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与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半月刊

1673-5641

luntan008@163.com cn137138@163.com

0311-83017456

050051

河北省石家市裕华西路67号

产业与科技论坛/Journal 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焦点透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与法、科技创新、管理世界、比较借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硕博论坛、创业故事。主要读者对象:产业界、科技界、理论学术界、实业界、党政政策研究部门、财贸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林渔牧、科学技术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工业制造、商务营销等各行各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作压力与职业价值对产品设计师幸福感的影响——成长性思维的调节中介模式

    刘丽莎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提升,中国产品设计师的职场压力也呈现高负荷状态,压力导致其幸福感也在降低.因此,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提高中国产品设计师幸福感受水平的建设规划.依据研究结果,将在培养产品设计师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提高产品设计师职业价值感的教学理念,探索适合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

    工作压力成长性思维幸福感职业价值调节中介效应SPSS分析过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建构

    郭乐祥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为何教、谁来教、对谁教、教什么和如何教五个逻辑点入手,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主导权、工作对象、组成内涵和表达方式进行论述,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中国方案,凸显其社会主义底色、政治底气、工作底线、文化底蕴和教育底牌.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逻辑理路与实现方式

    赵亚坤李玮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医精神是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生动教材,在新时代面临着传承红色血脉、呼唤青年担当和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需要,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支撑.此外,红医精神的内涵与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所以能够融入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需构建融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于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红医精神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全方位育人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探究——以日本动漫为例

    王晓雲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动漫作为日本文化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其独具的特色和艺术风格在中国广受欢迎.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对广大青年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思考和探索日本动漫文化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发展方向,同时减少或者避免广大青年受到不良动漫文化的影响与侵蚀,为广大青年学子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文化育人视域下,分析日本动漫融入思政课的特点及实施路径,可发挥日本动漫在思政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传播文化正能量,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日本动漫青少年思政育人

    大学生学习投入对专业认同的影响——激励语言作为中介—以贵州省高职院校为例

    逯丹丹王进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和分析高职学生学习投入、激励语言以及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联,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选用并改进《学习投入问卷》《专业认同问卷》《激励语言问卷》,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学习投入三个维度对专业认同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激励语言对专业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激励语言对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之间有完全中介影响.

    学习投入专业认同激励语言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探究

    张阳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提升高校育人成效具有重要作用,是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特征、意义出发,对高校文化育人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新时代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等实践路径.

    高等学校文化育人校园文化建设

    在大学生中开展抑郁症健康教育必要性的探索

    符勤怀张桐郗李静王宏...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可以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原因.抑郁症认知水平越高抑郁症的发生率就越低,有利于早识别、早诊断、早期规范干预抑郁症,从而改善抑郁症防治效果,减少抑郁症的危害.而抑郁症健康教育是提高抑郁症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抑郁症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增强大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使其正确对待抑郁症,减少对其的恐惧、迷茫,减缓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大学生抑郁症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

    曾思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功能、错失焦虑、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错失焦虑量表以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1011 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负相关(r=-0.144;P<0.01);(2)错失焦虑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问题性使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7;P<0.05).结论:家庭功能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还能通过错失焦虑间接影响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错失焦虑情绪,降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行为的发生率.

    家庭功能错失焦虑问题性手机使用

    大学生无聊倾向的研究综述

    张明月姜淑梅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聊是一种广泛存在而常见的情绪体验.在个人在面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求匮乏时,由于不能得到足够的需求满足,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常常表现为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型情绪体验,进而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均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无聊情绪的"侵袭".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无聊的内涵、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无聊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来改善大学生的无聊状态.

    无聊倾向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大学生

    基于产教融合的民办本科院校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常乐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行业对实践应用高素质的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只会读书"式的教育已无法满足企业对用人的需求.产教融合是将教育内容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这与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不谋而合.将民办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和企业真实需求相结合,促进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的深入合作,才有可能真正完成教育的职业化转变.

    产教融合民办本科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