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拓宽高校健美操学生涉足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究

    张静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民健身的浪潮愈演愈烈,全民健身操也得到大力普及,高校健美操学生作为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群体,其参与并贡献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同时也是顺应《"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该文从高校健美操学生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和特点,研究了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方式,以及高校健美操学生涉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最后深入探究其拓宽路径,以期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延伸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高校健美操身心健康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张广燕额尔敦朝格图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显著影响。新质生产力主要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所催生的,其特点在于创新和质优。该文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深远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基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当代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该文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的独特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当前状况及面临的挑战,指出新质生产力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该文提出政府与社会应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并积极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新质生产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融合人才培养文化认同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拉珍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同时实现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被现代竞技体育所取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在此背景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要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结合现代体育理念,以创新及改进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在全球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力。

    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体育产业传统运动

    空竹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媛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抖空竹运动的开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体育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该文在分析高校开展空竹运动可行性的基础上,认为当前高校面临着对空竹运动认知偏差与兴趣不足、设施与场地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以及竞赛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具体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来提升认知度、完善设施与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竞赛体系,以及推动校内外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高校抖空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空竹运动高校抖空竹传统体育传统文化

    湖湘体育文化融入湖南高校体育思政教育

    曾石山李立平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体育精神,为高校体育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该文以湖湘体育文化融入本土高校体育教学为主题,以高校体育教育为载体,梳理了湖湘体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演变,阐述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高校体育思政教学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了湖湘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思政教学的策略,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湖湘体育文化内涵与特征现状与挑战融入策略

    "BOPPPS+课程思政"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应用探究

    周振乾潘铭瑶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BOPPPS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文从探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意蕴、BOPPPS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价值内涵入手,探究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基于"BOPPPS+课程思政"的应用,以期为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提供参考。

    BOPPPS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实践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及评价研究——以临沂大学为例

    刘海婴高中玲刘祥东
    135-13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入在理论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目标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设计方面存在不足。该文通过对临沂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途径与评价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探索思政教育在理论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建立方面的融合路径,并建立了"任课教师评价+课程成绩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教"的综合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思政临沂大学专业建设

    客家文化融入高校体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以赣南师范大学为例

    林远方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在赣南地区拥有深厚的底蕴。赣南师范大学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特点,利用地缘优势,将客家文化的崇文重教、团结互助等客家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丰富了教育形式,又提升了教育效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客家文化与体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培养具备高尚品德和优秀能力的体育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客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体育专业教育资源教育形式

    基于角色理论的高校非高水平运动队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赵苑孜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围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这一主题,探讨高校非高水平运动队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认为,高校非高水平运动队内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主体为运动员,教练员通过明确运动员新老队员的角色定位、队内管理职能的角色定位、赛场位置的角色定位,使运动员明晰自己多重角色下的责任与义务,激发队伍内在驱动力,从而自发、高效地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

    角色理论高校非高水平运动队课程思政角色定位

    广东省高校网球场地资源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研究

    黎英杰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广东省高校网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校网球场地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校网球场地存在的问题,为其建设提供改革方向。第一,促进组织大学生网球竞赛,进一步推动高校网球的发展。第二,通过对网球场地资源的运营管理,给予高校学生更多接触网球的机会,提升高校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第三,开发网球场地资源及改善场地运营系统,引进线上场地预约系统的场地订场预约途径,增加高校网球场地资源的使用率,促进高校网球场地的开发与利用,提升高校网球课程教学质量。

    高校网球网球场地管理运营预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