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镀与精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镀与精饰
电镀与精饰

赵达均

月刊

1001-3849

DDYJS@126.com

022-2441059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美福园2号楼1门102

电镀与精饰/Journal Plating & Finish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为专业技术类期刊。报道电镀及其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动态水平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及专题资料。理论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强调应用技术研究与探讨。本刊为中国引文统计源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刊,为国外重要检索刊物所收录。适于从事电镀与精饰工作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者阅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活性剂对Ni-W-P化学镀层沉积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李文畅盛施展吴金洪王慧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Ni-W-P化学镀层因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代铬"镀层.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镀液对基体润湿能力,加快界面处H2逸出速率,减少镀层针孔数量或氢缺陷,从而提高镀层质量.本论文探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以及聚乙二醇-200(PEG-200)三种典型表面活性剂对Ni-W-P镀层沉积行为及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电化学方法对Ni-W-P镀层的表面微观形貌、物相、气孔率和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接触角、沉积电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镀Ni-W-P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改善镀层表面质量以及颗粒尺寸均匀性,并显著降低镀层内部针孔数量,优先顺序为PEG-200>SDS>CTAB.XRD衍射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镀层内合金元素W和P含量,有利于形成耐蚀性能良好的Ni-W-P非晶镀层.此外,三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改善镀液对基体的润湿能力,其中PEG-200对基体的润湿角最小(65°),说明PEG-200对于提高界面处H2逸出速度,降低化学镀过程中电位波动效果更为明显.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备内部缺陷较少、耐蚀性能优良的Ni-W-P化学镀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Ni-W-P化学镀层表面活性剂气孔率耐蚀性润湿角沉积电位

    CoFe/ZrO2复合膜的电沉积及其析氧性能研究

    张璐张中泉余云丹卫国英...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的过电位,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CoFe/ZrO2复合膜.在碱性介质中,该复合膜表现出了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过电势仅为1.56 V,远低于CoFe(1.694 V),这主要是由于CoFe/ZrO2复合膜具有足够暴露的活性位点和较高的电子转移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oFe/ZrO2复合膜可以在1.58 V过电位下稳定运行12 h,经2000圈循环伏安测试后,OER活性曲线未存在明显差别,显示CoFe/ZrO2复合膜具有良好稳定性.本文工作可为探索经济高效的OER催化电极膜材料开辟一条新途径,替代贵金属在可再生能源转换中应用.

    电沉积复合膜镀液温度析氧反应

    不同封闭处理对锌镍系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郭浩男王春霞刘慧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磷化膜表面具有多孔的结构,以30CrMnSi钢为基体材料,在经过锌-镍系磷化后分别浸入硅酸钠溶液、671乳液、市售4210封闭剂中进行封闭处理.实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硫酸铜点滴测试、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来分析封闭处理后的锌镍系磷化膜的形貌、耐蚀性和疏水性.实验结果表明:磷化后未进行封闭处理的磷化膜的膜层表面疏松多孔,这导致其耐蚀性、疏水性较差;硅酸钠封闭处理后,其膜层表面孔洞大多被有效填充且致密性也有明显提高,使磷化膜的耐蚀性略有提高,但其疏水性较差;而4210封闭和671封闭后,磷化膜表面被覆上一层薄膜,致使磷化膜的耐蚀性和疏水性都有明显提高.经过不同封闭处理后发现,采用4210封闭剂可使磷化膜表面覆上一层薄膜且孔洞能被有效填充,这使其耐蚀性及疏水性也较其他封闭处理后有明显改善.3种封闭处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锌镍系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磷化膜耐蚀性封闭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低温无镍封孔工艺及其封孔性能

    张策张德忠郭俊灏王成...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传统沸水封孔高能耗和镍盐封孔污染环境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无镍低温封孔工艺,其工艺为:锂盐20~30 g/L,氟锆酸盐3.0~5.0 g/L,表面活性剂1.0~2.0 g/L,有机添加剂N 2.0~4.0 mL/L,温度35~55℃,pH 5.0~5.4,封闭时间宜控制在2~3 min/μm.通过酸浸蚀失重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法对封孔质量和封孔膜的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配制的低温无镍封孔剂进行封闭,膜层酸浸蚀失重<30 mg·dm-2,电化学性能明显改善,其封孔效果优于沸水封孔,略差于常温镍盐封孔.

