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李建华

月刊

1674-5884

kygcyj@hnust.edu.cn

0731-58290354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云预算的高校预算项目库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简立君尹弘韬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放管服"的大背景下,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日趋复杂,并且现有体系存在较多的问题."云预算"技术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方案包括如下内容:建立项目数据中心与动态化数据抓取程序,实现对项目的全数据、全过程的"两全管理";构建财务、科研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通各管理部门的沟通壁垒.综上,"云预算"技术在高校项目库之上的运用不仅为探索高校项目库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于现行项目库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云计算项目库体系构建

    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研究

    梁志星于晋李佳冯兴杰...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是提升其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高校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生态系统,必须深入分析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基于阿斯汀的"I-E-O"模型和勒温的"心理场理论",构建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设计编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环境支持、心理动机、能力发展对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具有正向影响;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对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无显著影响;专业类型、成绩排名、毕业去向、参与科研经历、学生干部经历对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影响显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生态系统的改革行动建议.

    本科生科研训练影响因素I-E-O模型心理场理论动力机制

    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机制和成效——以湖南科技大学独立科研机构为例

    刘星晔李贺王卫军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科技大学独立科研机构为例,介绍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机制和成效.分析现阶段国家在高校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阐述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平台面临的挑战.通过介绍湖南科技大学独立科研机构在平台整合、团队建设、大项目大团队管理、顶层设计等方面有组织科研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经验,提出高校科研创新平台推进有组织科研机制符合我国新的科研发展格局,有助于地方普通高校在服务社会经济中实现"双一流"建设.

    地方普通高校有组织科研独立科研机构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加强高校学生学业管理的思考

    卫枝梅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且普及化进程不断推进.在这一阶段加强高校学生学业管理,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学业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学业管理理念滞后、普及化学业管理标准宽松、学业管理人员不足、学业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为加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业管理,高校应更新学业管理理念,提高学业管理标准,充实学业管理队伍,优化学业管理方式.

    高校学生学业管理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绩效提升:意义、困境和对策

    刘正妙陈蔚懿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化与实践能力提升、身体素质提高与精神品质涵养、自我本质寻绎与社会认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存在着实践活动形式同实践育人的内容要求相脱节、实践主体具身性在场同参与意识隐退相矛盾、少数精英实践模式同全员实践需求相冲突等问题,制约着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功能的发挥.新时代提升暑期社会实践劳动育人绩效,需要着力打造党领导下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育人体制,完善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基础的全员暑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以制度改革为指引的全方位全过程科学育人系统.

    大学生高校劳动教育暑期社会实践绩效

    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

    黄前程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思政金课建设的"知识魅力增强"进路,是以增强学科知识的说服力、吸引力、创造力为基础而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高质量思政课程的方法取径.这一进路反映了思政金课建设的内涵要求,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的特点要求,遵循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律要求."知识魅力增强"进路的具体目标包括深化思政课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阐明思政知识的学理逻辑与现实根基,增强思政知识的感染力与教学传播效果,等等.这一进路可以展开为:贯彻实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教学理念;建"定信念、讲道理、促担当、有探究"的教学理论框架;以"两性一度"为指针丰富和深化课程知识内容;突出知识与价值、能力的关联,重构知识应用场景,强化知识的转化迁移.

    研究生思政课金课知识进路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湖南某高校为例

    王慧慧张琳刘友金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关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双促进、双提高.对湖南某高校进行调研发现: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在选配方式、思想认识、激励保障、考核评价、培训服务等方面有待完善,从坚持"三个原则",注重"三个转变",巩固"三个保障",践行"六大路径"提出优化对策.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

    中国家庭德育发展的进路探赜

    欧阳鹏胡洁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人安身之所;家庭道德是社会风尚的基因,更是人立命之元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积厚流光,其历史嬗变、演进之路漫长迂回且精彩纷呈,其思想、内容、涵育方式具有丰富的当代意蕴.新时代中国家庭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社会意志"绑架"下的结构性"硬伤",古今中外文化的杂糅与冲突,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的贫乏,家庭"自我"的疏离,德育的"过度",等等.着眼未来,中国家庭德育需要宏观的制度治理,即创新与优化国家有关法律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更需要微观的家校协同,如构建家校德育联动机制,凝聚家校共育强大合力.显然,这才是新时代中国家庭德育从继承优秀传统、解决现实困境到构建未来幸福的发展进路.

    家庭德育社会意志德育制度家校联动

    论高校思政课中制度自信教育的知情意行统合路径构建

    吕幸星李琳王建武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制度自信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在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认同和坚决拥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的主渠道.依托思政课程,制度自信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探索其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深化理论教育,提升"认知"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升华"情感"认同;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意志"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增强"行动"自觉.

    高校思政课制度自信教育知情意行

    数字画像赋能精准思政实践研究

    贾良缘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思政亟待数字画像赋能,针对现有数据处理与数据隐私的内生矛盾、技术介入与学生为本的价值冲突、信息孤岛与协同育人联动的脱节困境,应当通过以数字化转型为先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革新、以法律为准绳的数据伦理保障、以精准供给为导向的数字画像赋能体系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字画像赋能价值遵循、以协同育人为支撑的联动生态建设,来推动数字赋能精准思政的实践进程.

    精准思政数字画像数字化转型精准供给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