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刘忠堂

双月刊

1000-9841

dadoukx@sina.com

0451-86668735

150086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大豆科学/Journal Soybea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乃至世界大豆领域唯一的一份学报,现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农学农作物类中文核心期刊(位居第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00种期刊之一。一直被国家科技信息中心作为统计分析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的1000余种期刊源之一;还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多家权威文摘收和引用。本刊办刊宗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大豆科研成果及研究进展,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大豆学术研究和生产的发展。读者对象:从事大豆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我50年大豆育种科学生涯(第一部分)

    杜维广
    257-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总结了杜维广从1975 年到2024 年从事大豆育种50 年的研究经历,包括常规育种、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践行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QTL-allele设计育种(组合设计和基因型设计)新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大豆植株是光能吸收的载体,从而株型与高光效关联;提出理想株型和理想型设计方案及其育种瓶颈,并对耐密大豆株型进行了探讨;提出高光效育种理念和技术路线及其高光效光合生理基础和高光效育种瓶颈。通过对30 年高光效育种历程的总结,为从事大豆育种研究的科技人员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大豆株型与高光效理想株型和理想型高光效育种

    大豆miR10193家族成员鉴定及其结瘤相关表达分析

    王东梅孙丽丽郑江涛郭数进...
    26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miR10193 是在大豆中和线虫侵染等相关的一个miRNA家族,其在大豆共生结瘤中的作用仍不清楚。为系统鉴定大豆miR10193 家族成员并分析其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大豆miR10193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不同大豆组织和根瘤菌侵染早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2 个miR10193 成员,分别位于第3、4、7、8、10、13、16、19 和20 号染色体上。miR10193 家族成员成熟序列和星标序列高度保守,它们的前体序列均可生成稳定的二级结构。miR10193 家族前体序列的进化分析可将miR10193 家族成员分为两个亚家族,其中gma-miR10193c和gma-miR10193h存在串联复制。顺式调控元件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可能参与植物激素、胁迫、生长和发育等过程。miR10193 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多个miR10193 家族成员在根瘤中表达最高,表明其可能参与大豆共生结瘤的调控。除gma-miR10193d/j/k/l外,其它miR10193 家族成员均在根瘤中高表达,并发现miR10193 家族成员均显著响应根瘤菌的侵染。靶基因预测表明BTB/POZ结构域蛋白和2OG-Fe(Ⅱ)氧化酶家族蛋白可能是miR10193 的靶基因。本研究为研究大豆miR10193 家族及其在豆科结瘤固氮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豆miR10193生物信息学分析靶基因结瘤表达分析

    新疆引进北方大豆种质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吴玉成田蕊时晓磊韩岱...
    27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我国约1/6 的国土面积,但水资源却不足全国的4%,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新疆旱灾情况正逐年加剧。为了解55 份新疆引进的北方大豆种质材料的抗旱性,筛选适宜新疆大田生产的优异抗旱种质,同时明确抗旱鉴定的适宜水分条件,本研究通过盆栽称重法精准控制水分含量,以土壤相对含水量≥65%为对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40%~50%和30%~40%等3 个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大豆叶长、叶宽、叶柄长度、株高、茎秆直径、主茎节数、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等 8 个指标,计算各品种抗旱系数,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将 8 个指标归纳为 3 个综合指标;隶属函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表明D值分布范围为0。153~0。690;此外,聚类分析将55 份供试材料分为5 类分别为13 份抗旱材料、12 份中等抗旱材料、17 份低敏感材料、7 份敏感材料以及6 份极敏感材料;筛选到东农豆253、黑农95、东普90、东生110 等12 份抗旱优异种质,这些材料为新疆地区大豆抗旱育种提供了优异亲本资源。

    大豆苗期抗旱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

    成都平原春播菜用大豆品种鲜籽粒品质对比分析

    罗静红钟文娟罗芳耀唐月明...
    285-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成都平原春播菜用大豆品种的品质表现,进一步筛选优良品种,对来源不同且集中种植的8 个菜用大豆品种豆荚采后6 项农艺性状指标(单株荚重、标准荚数、标准荚率、二粒荚长、二粒荚宽和百粒鲜重)和 8 项营养品质指标(干物质、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粗纤维和粗脂肪)进行测试分析,探讨测试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品种进行品质分类,采用隶属函数法分析所有测试指标,并对品种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14 项测试指标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在3。02%~54。22%之间,其中标准荚数、百粒鲜重、单株荚重、游离氨基酸、粗纤维、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系数均大于10%,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最高,为54。22%;各项品质性状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粒荚长与单株荚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标准荚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干物质与可溶性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所有品种分为2 大类4 小类;隶属函数分析排序显示,川鲜豆6 号和交大133 两个品种的综合品质最优,表现出良好的商品性和营养风味。本研究明确了成都平原春播菜用大豆的采后品质特性,筛选出川鲜豆6 号和交大133 两个优良菜用大豆品种,为优良品种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菜用大豆品种营养品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隶属函数分析

