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5160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中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普通内科护士院内感染预防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杨瑞杜营营王莹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普通内科护士院内感染预防的身心体验,为科室护理管理及院内感染预防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使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本院的56例普通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本次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院内感染风险认知不足、院内感染预防身心压力、院内感染预防阻碍因素、院内感染预防培训非常态化.结论 本研究通过质性访谈发现普通内科护士存在院内感染预防意识不足、风险认知不足的问题,未来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提高护士的院内感染风险认知水平,重视对护士的院内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并完善医院及科室的院内感染预防管理制度,根据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普通内科院内感染身心体验质性研究

    1例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结肿大继发破溃感染伤口的护理

    汪涛江巧琳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1例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继发破溃感染,出现下肢肿胀、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在给予化疗及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综合评估伤口情况并给予全程护理.对破溃伤口处理的特点和难点进行描述,详细介绍了伤口评估和伤口处理要点.通过清创、换药、抗感染、控制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等护理,患者肿大淋巴结消退,伤口感染得到控制,疼痛减轻,入院后第52天感染伤口愈合.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感染伤口护理体会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AR-T术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周丽汪茜阮海涛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AR-T术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严密的病情监测、血浆置换与CVVHDF双重滤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经过65天的治疗和全程护理,患者血清铁蛋白、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肝功能、凝血功能得到好转,噬血细胞综合征得到有效控制,全程未出现皮肤、置管相关等并发症.

    白血病CAR-T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护理体会

    1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的护理

    梁俊佩郭丽琼涂蕾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联合多学科协作及制定护理方案,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实施多模式镇痛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术后护理,出院宣教.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避免了被截肢的风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已完全康复出院.

    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护理经验

    护联体管理模式在乡镇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黄静贤赵丽华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联体管理模式在乡镇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知识宣教以及护理;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实施护联体管理模式,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对接帮扶管理小组,给予系统的、全面的针对性护理,比较护联体模式管理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评分;选取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16名,比较护联体模式管理前后乡镇医院内分泌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结果 护联体模式管理后,乡镇医院内分泌科护士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均高于管理前(P<0.05);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联体管理模式可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评分,能促进乡镇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的发展,为未来进一步在乡镇医院推行护联体模式提供了借鉴.

    护联体乡镇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

    基于结构化沟通模式的交接班在介入导管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亚男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结构化沟通模式的交接班在介入导管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2月本院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选取2021年1月—6月本院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应用基于结构化沟通模式的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交接班质量及交接班时间,比较两组护士的交接班满意度以及压力感知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组织效率、沟通技巧、交接班内容、人文关怀、临床判断、总体交接班能力等方面的交接班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交接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中文版压力感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结构化沟通模式的交接班能够提高介入导管室的交接班质量,减少交班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

    结构化沟通模式介入导管室交接班质量护士压力

    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与护士能级匹配系统的应用价值研究

    刘月平余喜新刘琴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和护士能级匹配系统,并探索其在准确匹配最佳穿刺护士、提高静脉穿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院于2019年7月—2019年12月应用了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和护士能级匹配系统,与2019年1月—2019年6月未应用前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静脉穿刺相关指标,患儿及家属、护士对静脉穿刺满意率等指标.结果 系统应用后,护士人均每班穿刺(143.69±38.29)例次、护士人均1次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穿刺相关护理投诉例数等各项静脉穿刺相关指标均优于系统应用前(P<0.05);系统应用后,患儿及家属对静脉穿刺满意率为96.88%,相较于应用前的89.69%显著提高(P<0.05).结论 构建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与护士能级匹配系统,可达到精确匹配最佳穿刺护士的目的,进而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士静脉穿刺满意率.

    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护士能级匹配系统静脉穿刺

    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修伟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肺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戒烟率、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运动耐力.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6 MWD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可提升慢阻肺综合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医疗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戒烟率,降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力.

    紧密型医联体防治网络体系构建慢阻肺疾病知晓率戒烟率

    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

    黄小红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在血透科实施绩效考核方案,根据岗位分类、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层级考核进行奖金二次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士绩效分配、护理质量达标率、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的绩效分配优于实施前,护士满意度高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达标率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的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绩效考核血透科护士奖金二次分配应用效果

    基于无痛理念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脊柱侧弯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林婷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无痛理念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脊柱侧弯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武汉某三甲医院进行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无痛理念的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睡眠时间,以及干预后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数字评分法得分均低于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无痛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减轻脊柱侧弯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

    无痛理念脊柱侧弯护理管理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