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左健民

双月刊

2095-7394

tctxb@jstu.edu.cn

0519-86953580

213001

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噪声环境下基于等价输入干扰和卡尔曼滤波器的控制系统扰动抑制

    杜友武杨涛李博朱二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未知扰动和测量噪声,限制了系统性能的提升,给控制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价输入干扰(Equivalent Input Disturbance,EID)和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KF)的复合扰动抑制方法,以减小测量噪声对扰动抑制和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首先,设计一种稳态卡尔曼滤波器,滤除测量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其次,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出,设计状态观测器和干扰估计器,计算等价输入干扰的估计值,并在控制通道中反向补偿,得到一种复合控制规律,以提高噪声环境下控制系统的扰动抑制性能;最后,设计电机转速控制系统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控制方案进行比较表明:新的结构使得系统在同时存在测量噪声和扰动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等价输入干扰扰动抑制卡尔曼滤波器测量噪声

    一类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跟踪控制

    华尚赵环宇赵延波郭浩宇...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引入Caputo分数阶概念及证明方法,采用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控制算法,并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来求解控制算法中的待设计参数,以保证所有智能体状态最终能够收敛到预期目标值;然后,借助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代数图论等方法得到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实现领导跟随一致性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协调跟踪控制一致性分析

    BAS-PSO算法优化的无传感器轮毂电机转速控制

    彭倩吴浪徐笑韩锋钢...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位置传感器轮毂电机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PI)控制中常见的抗干扰能力差、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天牛须(Beetle Antennae Search-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PSO)算法,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观测电机转速与位置的基础上,实现转速控制器的PI参数自整定.建立永磁同步轮毂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数学模型,以转速环传递函数的时间绝对误差积分指标(Integrated Time Absolute Error,ITAE)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BAS-PSO算法优化转速控制器的PI参数;MRAS将电机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待估计参数的定子电流方程作为可调模型,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设计合适的自适应律,估计电机的转速与位置;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对比,并在HIL平台进行硬件测试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BAS-PSO算法能够提高电机的运行响应速度,降低转速超调量,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轮毂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BAS-PSO算法无位置传感器

    Hypermesh二次开发在汽车转向节刚强度分析中的应用

    刘庆春张兰春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转向节是车辆转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刚强度对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关键影响.基于汽车转向节刚强度分析的流程,对其前处理进行二次开发.首先,建立转向节的有限元模型,归纳静态刚强度分析的流程和关键步骤;然后,对 Hypermesh软件的前处理部分进行二次开发,包括材料属性的赋予、硬点坐标的建立、载荷约束的施加和载荷步的建立;最后,通过对某款新能源汽车转向节前行制动工况下刚强度进行分析,验证了二次开发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向节的上连接杆处应力、应变最大,应力最大值为 319.8 MPa,位移最大值为 1.376 mm,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 Hypermesh软件的二次开发,减少了前处理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汽车转向节的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汽车转向节刚强度分析CAE仿真Hypermesh二次开发

    基于DynaProg方法的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与排放的动态优化

    王奎俊张兰春魏英俊
    36-4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设计了基于DynaProg方法的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DP)算法,优化能量分配策略.以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建立整车模型;以燃油消耗最小为目标,建立DynaProg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求出已知工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全局最优的动力源工作状态;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动态规划控制策略和基于规则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在运算速度、油耗与排放上分别进行仿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基于DynaProg方法的动态规划控制策略,相较于采用传统动态规划控制策略,运算速度提升了 22.46%;相较于采用规则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了 17.08%,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尾气排放量分别降低了 2.88%和 16.29%.

    混合动力汽车动态规划整车控制策略燃油经济性

    手势识别的自跟随智能车辆控制系统研究

    石添华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跟随低速智能车辆视觉跟随效果不理想及车辆需要频繁启停的问题,提出一种手势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采用YCrCb颜色空间Cr分量的Otsu法对手部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通过形态学处理方法提取手部轮廓,采用支持向量机训练模型对手势进行指令识别;将指令下发至运动模块对车辆进行控制,在直线型、"L"型和"U"型三种场景下对自跟随低速智能车辆的跟随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OpenCV的手势识别方法可用于智能车辆的跟随控制;采用手势识别控制的平均相对误差为 1.16%,比视觉自跟随的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 71.85%.

    手势识别视觉自跟随智能车辆支持向量机(SVM)

    侧风干扰下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

    漆瑞杨军郑焱倪彰...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高速行驶的汽车在侧风干扰下易发生横摆失稳与驶离预定路径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侧风作用的整车八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相平面法,识别侧风环境中汽车所处的状态,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协调控制器,对侧风环境中汽车行驶进行稳定性控制.在侧风干扰工况下,对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具有 AFS与 DYC协调控制器车辆的侧向位移小于无控制及单一控制器的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加速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车辆在侧风环境中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侧风干扰稳定性控制相平面法协调控制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去除退役光伏组件含氟背板仿真研究

    高修保戴国洪陈从平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组件中的背板是一种含氟塑料,回收利用价值低且易产生环境污染,需要提前去除集中处理.为了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UEVC)去除退役光伏组件含氟背板的优越性,开展了超声椭圆振动切削(UEVC)与常规切削(CC)的对比仿真实验,并针对UEVC进行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向振幅和频率为变量的单因素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UEVC过程中,切削温度和切削力与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成正相关,与切向幅值和频率成负相关.其中,切削力受到切削深度的影响最显著.相对于CC而言,UEVC能够明显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其中,主切削力降低43%,切削温度降低11%,是一种在无污染的前提下去除退役光伏组件含氟背板的有效加工方式.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退役光伏组件含氟背板切削力切削温度

    Ag@SiO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

    杨芳朱圣清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纳米颗粒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可作为折射率传感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催化、信息传感、医用生物和新能源等领域.然而,未包覆的纯银纳米颗粒在复杂介质环境下,无法维持折射率传感的长期稳定性.文章提出了一种用于折射率传感的Ag@SiO2 复合纳米颗粒薄膜,其结构单元由岛状银纳米颗粒和一层依附在银颗粒表面的二氧化硅核壳构成.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不同包覆厚度的Ag@SiO2 复合纳米颗粒光谱特性以及折射率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岛状Ag@SiO2 纳米颗粒薄膜的共振峰强烈依赖纳米颗粒的包覆材料的厚度和周围介质的折射率.Ag@SiO2 复合纳米颗粒薄膜折射率灵敏度优于未包覆的纯银纳米颗粒.Ag@SiO2 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相对于岛状纯银纳米颗粒具有更优的指标参数,有望作为折射率传感的关键材料,应用于介质环境的检测中.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折射率传感纳米颗粒薄膜时域有限差分法消光光谱

    基于ResNet的石油焦与冶金焦图像分类

    王洪栋储杰高思念陈晨...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石油焦和冶金焦显微图像分类准确率低和小样本的问题,提出基于ResNet的石油焦与冶金焦图像分类模型,通过使用ImageNet大规模数据集上预先训练过的模型,获取更好的特征表示,实验对比了ResNet不同层的分类性能,且对比了训练模型前后的分类效果,确定了ResNet-50 在处理该分类任务时的优势.将ResNet-50 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esNet-50 结合预训练模型,能够准确区分 2 种焦炭类型,且鲁棒性较好.

    ResNet石油焦冶金焦图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