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豆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豆科技
大豆科技

冯晓

双月刊

1674-3547

soytb@163.com

0451-55190426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内

大豆科技/Journal Soybean Bulleti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大豆委员会与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编委会均由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17人组成,面向大豆种植的农民,农场职工,加工业的工人,社团公司的管理及业务、技术干部、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有关专家学者约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张振宇李灿东郭泰王兴强...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是我国优势大豆产区之一.为促进当地大豆产业发展,文章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对象,对佳木斯市及其示范县和农场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进行调研,提出发展大豆生产建议.调研内容包括2023年大豆生产特点、面积、产量、效益情况及其变动原因分析,服务区内大豆品种及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生产提供指导.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生产情况

    大豆GPAT基因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吴苏峻王宇王艳丽张锴...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植物油脂肪酸积累通路中关键基因GPAT在大豆脂质合成中的作用,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GPAT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全基因组中共鉴定获得89个GmGPAT基因,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豆GPAT基因家族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化与拟南芥和蒺藜苜蓿基因家族演化趋势相似.GmGPAT基因家族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基因在调控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该基因启动子含有多种逆境胁迫和激素响应调控元件.基因家族共线性分析表明不同植物基因组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GmGPAT表达模式可分为4簇,第Ⅰ簇中各基因在花芽中表达量相对较高,第Ⅳ簇中各基因在籽粒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表明该基因可能与花芽和籽粒的发育调控相关.

    大豆基因家族GmGPAT生物信息分析

    不同加工方式对大豆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艾佩佩毕伟伟张丹赵贵兴...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溶性糖含量是衡量大豆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食用品质与加工方式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大豆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69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煮、微波加热和低温发芽3种加工方式处理大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中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加工方式对大豆可溶性糖中的蔗糖含量影响显著.与对照(CK)相较,水煮处理可降低大豆中蔗糖含量;随着微波加热处理时间延长,大豆中蔗糖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随着低温发芽处理时间延长,大豆中蔗糖含量呈降低趋势.

    黑农69水煮微波加热低温发芽蔗糖

    大豆复配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爱苹黄昭先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豆复配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文章以20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小鼠饲料)、豆粉组、低剂量复配蛋白粉组及高剂量复配蛋白粉组,评估不同受试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粉(600 mg/(kg·bw)·d)、低剂量复配蛋白粉(1 g/(kg·bw)·d)和高剂量复配蛋白粉(3 g/(kg·bw)·d)均可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未对小鼠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复配蛋白粉安全性高,对小鼠免疫功能增强效果优于豆粉.

    豆粉大豆分离蛋白乳矿物盐复配蛋白粉免疫功能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株行距优化

    吕磊杨继红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的株行距配置可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为明确适宜界首市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株行距,文章采用6∶4(大豆∶玉米)种植模式,研究4种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6∶4种植模式下,品种组合1、2、3适宜株行距配置为大豆:12 cm × 30 cm,玉米:12 cm × 60 cm;品种组合4、5适宜株行距配置为大豆:12 cm × 30 cm,玉米:14 cm × 50 cm.在此株行距配置下,各品种组合的产量及产值最高,适宜在界首市推广应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株行距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中的应用

    冯艳玲赵婧于德彬张鸣浩...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升大豆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大豆中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现状,展望大豆化控发展前景,旨在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多效唑烯效唑油菜素内脂乙烯利胺鲜酯

    南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研报告

    杜俊波叶鹏盛吴海英郭昊昱...
    39-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南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状,文章以南充市南部县与西充县多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为调研对象,对调研区的基本种植情况、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促进南充市大豆生产发展建议,包括优选良种,加强田间管理;推进西南丘区小型智能农机装备研发进程;提供政策扶持,加快大豆生物育种步伐,旨在为提升南充大豆单产水平提供参考,助力南充市大豆产业发展.

    南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调研报告

    豆啮叶野螟的识别与防治

    高宇史树森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豆啮叶野螟(0miodes indicata)在我国分广泛,是大豆主要食叶类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该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文章介绍了豆啮叶野螟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旨在为生产上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控该害虫提供参考.

    豆啮叶野螟形态习性防治方法

    粤西地区反季节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任海龙陈希德孙大元袁清华...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季节菜用大豆经济效益高,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文章针对粤西地区反季节菜用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总结反季节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旨在为粤西地区反季节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菜用大豆粤西地区栽培技术

    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夏1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南京沃蔬种业有限公司以苏7209为母本,皖豆240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淮南夏大豆省农科院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2 981.13 kg/hm2,较对照品种苏豆13平均增产5.09%.2020年参加淮南夏大豆省农科院科企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854.32 kg/hm2,较对照品种苏豆13增产6.47%.该品种高产、早熟、籽粒大、商品性佳,平均生育期92.3 d,百粒重29.3 g,粗蛋白质含量为44.9%,粗脂肪含量为18.6%,适宜江苏淮南地区夏播种植.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豆20210016.

    苏夏18大豆选育高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