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电与抽水蓄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电与抽水蓄能
水电与抽水蓄能

薛禹胜

双月刊

2096-093X

hadm@alljournals.cn

025-83092380 83409559

210003

江苏省南京市南瑞路8号

水电与抽水蓄能/Journal Hydropower and Pumped Storag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水利水电行业的全国性专业技术期刊,是全国在本领域的唯一正式刊物。1977年创刊,自1995年,连续3届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监测资料分析、监测技术与监测设计、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新技术与新产品、仪器与装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兆印徐梦珍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良好的河流上建坝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大,而生态较差的山区河流上建坝改善生态.三峡和葛洲坝阻挡洄游鱼类,改变水文影响鲤科鱼类产卵.西南河流梯级开发与河狸建设的水坝和堰塞坝群的影响类似.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的河流下切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堰塞坝群把河流阶梯化、消减灾害能量.在下切河流上建设梯级坝群符合自然规律,具有自然坝群相似的减灾效果.水库群形成串糖葫芦栖息地,支持较高生物多样性.高原河流梯级开发既减少灾害,又改善生态.

    梯级开发生态影响地质灾害河流下切

    大规模水风光互补调度模式探析

    吴峰李杨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具有昼发夜停的特点,日内出力过程呈"钟型";风力发电出力随机性强,并呈现反调峰特点.通过水电调节平抑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随机波动,水风光互补利用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针对现有水风光电源并网接入场景,分析了我国典型水风光清洁能源互补开发形式,探析了大规模水风光电源依托电网互补和打捆互补调度模式,对比分析了两种调度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大规模水风光互补调度关键技术进行展望,为将来大规模水风光互补利用提供参考.

    大规模水风光互补协同调度策略

    水风光大基地资源分析要求和方法

    许昌黄晶范慧莹郭苏...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极热无风""晚峰无光""云来无光""冬季枯水"甚至极端天气导致的"汛期反枯"等气象问题加剧了能源保供的压力,能源开发方式将不能局限于单一能源品种,而应呈现多能互补方式,清洁可再生的"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发,可以最大程度地带动流域内风光资源的开发利用,弥补新能源发电的出力不足,是保障电量可靠供给的有效方式.水风光资源的特性与时空分布是水风光多能互补规划设计和调度运行的基础与依据,本文首先论述了水风光资源特性及其评估方法,进而开展对水风光互补特性的研究,最后针对水风光大基地在规划设计和调度运行中的资源分析方法进行论述.

    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资源分析与评估水风光大基地

    水风光储一体化系统中储能平抑出力波动效果评价研究

    任岩侯尚辰郑源张锴...
    18-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风能、光能等高比例新能源的联网运行是实现其大规模开发利用重要途径,也是在双碳政策背景下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由于风电和光伏出力具有极强的随机性与不可控性,高比例的风电与光伏接入电网势必会产生巨大的波动,从而降低电能质量,给电网运行带来许多不便.如何既能高比例地消纳风电与光伏,又能尽量减少其并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建立了风电、光伏及水电的出力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出力特点与趋势,根据其出力的强不确定性、间歇性与周期性的特点,计算不同组合方式下的组合能源系统出力数据并对比分析.以某水电站为例,建立以水电调节为主的水风光发电系统,并在其中加入超短期储能装置,研究发现此组合能源出力系统可以很好地平抑出力波动并达到出力最高,且经济效益良好.

    水风光储互补系统超短期储能出力特性出力波动平抑效果

    构建基于100%可再生能源的中国能源系统

    杨永江梁慧琛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战略等问题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而推动能源系统的低碳化、清洁化和可持续化转型正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具有水、风、光等资源优势和水电、风电、光电、特高压输电等产业技术优势,以及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建造基于100%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则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大一统思想,并加快实现碳中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可再生能源能源系统大一统天人合一

    新型储能技术进展及应用分析

    梁宏博陈泓宇张旭彪王旭...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型储能技术进展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内外储能技术发展情况,梳理了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储热技术、氢储能科研方面的进展情况,对比了不同储能技术的效率、优缺点与应用场景,总结了 2023年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为新能源行业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储能技术进展分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氢储能研究

    刘德民刘志刚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将逐步代替化石能源,而新能源主要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存在不稳定和间歇性,需要用储能的方式来提高新能源的稳定性.同时,全球的能源利用一直朝着低碳的方向在发展,从生物质到煤炭、石油、天然气再到氢能,碳氢比一直在减少.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氢储能对比传统电化学储能、热化学储能、热能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储能、超导储能等方面有着超高能量密度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都发布了国家级氢能发展战略,氢储能可以说是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虽然优势明显,但氢储能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本文结合国内外储能现状、氢能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氢能关键技术,探讨氢储能特征优势和关键技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价值方向.

    双碳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储能氢产业

    国内外相变储能材料技术现状及应用情况研究综述

    王智超刘德民
    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生产力指数进一步增长的大背景下,能源供给侧面临化石燃料能源枯竭风险而消费端需求旺盛,供给消费两侧剪刀差日益扩大,有必要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热能的储存与利用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重要一环,作为高效储热介质的相变材料开发是当下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从包括相变材料的各种储热材料物理特性出发,结合当下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各类相变材料在储热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变材料储热可再生能源

    800m以上水头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研究

    刘志刚刘德民郝志杰杨和生...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促使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必然是未来大势所趋,光电和风电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的主力军,但光电和风电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相对较大,再加之新能源的定价机制还在探索中,所以出现了弃风、弃光等情况.为高效吸收消纳光电、风电等未来供电主力,避免新能源的浪费,保障电网安全.抽水蓄能水电站必然是未来储能主力,而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有着更为独特储能优势,包括适用水头更高、水头变幅更宽、响应电网更快、工程造价更低等.本文就结合光电和风电的实际情况,探讨光电和风电作为供电主力下的储能新方案,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高质量消纳新能源的研究和探索.

    超高水头三机式抽水蓄能机组储能国产化

    水下航行器及泵喷推进器能量转换特性研究

    韩承灶季斌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泵喷推进器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多部件组合水下推进器,主要由导管、定子和转子三部分组成,具有高临界航速、高效率和低噪声等特点.国外泵喷推进器研究和应用较早,用于鱼雷和潜艇主推进器,国内研究工作相较起步较晚.介绍了潜艇及泵喷推进器周围流场特性,按照潜艇及推进器试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泵喷流场特性研究现状;进一步针对泵喷推进器空化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目前推进器的结构优化策略;最后分析并总结了泵喷流场特性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泵喷推进器潜艇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