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传播
当代传播

郑红

双月刊

1009-5322

ddcb@xjdaily.com

0991-5593946,5593316

830051

新疆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1号

当代传播/Journal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 《当代传播》主要展示我国新闻传播理论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演进规律,揭示各种传播现象的本质内涵,推进新闻传播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设有新闻与传播研究、环球视野、传媒产业、传媒观察、新媒体、新闻教育研究、应用研究等栏目。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单位、传媒研究机构等从事新闻理论科研、教学以及相关学术活动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和在校师生等。 《当代传播》连续五届入选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自2008年起入选CSSCI来源期刊。荣获中国期刊方阵社科双效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刊物、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500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第一、二届新疆优秀社科期刊等称号。自1999年(首届)至今,已连续六届荣获新疆期刊奖。其刊用的论文被其他知名刊物采用、转载、摘登的比率居全国新闻理论期刊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机界面中的交往人:媒介考古分析

    张艳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的方式,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所划定的固化的人机边界,也反对部分后人类主义倡导的消融的人机边界.本文借助二阶控制论的"递归性"概念,尝试超越人-技二元论框架,重新搭建理解人机交互界面的理论框架:生命系统与技术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有限度的开放性关系,只有以二者之间的断裂和差异性为前提,生命系统方能在同环境的持续递归对话中不断创生;这一结论的提出,是基于人类身体具有不可还原的内在性.为此,本文通过媒介考古,逐一讨论了早期电疗实践、火控系统以及可玩装置当中的人机交互界面问题,并由此揭示出人的身体感知和行动在人机交互中的主动构造能力,并在界面意义上深化了关于"交往人"的讨论.

    人机交互交互界面交往人界面人二阶控制论

    中国环保倡议的海外民众社交媒体参与意愿探究——基于道德框架视域

    武傲男李本乾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行动主义的一种动员策略,道德框架通常采用与目标群体相仿的道德观凸显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在两项实验中,本文模拟中国官方媒体账户,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将信息设置不同道德框架,以此探究中国环保倡议如何影响英美民众的社交媒体参与意愿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保倡议的道德框架与海外受众政治取向间的一致性会显著影响其对推送内容的社交媒体参与意愿;在个性化道德框架下,信息处理流畅度可作为道德直觉背后的心理机制,而约束性道德框架则更利于缓和因政治取向带来的意见分歧、削弱信息导致的政治极化.本研究为中国生态治理方案如何触发海外民众道德共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德基础社交媒体海外传播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共同体

    气候叙事中主角相似与时间相异之劝服效果实验研究

    陈梦李冰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探究气候叙事之人物与时间策略对环保行为的劝服效果.实验材料把握气候叙事中的主角相似与时间差异两个核心元素,研究发现主角相似和时间差异叙事视角交互作用显著,特别是在采用未来设定的回顾性叙事视角,并搭配与受众年龄不相似的主角时,其环保劝服效果突出.在环保政策支持方面,仅地方依恋被证实具有中介效应,表明只有和地球家园的情感连接才能促使个体对环保的责任感和保护意愿,从而更愿意支持相关的环保政策.本研究力图丰富跨文化视角之气候叙事的劝服理论,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提供新闻传播学的科学依据.

    气候叙事人物叙事时间叙事劝服效果双碳

    司法激励、立法平衡还是行政课责——美欧中网络信息内容规制三大模式的形成与特征

    罗斌余沐芩李卓雄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信息内容规制的权利、义务来源与内容决定其模式.美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法定义务与责任,却享有立法免责和司法赋权,其内容规制可称为"司法激励型模式".欧盟DSA的相关规定体现了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动事前审查的有限"鼓励",但立法总体上体现了遏制违法内容传播与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平衡,其内容规制可称为"立法平衡型模式".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内容行政规制并未获得正式的立法授权,其义务要求与标准的主要来源是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是向政府权力部门负责的义务,所以可称为"行政课责型模式".上述三大模式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内容审查的行政行为性质应尽快得到法律确认.而欧盟模式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自我制约机制及对网络用户的权益救济机制值得借鉴.

