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池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池州学院学报
池州学院学报

何根海

双月刊

1674-1102

xbbjb2001@yahoo.com.cn;xbbjb@czu.edu.cn

0566-2748603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

池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池州学院学报》前身《池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月创刊。本刊为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与社会学、语言文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尤其欢迎傩文化、九华山佛教文化、皖江文化、生态经济、非金属材料科学等方面具地域性与学术性的特色论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学视域下语言景观商品化聚合研究

    陈睿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空间的市场资源配置对语言景观研究提出了经济学研究视角.将经济学条件估值法应用于语言景观经济价值的研究,关注标牌语言所赋予的非市场价值,通过视频记录、访谈和观察,对市场参与者日常互动中的语言、符号和物质资源进行情境分析,将市场符号聚合的微观分析与特定地理空间的商品化过程联系起来,探索参与者特定地交流模式和空间体验,理解消费空间和场所感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助于构建城市商品化消费空间.

    消费空间语言景观经济价值符号聚合

    英汉思想类书评中态度资源的对比研究

    徐艳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和《上海书评》中选取英汉书评共100篇为语料,以评价理论之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英汉书评中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分布和使用频率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鉴赏、判断和情感资源在英汉语料中分布特征相似;但通过卡方检验,发现英语书评态度资源的使用显著高于汉语书评,鉴赏、判断和情感资源在英汉书评中的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较而言,英语书评者更多地运用鉴赏资源评价书籍,判断资源评判书籍作者,情感资源表达个人感情或描述书籍作者的情感,从而在书评语篇中呈现书评者的立场态度,构建与读者之间的联盟.

    态度资源思想类书评立场

    国内外传统文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刘翠萍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传统文化翻译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90-2023年中外传统文化翻译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传统文化翻译研究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国内研究涉及的学科比较集中而国外研究相对分散;国外研究热点侧重于文化转换和本土化、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文学价值与翻译评价以及翻译技术,而国内则较多关注文化意象、翻译策略、跨学科研究、数字化传播等方面研究.经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传统文化翻译研究应拓展研究方法、与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及实现多领域合作与跨学科研究.

    传统文化翻译CiteSpace对比分析研究热点演化路径

    安徽省数字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收敛性研究

    谢国根蒋诗泉赵春艳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创新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引擎,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收敛态势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科学布局与均衡发展.基于2011-2021年安徽省面板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分析了安徽省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时序演变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收敛趋势.结果显示:2011-2021年安徽省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和创新活力均实现了提升,且各城市间差异在不断缩小;在空间上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呈现"皖中高、皖南次之、皖北最低"的分布态势,而数字技术创新活力则逐步转向"中心—外围"分布态势;安徽全省及其三大地区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和创新活力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但地区间的收敛速度有所差异.

    数字技术创新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安徽省

    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以池州市石台县为例

    杨静凤黄碧宁汪菁菁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区位因素、认知因素7个一级指标在内的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模糊评判法,并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石台县案例地的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及生计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适应性程度为"中高度适应",说明旅游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生计水平,改善了农户的生计状况.但农户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家庭区位、个人能力、旅游认知、获取收益不对等等问题,也为农户生计带来一定的风险.研究据此提出"农户驱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群体助力"的策略,以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

    乡村旅游农户可持续生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青年的数字劳动研究

    陈秀宗苒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的劳动形式,乡村青年群体已经成为现阶段数字劳动的新主体.当下短视频创作和电商直播作为返乡青年进行数字劳动实践的两大领域,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返乡青年的数字劳动实践的现状、背后动因以及对乡村社会产生的影响等维度进行分析.充满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数字劳动实践,不仅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超越了传统数字劳动的研究框架,为中国本土的数字劳动研究拓宽出更多元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数字劳动返乡青年乡村振兴短视频电商直播

    职业认同对乡村小学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生涯适应力的作用与年龄差异

    曾玲娟莫林桂张玲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教师职业认同与乡村小学教师离职意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520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教师职业认同与生涯适应力显著正相关、与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生涯适应力与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2)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可通过生涯适应力的部分中介影响离职意向,职业归属观通过生涯适应力的完全中介作用于离职意向;(3)职业归属观对生涯自信的预测作用受到教师年龄的调节.

    乡村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离职意向生涯适应力年龄

    大学生嫉妒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自卑的中介作用

    徐西良张颖王财玉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嫉妒、攻击行为以及自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42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嫉妒量表、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及自卑感量表(FIS)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大学生嫉妒、攻击性与自卑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485,0.504,0.526;p<0.01);大学生嫉妒对攻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330,p<0.001);大学生嫉妒通过自卑感对攻击性的间接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卑在大学生嫉妒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嫉妒和自卑水平来减少大学生的攻击行为.

    嫉妒攻击行为自卑大学生

    智慧托育背景下家园共育平台使用意愿研究

    曹艳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法对婴幼儿家长家园共育平台的使用意愿进行调查,建构家长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Bootstrap抽样方法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确定绩效期望是影响婴幼儿家长使用家园共育平台的关键因素,信息需求、交互质量、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婴幼儿家长的使用意愿具有积极影响,绩效期望在信息需求、交互质量与使用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提出从提升平台功能、优化平台设计、推送日常信息、增强交互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提升家长使用意愿的有效路径.

    智慧托育家园共育平台使用意愿

    刍议延安《解放日报》的编读互动

    范习中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解放日报》的编读互动使报纸更了解读者需求,并根据读者需求来调整版面、语言风格和具体栏目,从而塑造了贴近读者的党报,为延安《解放日报》实现其政治诉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频繁的编读互动中,延安《解放日报》将群众的呼声反映给相关政府机关,将政府机关的回复反馈给群众.在上传下达中,延安《解放日报》成为边区群众和政府机关间的"传声筒"和"调和剂";延安《解放日报》综合副刊的读者、编辑、作者经常就副刊上的刊载内容或有关问题进行探索与争鸣,促进了读者、编辑、作者水平的共同提高和边区文化的繁荣.延安《解放日报》的编读互动对新时代党报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延安解放日报编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