    铝合金阳极氧化无镍封孔低温

    促进剂对锌镍系磷化膜表面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

    刘慧王春霞郭浩男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钢铁件进行磷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钢铁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为了获得耐蚀性能优异的磷化膜,需要选择合适的促进剂.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向磷化液中加入硝基胍、亚硝酸钠、钼酸钠3种物质作为磷化促进剂,在30CrMnSi钢表面制备磷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腐蚀电化学测试,硫酸铜点滴试验,中性盐雾实验,接触角试验等手段对磷化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促进剂添加前后的效果以及促进剂种类对中温锌镍系的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化液中添加促进剂时,磷化膜的微观结构变得更加致密,硫酸铜点滴时间都有所延长,自腐蚀电位更正,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小,在盐雾环境中都有一定的耐腐蚀性,都能起到增强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比较得出当硝基胍为促进剂时,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最佳.

    中温锌镍系磷化促进剂耐蚀性

    不同工艺条件对低锡量镀锡板耐蚀性的影响

    陈艺敏孙宇常树林张宝来...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镀锡板的耐蚀性,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分别研究了助溶剂浓度、合金层厚度、钝化膜厚度和配辊工艺对2.8 g/m2锡层的镀锡板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2.8 g/m2镀层的镀锡板,助溶剂浓度越低,镀锡板耐蚀性越好;合金层和钝化膜厚度越厚,镀锡板耐蚀性越好;不同的配辊工艺造成基板粗糙度的差异,粗糙度越大,尖峰分布范围越广,锡层分布越不均匀,镀锡板的耐蚀性越差.

    镀锡板耐蚀性配辊方式

    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与机械性能研究

    赖燕君曾宪荣牟柳晨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体上分别制备Zn-Ni合金镀层、Zn-Co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和Zn-Ni-W合金镀层,并研究不同锌合金镀层的微观形貌、晶相结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硬度、韧性与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锌合金镀层完全覆盖铜基体,并且结合强度高,但它们的形貌特征及物相有所不同,耐腐蚀与机械性能也存在差异.Zn-Co合金镀层的晶粒呈团簇颗粒状,堆积紧密;Zn-Ni-P合金镀层的晶粒呈细小块状,堆积紧密;Zn-Ni-W合金镀层的晶粒呈花蕊状,以缠绕形式紧密结合.它们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明显好于Zn-Ni合金镀层,硬度较Zn-Ni合金镀层分别提高约68 HV、62 HV、109 HV,磨损体积较Zn-Ni合金镀层分别降低约65%、40%、42%.Zn-Ni-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具有最高的电荷转移电阻4.04×103Ω·cm2和低频阻抗模值1.10×104Ω·cm2,而Zn-Ni-W合金镀层具有高硬度(421.8 HV),还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与耐磨性能.

    Zn-Ni合金镀层Zn-Co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Zn-Ni-W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韧性耐磨性能

    强腐蚀环境下输电杆塔塔材腐蚀及寿命预测研究进展

    李航李新梅杨现臣王晓辉...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进一步发展,强腐蚀地区输电杆塔的腐蚀问题越来越凸显,探究输电杆塔塔材在强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理对于保障整个输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输电杆塔服役环境和腐蚀失效情况,总结了主要大气污染物腐蚀影响机制,着重梳理了不同输电杆塔塔材在海洋大气、工业大气以及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腐蚀行为的差异性及不同腐蚀环境对同一塔材腐蚀影响情况,对比讨论了大气腐蚀相关性分析方法及寿命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输电杆塔大气腐蚀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强腐蚀输电杆塔大气腐蚀寿命预测

    喷射复合电沉积技术研究进展

    周鑫王晓丽皇磊赵紫怡...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喷射复合电沉积技术在制备复合镀层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如区域选择性好,镀层厚度容易控制等,并且可以结合脉冲电源、喷头设计等工艺参数和加入物理场的调控,进一步提高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性能.本文介绍了喷射复合电沉积的发展历程,概括了不同工艺参数和不同物理场对复合镀层的影响,系统的综述了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采用喷射电沉积方法可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制备复合镀层,精准高效控制电沉积区域面积,提高材料的耐磨耗、抗腐蚀性能,可应用于各种类型刀具和电极表面,也可应用于大型金属材料表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喷射复合电沉积复合镀层工艺参数多物理场

    挂具球形设计在塑料电镀中的应用

    刘文芬王志明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客户对于汽车内外饰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塑料电镀整槽零件的镀层厚度均匀性不一致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多次实验设计并开展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挂具进行合理设计,在挂具上相对电流密度不同的位置,设计长短不同的挂钩,电流密度低的位置,挂钩长,电流密度高的位置,挂钩短,即将挂具整体外观设计为半球面形状,可以确保挂具上不同位置的零件上的电流密度分布大致相同,从而使得不同位置上零件的镀层厚度更为均匀.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电镀产品的合格率,既不增加电镀成本,又可满足主流主机厂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更高的要求.

    汽车内外饰件挂具球形设计电镀层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