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素质拓展训练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张丽敏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已经从锻炼身体转变为身体、心理、社交能力全面发展。素质拓展训练以其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对个体潜能的深度挖掘,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校园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化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亟待创新。因此,通过系统地分析素质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的契合之处,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讨将素质拓展训练策略有效融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具体办法,以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游戏在提升大学生社交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葛辰林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体育游戏可以发展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力及冲突解决等社交技能方面的能力。为探究体育游戏在提升大学生社交自信、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影响因素、体育游戏的功能等,发现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有效促进学生社交技能的提升,增强其团队精神,并提高其解决社交冲突的能力。因此,建议高校应将体育游戏作为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大学生社交技能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强国战略下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与健康研究

    彭政魏婷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要求,深入剖析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教学路径以及课余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对培养青少年体育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有效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与身心健康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校通过发展特色体育活动、推动社会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合作等模式,加强课余体育的建设,进而保障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体系的多样化发展,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健康行为的养成,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的创新力、持久力和生命力。

    体育强国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素养身心健康

    基于体育强国背景下中职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韦成向
    165-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体育强国背景,以中职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对策为研究对象,以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白云职校)为调查对象,以2014年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评价依据,应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白云职校2021—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和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目前中职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中职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促进中职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对策,以期为白云职校开展下一步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上级体育主管部门和其他中职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体育强国中职生体质健康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孟庆润张晓峰孟庆峰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介作用,为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吉林师范大学的8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体育锻炼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r=0。796,P<0。01)、自我效能感(r=0。443,P<0。01)和心理韧性(r=0。656,P<0。01)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r=0。396,P<0。01)、主观幸福感(r=0。391,P<0。01)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r=0。566,P<0。01)呈显著正相关。中介及链式中介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变量和心理韧性变量均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并且二者形成的链式中介也具有显著作用。结论: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能促进其主观幸福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有助于这一过程的转化。

    体育锻炼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大学生

    三大体系中体育旅游的三大困境及发展进路

    王雨晴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学科、学术和话语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旅游发展困境进行梳理,根据对体育旅游学科和专业设置、体育旅游学术研究、体育旅游话语情况的分析,发现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和体育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有极大的活力和潜力,在我国已呈梯度快速增长,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亟待解决。针对问题,提出人才培养应加强学科理论结合实践、加强高质量学术研究提高学术影响、加强体育与旅游快速融合发展等发展进路。

    体育旅游学科学术话语人才培养

    "双高计划"下高职体育教师创新团队的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李晶辰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计划"旨在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创新团队积极履行社会服务使命,为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该文通过介绍"双高计划"的内涵,讨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分析"双高计划"下高职体育教师创新团队的社会服务使命,指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团队社会服务能力的困境,最后研究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团队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路径。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团队社会服务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凌云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它将学习过程、实践操作与竞技比赛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实施当中也会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优化。为此,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的问题及实现路径展开了研究。首先对"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然后在分析"学、练、赛"一体化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能有效促进"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问题解决路径

    我国退役篮球运动员职业转换影响研究

    王子暄齐士博陈力全
    186-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退役篮球运动员在职业转换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可行路径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与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退役篮球运动员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受金牌至上思维的影响、专业文化知识匮乏、学历水平不高、相关政策实施滞缓、牵涉的部门繁多以及个体运动员自身问题等。加快我国退役篮球运动员职业转换对策的落实,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建设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目标的必要途径。该研究指出,提高退役篮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培训质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计划、健全退役篮球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促进他们的职业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退役运动员篮球政策职业转换

    南方高校冰雪运动启蒙的实践样态与创新路径

    杜艳东刘刚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旨在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响应北冰南展政策,达成3亿人上冰雪的总目标。通过了解南方高校冰雪运动启蒙的实践样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创新路径。采用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法,了解到南方高校冰雪运动形成了校企合作模式、专业培养模式、高校自主模式3种基本实践样态,发现组织活动形式流于表面、场馆疏于管理、相关政策不健全、冰雪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建议政府大力推进活动的开展;推动冰雪协会的成立,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完善冰雪课程体系,培养冰雪运动优秀后备人才;加大冰雪运动科技融合创新力度,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大学生的冰雪运动参与度,推动南方高校冰雪运动的普及。

    冰雪运动南方地区高校实践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