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
当代护士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6891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Journal Modern Nurse
查看更多>>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构建扩理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喷雾技术对早期胃、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术后舒适的影响

    王艳宏刘红燕刘新静王伟...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喷雾技术对早期胃、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术后舒适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0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1例早期胃、食管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喷雾技术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疼痛、口渴感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者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舒适度、疼痛、口渴感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时间、组别、交互作用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喷雾技术应用于早期胃、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术后口腔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缓解患者术后口渴感,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

    中药喷雾胃癌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口腔护理舒适度睡眠质量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久坐时间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研究

    吕芳芳杜婷婷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久坐时间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2月江苏省宿迁市某医院收治的25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水平将25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分为CRF组(n=183)和无CRF组(n=67).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hort,IPAQ-S)收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老年恶性肿瘤患者CRF的因素,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久坐时间与CRF的相关性.结果 25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83例出现CRF,占比73.20%,67例未出现CRF,占比26.80%;两组在每周运动次数、运动持续时间、久坐时间、久坐行为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周运动次数(OR=1.048,P<0.001)、运动持续时间(OR=1.036,P<0.001)、久坐时间(OR=1.091,P<0.001)、久坐行为(OR=2.751,P<0.001)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出现CRF的独立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久坐时间与CR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025,P<0.05).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久坐时间与CRF有紧密关联,患者久坐时间越长,其CRF水平则越高.同时每周运动次数、运动持续时间、久坐时间、久坐行为也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出现CRF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应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降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CRF水平.

    恶性肿瘤老年人癌因性疲乏久坐行为相关性

    基于德尔菲法的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曹姗赵莎莎陈郭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体系,并通过临床实践检验其效果.方法 研究基于文献检索构建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指标条目池,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筛选、修订指标,进而形成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体系.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0年7月—2021年6月、2021年7月—2022年6月两个时间段收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中各选取48例,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宁疗护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第1轮、第2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4.74%、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76、0.90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25(x2=32.019,P<0.001)、0.419(x2=82.045,P<0.001),最终的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42个,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0.06~0.14.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安宁疗护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食管癌晚期安宁疗护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其在食管癌晚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可提高安宁疗护质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食管癌晚期患者安宁疗护敏感指标生活质量

    多感交互式宣教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父母中的应用效果

    李静杜海霞华兰殷俊秀...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感交互式宣教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父母护理能力、挫败感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江苏省常州市某医院儿科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及其父亲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多感交互式宣教,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水平、护理能力与挫败感.结果 试验组患儿父母的护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挫败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感交互式宣教能提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水平,降低其挫败感水平,提高其护理能力,该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多感交互式宣教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能力挫败感

    1例法布雷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

    徐建清沈阳孙燕娥王夏青...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法布雷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专案护理、个体化酶替代疗法、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症状护理、个体化健康宣教、皮肤护理、预防心力衰竭.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好转后出院.目前,患者已完成36次酶替代疗法,均未诉特殊不适,无不良反应发生,病情平稳.

    法布雷病慢性肾脏病护理

    1例抑郁症患者自杀致心肺损伤的术后恢复期的护理

    储亚晨潘旭玲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抑郁症患者服药自杀并自伤致心肺损伤的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各项功能恢复;加强人文关怀,做好自杀风险防范.经过10 d的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抑郁症药物性自杀心肺损伤恢复期护理

    2例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患者的护理

    贺巧肖银芬章晓云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2例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采用家庭陪伴式隔离收治方式、采取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给予并发症早期预警与预防管理、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观察和护理、实施个体化的心理康复策略.经过24 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2例患者指标好转后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以及在院患者未发生相关院内感染.出院7 d后,护士通过微信视频随访,2例患者疾病恢复良好,家庭其他成员未发生相关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家庭聚集性并发症危重症护理

    1例高压氧疗法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在鼻部缺损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中应用的护理

    罗芳熊茂婧杨露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1例高压氧疗法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在鼻部缺损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中应用的护理.高压氧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改善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因此,高压氧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用于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循环障碍的护理.

    皮瓣移植高压氧半导体激光治疗鼻部缺损护理

    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脱机困难患者应用分级膈肌锻炼方案的护理

    谢娟娟邓勇进赵妙玲黎钻好...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应用分级膈肌锻炼后成功脱机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以患者为中心规范化诊疗;采取限制性液体策略,实现容量精准化管理;给予早期肠内营养,以促进早期康复;严格实施肺保护措施,制定分级膈肌锻炼方案;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经过38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后出院,在门诊随访2周,患者恢复良好.

    分级膈肌锻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康复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预测因素及模型验证

    薛雯曹琴燕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预测因素,并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102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其中45例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4.1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卧床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是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益生菌、白蛋白水平是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AUC=0.917(95%CI=0.846~0.96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x2=8.484,P=0.388,列线图预测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之间的一致性较好;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临床预测准确度为88.75%,敏感性为91.18%,特异度为86.96%.结论 基于年龄、卧床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益生菌、白蛋白水平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备较高的区分度、一致性,预测效能较好,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神经外科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