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文力

双月刊

1001-1579

batterie@126.com batterie@yahoo.cn

0731-85141901

410015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电池/Journal Battery Bi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电池》的英文摘要早已被多家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文摘刊物收录,并被美国Advanced Battery Technology和美日联合出版的ITE Battery Newsletter等多家专业刊物引用、推广和宣传。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2004年又荣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再次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电池》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已发行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报道电池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兼顾国外经验和动态,可供电池界人士及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为商业、商检、外贸、消费者和电池用具设计生产人员所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Ⅲ)[续(Ⅱ)

    侯润乔袁守怡王永刚
    291-296页

    50多年精心打造的品牌 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杂志 欢迎刊登2024年广告 彩色黑白随你选!

    296页

    Zn2+掺杂硫化物/氢氧化物异质结构的性能

    李涛柳伟邵琛琛李清萍...
    297-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硫化物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采用两步电沉积法制备过渡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异质结构复合电极.在碳布上电沉积镍层,改良活性物质与碳布的接触活性;在硫代乙酰胺中添加Zn(NO3)2·7H2O,制备Zn2+掺杂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异质结构(NCS-Zn-2).NCS-Zn-2在 1 A/g电流下,比电容达到 2 703 F/g,在 150 A/g高电流下的比电容是1 A/g的 40.8%,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NCS-Zn-2 与活性炭组装的工作电压为 1.6 V高电压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794 W/kg的比功率下,具有 79.9 W·h/kg的比能量,以 20 A/g电流在 0~1.6 V循环 20 000 次,电容保持率为 98.7%.

    超级电容器Zn2+掺杂氢氧化物硫化物电化学性能

    《电池》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首期示范工程录用定稿网络首发

    302页

    水平挡板流场对燃料电池性能与传质的影响

    蔡永华罗子贤胡健平
    303-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流道内设置微结构,可增强反应气体从流道到催化层的传质能力,并提高电池性能.建立并对比交错安装挡板与对置安装挡板的模型,得出交错安装的布置方式,更有利于电池性能的提升.建立 4 种不同堵塞率的模型,发现随着堵塞率的升高,电池的最大净功率密度和极限电流密度增大,95%堵塞率模型的净功率密度最高,为 1.053 W/cm2,较无挡板模型提升了 14.58%,直至电流密度 2.8 A/cm2 时,仍未出现明显的浓差极化.调整挡板夹角,综合考虑传质能力和泵送损失情况下,夹角为 15°时,电池净功率密度最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微结构阴极流道挡板净功率密度布置方式堵塞率夹角

    铁源前驱体对钠离子电池材料Na2FeP2O7/C的影响

    王兴宇王垣衡闫佳昕左朋建...
    309-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以蔗糖为前驱体的碳包覆NaFeP2O7 正极材料,并通过优化铁源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调节蔗糖比例控制包覆碳的含量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铁源为FeSO4·7H2O时,前驱体蔗糖的含量不宜过高;而铁源为Fe(NO3)3·9H2O时,则需要较高含量的蔗糖前驱体.铁源为FeSO4·7H2O、Fe(NO3)3·9H2O制备的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好,以 1.0 C在 1.5~4.2 V循环 300 次后,分别能保留 73 mAh/g与 74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 91.6%与95.1%.碳包覆后的材料在 20.0 C下的放电比容量超过 48 mAh/g,倍率性能良好.通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以蔗糖作为碳前驱体高温烧结的碳包覆结构改善了电极的电子导电性,并提高了Na+扩散系数,从而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钠离子电池Na2FeP2O7电化学阻抗碳包覆循环稳定性导电性

    《电池》网上新服务

    314页

    锌银蓄电池放电态贮存后的充电性能

    刘新宝余波覃韬李萌...
    315-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锌银蓄电池放电态贮存后的充电性能,对放电态贮存 3 个月后密封和非密封状态的 40 Ah锌银蓄电池进行充电,探讨放电态贮存对电池后续充电性能的影响.贮存后,密封单体电池无法充电,非密封单体电池充电容量为 5.46 Ah,较额定容量 40 Ah大大减少.解剖单体电池,进行气相色谱、XRD和SEM等分析,观察到极板接触的电解液量发生变化.单体电池加 5 mL、10 mL电解液和夹具夹紧后再充电,充电容量可达 34.34~37.59 Ah.贮存后,电池形变导致内部电解液重新分布,电极接触的电解液量减少,从而使得内阻增加,充电容量减少.

    锌银单体蓄电池放电态贮存形变充电性能电解液

    应变调控对PEMFC金属有机框架电极活性的影响

    周梦硕罗海洋冯振苏光...
    320-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结构简单、能源转化率高效、产物清洁等优点,但较高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以及耐用性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构建一种氧配位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模型,分别研究x方向和y方向不同应变程度对铁基MOF中心原子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影响.沿宽度y轴方向压缩应变 2%到拉伸应变 4%的范围内,应变对Fe-O-MOF的催化活性有较大的调节作用.沿金属原子结构长度x轴方向在压缩应变 2%到拉伸应变6%的范围内,应变对Fe-O-MOF的催化活性有较大的调节作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金属有机框架(MOF)电极活性氧还原反应(ORR)应变调控

    欢迎通过微信公众号订阅《电池》

    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