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刘 迁

半月刊

1672-6111

jyjsyjzz@163.com

010-59482280/59428770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13号院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Journal DONG DONG HUA SHI JI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古文字“死”谈中西“死亡哲学”

    祝奇
    279-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死亡问题自古以来困扰着人类。对于死亡概念之界定也一直是各执一词,中西方关于死亡的学说也是众说纷纭,笔者从词源说出发探讨了死亡的定义以及古今中外的死亡哲学,和现今死亡哲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死亡古文字死亡哲学

    迷惘的美国硬汉——海鸣威与“迷惘的一代”

    邹佳静
    280-280页

    文化渗透,任重道远——关于“东北方言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研究”的调研报告

    金露露史天冠
    28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等主客观因素,汉语快步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最新强势语言,由此,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外汉语教学正处在这一大趋势的最前沿,各种语言和文化直接面对、相互撞击。因而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是在跨文化交际基础上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东北地区的方言如何运用在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留学生了解东北话特殊的语言魅力,从而通过语言了解更为深层次的文化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东北方言文化

    论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常卫华
    282-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新课程下的课堂改革,而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教师自身开始,为适应新课程而改革教学方法,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兴趣和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的理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方面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信息技术新课改合作创新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

    杨广莉
    283-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既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设计教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整合

    周明
    28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多媒体技术普遍应用于各学的课堂教学,但多媒体教学并非万能模式.,例如,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广泛应用,虽然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弊端也存在其中.因而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关键.

    电工多媒体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导学案”初探

    常卫华
    285-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当前林州市高效课堂改革中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作者通过近两年的不断尝试,总结出了要从课程与学生特点分析入手,重点阐述了导学案设计时要考虑的三项:即学情与知识特点;重视合作学习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信息技术导学案

    电教媒体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连立新
    286-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高效课堂要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而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益。本文从“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问题情境,撷取活动素材,增强自主能力,发展信息素养”这几方面阐述了现代电教媒体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和有效运用。

    电教媒体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非学校化”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包莺李红莉
    287-287,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学校化”思想是美国教育家、批评家伊万·伊里奇针对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学校教育状况提出的,当时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么的普及,但是“非学校化”思想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对人们的思想掀起了一场冲击。针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在分析伊里奇的“非学校化”思想的基础上,探究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改革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非学校化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服务平台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技巧

    张丽新
    28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今天这个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高中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积极性动手能力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