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与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半月刊

1673-5641

luntan008@163.com cn137138@163.com

0311-83017456

050051

河北省石家市裕华西路67号

产业与科技论坛/Journal 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焦点透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与法、科技创新、管理世界、比较借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硕博论坛、创业故事。主要读者对象:产业界、科技界、理论学术界、实业界、党政政策研究部门、财贸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林渔牧、科学技术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工业制造、商务营销等各行各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权欲说视阈下网络语言暴力心理分析

    马浩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也接踵而至,给网络和社会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基于权欲说的分析视角指出网络语言暴力的背后常常是个体权力渴望、缺乏自信安全感以及对社会公正的看法.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了培养共情能力、完善监管机制和加强法律保护等建议,并强调共同努力遏制和消除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的重要性.

    权欲说网络语言暴力心理分析

    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陈新菡刘明陈明陈成志...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同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就业.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现,关于红色文化、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积极成果并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关于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研究较为欠缺.研究如何推动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弥补相关研究缺陷,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广西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创业观、就业观,增强创业就业本领,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质量的必然选择.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五位一体,多方协同;理实结合,深度融入;全程分层,协调配合;创新方法,丰富载体;打造队伍,完善机制.

    红色文化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

    RPA技术岗位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金鑫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企业对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的开发实施工程师及相关售前、售后服务工程师职业岗位的需求,结合高职软件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校企合作资源,探索浸润式课上课下逐层深入的培养方式,从课堂学习、课后巩固、认证考试和项目孵化四个维度分析研究以RPA技术牵引为核心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力求通过合理有效的育人模式和有效实施,使学生在离校前具备较高的RPA岗位职业素养,为企业输送符合RPA岗位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RPA技术人才技术牵引协同育人

    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奚雷范智平孙雯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满足社会对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基于"大数据"环境,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围绕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制约应用型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因素等展开分析,给出"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型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以推动工程类专业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数字金融+人工智能"跨学科的金融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究

    谢星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金融+人工智能"的跨学科金融专业建设不仅可以打破传统金融学科和院系的组织界限,而且可以整合数字金融的资源和要素,从而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为我国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在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单一学科的聚焦性、不同学科间的壁垒等问题影响了跨学科专业团队组建,而制度缺失和专业建设经验不足更是限制了跨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从而使我国金融本科专业的跨学科建设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分别从团队组建、制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可以为同类院校相关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数字金融人工智能跨学科专业建设协同机制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叶晓芳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被淡化、弱化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劳动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出台文件指导大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各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劳动教育大学生实践生活课程教学

    高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意蕴与取向进路

    苏爽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在现实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却遭遇了诸多挑战.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为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二者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高度契合性也为发挥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作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在目标追求、系统设计和理论引导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设计、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于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重要价值.

    劳动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

    核心素养视角下劳动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培育研究

    周冰颖柯俊成黄圣妮李江...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现今技工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重要环节,强化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特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提高核心素养,而劳动意识培养又是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目前我国技工教育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学校较少,劳动教育的本质与核心素养相契合,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环节相对缺乏.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分析研究技工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培育途径.

    劳动教育技工院校核心素养素质能力

    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改进研究

    马玉娇吴红霞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客观需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及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基于工程项目的角度,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课程模式比较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应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四个阶段持续改进,实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PDCA循环质量管理科学发展人才培养持续改进

    学科分析方法在高层次硕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刘瑞华郑瑜谭雯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作为青年人才队伍的核心中坚力量,在当前的科技创新领域,已经成为主力军.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创造的重要途径.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理清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内在有机联系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学科分析的作用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学科分析方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价值.

    学科分析高层次人才人才培养硕博人才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