    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平台内容规制模式避风港规则

    蹲点报道:从"走基层"到"在基层"——全媒体语境下中国新闻实践的转型与行动逻辑

    曾祥敏高瑶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蹲点报道是新时期中国新闻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强调记者深入基层,通过长期驻点实现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全面报道.中国本土的在场理论强调对经验现象的直接考察,将其转移到新闻实践的语境中,"在场"强调了记者"蹲"在基层的重要性.本研究基于对12位蹲点记者的半结构访谈与分析,提出了全媒体语境下中国新闻实践的转型与行动逻辑,并展望了未来扎根、联合、出海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蹲点报道调查研究新闻实践媒体融合基层治理讲好中国故事自主知识体系

    MCN机构在网络内容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实现

    杜孝珍代栋栋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内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网络生态健康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多频道网络传播(MCN)机构内嵌于平台内容传播之中,是内容生产层面的中介者,也是内容消费产业的形塑者,承担着优质内容输出者、合规经营引领者、正向舆论传播者的制度性角色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有助于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构建符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特征的网络内容治理体系.但与此同时,MCN机构的市场主体属性也使其面临被资本利用而影响正向功能发挥的困境.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元治理理论指导下的网络内容治理体系,加强对MCN机构的动态监管、敏捷治理以及强化其社会公信力来发挥其价值和功能.

    多频道网络传播(MCN)机构新媒体网络内容治理敏捷治理动态监管

    前台与后台:电视新闻生产中的性别展演

    尤红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女记者在新闻工作者中的占比不断增加,"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是女性从事新闻业的突出意义所在.本文以性别展演为理论切入点,以南京电视女记者为例,聚焦女记者在新闻生产工作中的性别展演,考察性别展演在女记者个体与新闻业互动的边界内与跨边界间的形成与发展.文章通过对女记者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其在新闻业中的性别展演表现为新闻生产前台中动态的性别身份优势征用,新闻生产后台中从"优势身份"到"示弱身份"的呈现,凸显出性别与新闻业的深层互动.

    女记者性别展演新闻生产

    "特种兵旅游":社会加速下媒介的可见性驱动与身体规训

    尚云峰高书峰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指出,"特种兵旅游"是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的一种特殊旅游现象,"特种兵游客"主要为青年群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其主打"快旅快游,多游少睡",而这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休闲体验相悖.本文通过对16名"特种兵游客"进行深度访谈发现,特种兵旅游的兴起与社会加速有密切关联,在此背景下,媒介内容可见性影响着旅游想象与规划,大范围游客群体的参与性行为进一步丰富了游玩攻略等相关内容,不断壮大着媒介景观.同时,"特种兵旅游"既非"凝视"也非"表演",而是想象的"被凝视",对社交媒体展演的想象影响着"特种兵游客"的游玩拍照实践,而对媒介呈现的他人的模仿也规训着其身体打卡实践.在加速的作用下,旅游的仪式力量被消解,地方灵韵消失,旅游意义已然异化.

    社会加速"特种兵旅游"可见性身体规训

    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意义价值的隐忧与反思

    季静张红军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观众参与电视剧的生产、传播和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意义价值层面的隐忧.跨媒介、碎片化、互文性已成为当下电视剧传播生态的重要特征,观众能够随意游走在多种媒介文本间进行"盗猎",但传播的"繁荣"难掩内容的空洞.电视剧的叙事性逐渐让位于观众的"可参与性",其意义生产让位于话题消费,电视剧文本中的文化和价值深度正在被"取悦"与"消费"所带来的平面化所侵蚀.互联网时代,只有坚持意义价值的引领功能,中国电视剧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意义价值隐忧

    "创造美好生活 建设美丽家园"漫画作品展作品选

    中插2-中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