氮量最大,为71.2 kg/hm2,较N0增加了49.9%.在0~20 cm土层间作燕麦的土壤全氮含量在N0、N1、N2和N3处理下分别较单作提高12.9%、11.2%、15.4%和6.9%;间作燕麦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铵态氮均高于单作燕麦.[结论]在 20~40 cm土层,间作燕麦较单作燕麦的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铵态氮含量降低,但增加和降低差异不显著.

    燕麦/豌豆间作氮素吸收土壤氮素

    基于多元统计法的柽柳枝叶中游离氨基酸品质评价研究

    徐珊珊史星雲何彩李强...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和评价柽柳枝叶中游离氨基酸质量状况,并筛选出优良种质资源.[方法]以12份柽柳嫩枝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氨基酸组分,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评价柽柳游离氨基酸质量.[结果]12份柽柳嫩枝叶中均至少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且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803.21~1769.06 mg/kg,平均含量为1196.24 mg/k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143.42~361.61 mg/kg,平均含量为226.60 mg/kg;甜味氨基酸含量为 481.08~1279.89 mg/kg,平均值为 715.39 mg/kg;苦味氨基酸含量范围为 117.41~341.62 mg/kg,平均值为181.38 mg/k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59.90~374.71 mg/kg,平均值为242.06 mg/kg;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为 22.83~118.58 mg/kg,平均值为 48.93 mg/kg;药用氨基酸含量为315.34~634.78 mg/kg,平均值为472.81 mg/kg,支链氨基酸含量为49.40~107.90 mg/kg,平均值为68.51 mg/kg.相关性分析显示,有33对氨基酸指标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17对指标间呈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0.382%.通过隶属函数值法对12份柽柳氨基酸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4位的为长穗柽柳、甘肃柽柳、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甘肃),后4位的为山川柽柳2、中国柽柳、多花柽柳和细穗柽柳,其他居中.[结论]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法可以评价不同柽柳间游离氨基酸的综合质量,其中长穗柽柳、甘肃柽柳、多枝柽柳、甘蒙柽柳(甘肃)等为较优良的种质资源.

    柽柳游离氨基酸主成分隶属函数值

    5种豆科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与苗期的抗旱性研究

    彭亚萍朱文露吴基正李正华...
    18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围绕绿肥作物抗旱性的研究,为筛选出适宜干旱地区的绿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苕子(Vicia villosa)、光叶紫花苕(V.villosa var.glabresen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箭筈豌豆(V.sativa)5种绿肥作物为研究对象,设置0%、5%、10%、15%和20%的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萌发期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并计算萌发指数、抗旱指数和隶属函数值,苗期测定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等指标,计算隶属函数值.[结果]PEG-6000浓度为5%和10%时,除箭筈豌豆外,其他绿肥作物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说明低浓度的PEG-6000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5种绿肥作物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及抗旱系数不断下降,根据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评估指标值得出5种绿肥种子抗旱性顺序为:紫云英>草木樨>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毛苕子.苗期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升高,其中草木樨的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6.27 mg/g和0.39 µmol/g,毛苕子、光叶紫花苕的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与CK相比较脯氨酸增加量分别为46.13 µg/g、31.03 µg/g,毛苕子的电导率较CK增加22.06%,在5种豆科绿肥中增加量最大,苗期各指标整合分析显示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箭筈豌豆>毛苕子>草木樨>光叶紫花苕>紫云英.[结论]综合萌发期及苗期5种绿肥作物的抗旱性,箭筈豌豆、光叶紫花苕这2种绿肥作物较草木樨、紫云英、毛苕子更适宜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广种植.

    绿肥萌发期苗期抗旱性能PEG胁迫

    施肥和豆禾混播对松嫩平原退化草地修复的影响

    方玉凤曹志伟唐丽红任秀彬...
    192-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施肥水平显著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P<0.01),施肥水平、混播比例及二者交互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牧草粗蛋白含量及产量(P<0.05).土壤全氮、牧草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两种混播比例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N施用量一致;N施用量300 kg/hm2的牧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0.2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N施用量200~250 kg/hm2 在试验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春季均获得最佳产量;豆禾 1∶2混播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优于 2∶2混播,其中N施用量 150 kg/hm2表现最佳.

    豆禾混播土壤养分牧草产量粗蛋白群落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