    四川省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

    范元芳王娴淑何芳吕季娟...
    29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利用四川大豆种质资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新收集的 216 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2 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9 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 0。043~1。596 之间,大豆种子粒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596),子叶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0。043)。3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分布为2。581~2。812,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81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 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2。85%。216 份大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D值范围在0。002~0。278 之间。聚类分析将216 份大豆资源划分为4 类,第I类群百粒重最高(31 份),第Ⅱ类群株高最高(52 份),第Ⅲ类群生育期最短(57 份),第Ⅳ类群百粒重较小、株高适宜(76 份)。本研究为四川省大豆种质创新利用和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不同南方大豆种质资源在贵阳地区的性状分析与评价

    陈佳琴杨春杰娄利娇谭春燕...
    303-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南方大豆资源的特性,筛选鉴定具有优异特殊性状的种质,以 311 份来自四川、云南、南京种质资源库以及贵州本地的大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贵阳地区种植,鉴定不同大豆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在贵阳地区的表现,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呈现多样性。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节数、有效分枝数、百粒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单株粒重、生育期等 10 个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 21。06%,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39。54%,变异系最小的是蛋白质含量,仅有5。72%。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为91~131 d,蛋白质含量为 13。80%~47。72%,脂肪含量为 14。19%~22。43%。百粒重在 13~19。9 g之间的种质最多,占比59。81%;单株粒重为2。48~25。44 g,不同资源之间单株粒重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 311 份资源分为 3 个类群,其中类群I脂肪含量、单株粒重较高,可以作为南方高油高产资源材料进行研究利用。综上,南方不同地区的大豆品种资源以贵阳地区为种植背景,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新品种选育时应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相应性状特性的种质加以利用。

    大豆种质资源贵阳地区性状分析与评价

    有机肥通过改善红壤团聚体结构促进鲜食大豆高产

    张景云柳开楼王志美王发洪...
    310-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化肥配施有机肥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与鲜食大豆产量的量化关系,本研究于2022 和2023 年在典型红壤坡耕地上设置不施肥(CK)、化肥(CF)、化肥配施有机肥(COF)等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的鲜食大豆产量性质、土壤团聚体组分及平均重量直径。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COF处理的荚果数显著增加,2022 年分别比CK和CF处理增加了55。1%和36。5%,2023 年的增幅分别为53。98%和40。54%。COF处理的鲜食大豆带荚和不带荚籽粒鲜重也分别比CF处理提高了41。70%~40。65%和40。03%~41。78%。在所有处理中,COF处理的团聚体组分中>2。00 mm和0。25~2。00 mm的比例显著较高,而<0。053 mm的比例则显著较低。与CF相比,2022 和2023 年COF处理下>2mm的比例分别增加了101。95%和53。06%,但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的比例则与CF处理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计算发现,2022 和 2023 年COF处理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也比CF处理增加了25。95%和18。80%。结合线性拟合方程表明,当>2mm团聚体组分的比例增加1%,2022 和2023 年的带荚鲜重分别提高0。16 和0。19 t·hm-2,不带荚鲜重分别提高0。54 和0。67 t·hm-2;同时,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增加 0。1 mm,带荚和不带荚的鲜重分别提高1。79~1。99 t·hm-2 和0。83~0。91 t·hm-2。因此,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升红壤坡耕地鲜食大豆产量的主要措施,且通过改善团聚体结构可以显著促进鲜食大豆增产。

    鲜食大豆红壤团聚体有机肥

    基于Taq Man MGB探针的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快速检测

    李雪莲于洪娟朱小琼段维军...
    317-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快速检测检疫性真菌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根据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及其近似种的模式分离物ITS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1 对特异性引物和1 条MGB探针,建立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检测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最低检测限量为10 μL反应体系中总DNA含量1。0 pg;实时荧光PCR优化反应条件为引物终浓度0。5 μmol·L-1,探针终浓度0。6 μmol·L-1。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疑似受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侵染的进境大豆样品的检测与初筛。此方法准确、快速、灵敏,整个反应过程约1h,检测过程完全闭管,无需PCR后续处理,可作为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检测防控方法。

    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实时荧光PCRTaqMan-MGB探针快速检测

    协办单位

    325页

    四种调查方法对大豆田花期蓟马的监测效果研究

    李晓凤裴天浩王辉孙晨棋...
    326-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调查方法对大豆田花期蓟马的监测效果,本研究通过目测法、拍盘法、网捕法和黄板诱集法对大豆田花期蓟马进行监测,比较分析大豆花期的蓟马群落结构、消长动态及其在监测蓟马虫情动态上的差异和优劣。结果表明:在大豆田花期黄蓟马为优势种,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豆喙蓟马、花蓟马、横纹蓟马和齿裂绢蓟马在大豆田花期数量较少。拍盘法和网捕法的 4 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Simpson和Margalef)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与目测法和黄板诱集法存在较大差异。黄板诱集法和目测法对蓟马数量的调查较好,黄板诱集法监测到的蓟马数量最多,占4 种调查方法采集蓟马总数的53。93%,目测法调查的数量占总数的26。15%,但拍盘法和网捕法对蓟马种类鉴定的准确性更好。黄板诱集法比目测法、拍盘法和网捕法更适合调查田间蓟马的消长动态,在蓟马发生数量大时可结合拍盘法或网捕法综合考量,为监测蓟马种群发生和控制其危害提供有效依据。

    大豆蓟马田间调查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