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临床分析

    张宗龄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本院3年来收治的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提高我国人民对于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认识,促进我国人民健康生活的养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单纯酒精肝患者以及60例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组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对照组要高出很多(P<0.05).对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合并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差(P<0.05).通过对3组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危险因素OR值为平均每天饮酒量>HB-DNA定量>饮酒年限>吸烟>年龄.结论 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来说,同时患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极大的加重患者的病情,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可以通过戒酒,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防止肝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损伤,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酒精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依托孕烯皮下埋置剂的临床应用

    郭李璐周燕飞丁虹王晓兰...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新型的单根型依托孕烯皮下埋置剂植入后的临床应用情况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方法 纳入200例有避孕需求的妇女,包括20例哺乳期女性,在知情理解的情况下签署手术同意书后植入皮下埋植避孕剂,以90天为1个观察期,观察使用者的适应情况、出血模式改变、避孕效果、体质量变化、哺乳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对要求取出皮埋剂使用者统计其取出原因.对持续使用皮埋剂1年的76例使用者,检测她们1年期间的体质量变化.结果 各观察期内出血模式改变主要为闭经.哺乳期女性植入皮埋剂后喂奶次数无改变,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正常.观察期间有效避孕率达100%.使用者植入皮埋剂1年前,平均体质量为(54.31±9.03)kg,使用1年皮埋剂后平均体质量为(54.64±8.31)kg.2年18%的使用者要求取出皮埋,阴道出血不规则占取出原因的47.22%.结论 依托孕烯皮下埋置剂主要副作用为出血模式改变,最常见的出血模式为闭经.植入后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不影响哺乳期乳汁的产生及婴儿生长发育,避孕效果好.使用者要求取出皮埋的主要原因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皮下埋置剂依托孕烯出血模式避孕不良反应

    氨甲环酸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徐鹏陶吴兴张玲谭伟...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基层医院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疗法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氨甲环酸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及血制品用量与患者预后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短,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制品用量均比对照组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在抗纤溶、止血方面效果显著,能减少凝血因子的丢失,缓解应激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制品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氨甲环酸创伤性凝血病凝血功能炎症因子

    噻托溴铵+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肺功能的影响

    徐艳罗欣邹怀宇万敏娜...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研究C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基本性治疗,对照A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照B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研究C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eNO水平、以及FVC、FEV1、FEV1%pre等肺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C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A组(66.67%)、对照B组(70.00%),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C组治疗后Fe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FVC、FEV1、FEV1%pre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够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FeNO水平、改善肺功能情况,其临床疗效显著,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支气管哮喘一氧化氮肺功能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60例及并发症临床分析

    丁小军黄志平刘敏郭朝清...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就诊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入院后均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对照,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86.7%、71.7%和96.7%,三种检查方式对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P<0.05);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高于心电图(P<0.05);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检出率为88.3%.超声心动图共检出10例并发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检查时可联合心电图,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调查及教育探讨

    罗增香邢国平刘国艳孟慧娟...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教育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市中医院规培的学员30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潍坊医学院在校大学生300名作为对照.采取问卷调查,对比两组人员医患关系认识情况、医德看法和了解医患关系的途径进行比较.结果 和在校大学生相比,住院学员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人数较多(P<0.05),认为医生是个高危职业(P<0.05),在工作中精神压力较大(P<0.05),但是对医患关系改善保持着乐观的情绪(P<0.05),且认为医患纠纷中医生处于主要角色(P<0.05).住院学员和在校大学生均认为医德及其重要,且都对收红包深恶痛绝,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学员60.0%通过医师言传身教,33.3%通过网络媒体,而在校大学生60.0%通过网络媒体,30.0%通过医师言传身教.两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教医生对住院学员在引导医患关系向健康和谐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住院医师医德医患关系

    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常见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

    叶强胡勤钟强梁屹...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川南地区,无创产前检测(NIPT)相对于血清学筛查的优势以及血清学筛查联合NIPT在胎儿常见非整倍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12~22+6周且自愿进行血清学筛查和NIPT检测的孕妇364例,并随访观察.结果 176例孕妇血清学筛查提示为高风险,其中35岁以下T21临界风险(1/1000≤T21风险值<1/270)和高风险为(≥1/270)137例,T18临界风险(1/1000≤T18风险值<1/350)和高风险为(≥1/350)12例.364例全部进行无创DNA检测,其结果全为阴性,在以后的随访中,胎儿均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 35岁以上血清学筛查风险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下(P<0.05);无创产前检测相对于血清学筛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产前检测能提高胎儿常见非整倍体检出率,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出生,提高川南地区人口素质.

    无创产前检测血清学筛查常见非整倍体

    外科管理在胃肠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徐粼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科管理在胃肠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撷取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5例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分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外科管理.比较手术情况、胃肠功能、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4.26±3.25)min、(15.62±5.17)h、(8.28±1.59)d,观察组的分别是(8.26±3.14)min、(11.69±4.25)h、(5.96±1.25)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时间、排便时间分别是(59.62±9.17)h、(81.62±12.07)h、(60.25±16.25)h,观察组的分别是(34.26±5.14)h、(52.05±7.14)h、(47.62±12.28)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比较,观察组(4.3%)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麻醉中予以外科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外科管理胃肠外科麻醉应用效果胃肠功能

    不同术式对肱骨髁上骨折关节功能的影响

    张保建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侧入路与内外联合入路方式对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入路的手术方式,将58例患儿分为A组(26例)和B组(32例).A组患儿采用外侧入路方式,B组患儿采用内外联合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暴露时间及肘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B组患儿手术时间(59.57±5.24)min明显少于A组手术时间(64.76±5.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9,P=0.001);B组患儿切口暴露时间(9.37±1.36)min明显少于A组切口暴露时间(10.57±1.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P=0.002);B组患儿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31例(96.88%),A组优良率为21例(80.77%),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两种入路方式均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相较于外侧入路方式,内外联合入路在手术时间及切口暴露时间上更短,在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上明显更优.

    肱骨髁上骨折外侧入路内外联合入路肘关节功能

    研究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其改进措施

    庞延友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改进优化措施.方法 选取急诊科接诊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按照急诊科急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方法,观察组则采取改进后的急诊抢救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心率(HR)、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与舒张压(SDP)检测值,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抢救治疗前HP、FPG、SBP、SDP各项指标与凝血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对急诊抢救方法改进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x2=7.596,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等临床检查项目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急诊抢救时应当注意平稳快速降压的原则,依据患者病情开展个体化治疗与积极对症治疗,改进急诊抢救方法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老年高血压危象急诊抢救改进措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