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学研究
档案学研究

付华

双月刊

1002-1620

010-63018706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档案学研究/Journal Archives Science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档案专业学术性刊物。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实际,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研学视角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聂勇浩易慧慧包惠敏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研学旅行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研学是近年的新兴现象,对于档案馆开发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红色研学的视角出发,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开发主体、服务对象、开发形式、开发内容、宣传与反馈五个维度.系统调查省级和副省级综合档案馆红色研学的实践案例后发现,上述维度存在外部联系与协作薄弱、服务对象需求匹配度低、资源呈现形式扁平化、资源加工深度与广度不足、宣传与反馈渠道缺乏等问题.为优化红色研学中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必要实现"从单方供给到协同供给""从受众模式到用户模式""从传统叙事到数字叙事""从浅度开发到故事挖掘""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的转型.

    档案资源开发研学旅行红色档案

    区块链技术用于电子档案真实性保障的再认识与再思考——兼论档案管理的技术应用与自主可控问题

    杨利军何欣彤陈永生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性是电子档案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尽管区块链技术用于电子档案真实性保障还存在争议,但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档案真实性的研究成果却不少见.首先,本文在分析区块链实现数据防篡改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档案管理的原则和实践,认为现阶段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逻辑矛盾;其次,档案管理的技术应用,包括区块链技术应用要遵循适用性、目的性、经济性和自主可控原则;最后,档案行业也要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研究,但在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档案真实性之前,还应做更详尽的适用性研究.

    电子档案区块链真实性档案管理

    基于U型曲线理论的数据档案化模式构建研究

    安新宇钱毅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档案化是数据管理与档案管理相互影响的新领域,文章立足于U型曲线理论提供的资源形态变化背景,旨在透视数据档案化内涵与作用机制.在梳理档案化思想源流的基础上,文章运用演绎与归纳逻辑分析得出数据档案化是多元主体推动数据语义滑动以释放数据证用价值的过程,并结合数据价值实现路径,以数据采集、数据归档等基本活动为支撑,构建了语义预置、语义固化和语义攀升三种数据档案化模式,展示了语义滑动逐步促进数据证用价值释放的过程.该模式将有助于在数据时代应用档案智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档案化档案化数据态

    数据态档案叙事:原理、方法与实证

    赵生辉闵冬元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叙事理论与档案数据化加工需求相结合,提出"数据态档案叙事"的学术概念,探讨其核心理念、理论基础、逻辑框架和技术路线,并通过现实案例予以验证.本文认为,叙事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文献资源的典型特征.数据态档案叙事是以历史结构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基于"框架+对象"的二元叙事逻辑,以结构化数据集形式重组档案文本或图像核心语义信息的叙事脉络,构造历史事件的可计算数据模型,驱动档案信息服务智能化转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数据态档案叙事可以为档案数据化加工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有望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智能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档案数据化数据态叙事历史结构主义框架理论

    基于区块链和星际文件系统技术的高校师德档案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构策略

    张达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受到档案行业的高度关注.从数据信息管理的角度看,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防篡改、匿名、开放、自治、可追溯等特性,能够增强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这与师德档案信息管理需求高度契合.本文设计了基于星际文件系统(1PFS)和联盟区块链技术的师德档案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利用Hyperledger Fabric建立所有参与者共同管理交易的系统,建构链上、链下相结合的师德档案信息数据存储策略,设计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策略实现细粒度的师德信息数据访问控制,从理论层面解决了师德档案信息数据的数据孤岛、数据存储成本昂贵以及数据安全传输的问题.

    师德档案区块链星际文件系统

    梵文文献三种载体材料保存特性的比较研究

    张美芳宋欣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梵文文献分布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数量虽不多,但价值很高,是研究印度思想史和佛教史、西藏佛教史及梵文文法等的第一手史料.贝叶、桦树皮、纸张是梵文文献的三种主要载体材料,由于其自身形成原理、性能及加工工艺等不同,三种材料的抗老化特征和速度有显著差异,在保存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病害.国内外有关梵文文献内容的研究较多,而在其本体保护修复方面尚未开展系统研究,尤其缺少三种载体材料的对比研究.本文梳理了三种梵文文献载体材料的历史起源、加工工艺等,依据三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分析病害机理和老化特征,提出三种载体材料在修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为保护梵文文献载体材料、延长其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梵文文献贝叶桦树皮纸张保护与修复

    纸质档案霉斑的复苏鉴定、着生状态模拟与去除效果观察

    陈菲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冷冻是档案馆为防范有害生物危害对进馆档案采用的一种常见处理措施.本文对一份经过低温冷冻处理的档案上的黑色疑似霉斑进行采样,结合形态学观察、ITS、18S测序结果对样品进行鉴定,发现其仍存在可以培养成活的霉菌,且从生长特性以及代谢产物来看,这些霉菌均为会对档案载体产生危害的菌种,亟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在修复过程中对霉斑进行酒精擦除是一种常用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在高湿环境下纸张生霉的模拟实验,观察霉菌在纸质载体表面着生的状态、霉斑的形成过程,其次采用75%酒精擦除,观察霉菌菌丝在纸张纤维内的残留,并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一家档案馆连续三年的温湿度趋势分析,对档案馆检查和修复生霉档案提出建议.

    纸质档案霉斑形成去除

    中国档案学会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委员会2024年学术交流会在广东肇庆召开

    封3页

    2024年全国档案学会秘书长暨专业委员会主任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