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Th1/Th2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机制探索汉防己甲素片治疗Ⅱ期尘肺的临床研究

    龚享文黄玉梅刘春云肖新发...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汉防己甲素片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网络机制治疗Ⅱ期尘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Ⅱ期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汉防己甲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干扰素-γ(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02)]、呼吸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8、IFN-β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M和Ig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PaO2和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VV、FEV1、FVC和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GRQ评分为(54。07±6。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4±6。95)分(P<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片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纠正Ⅱ期尘肺病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功能失衡状况,恢复免疫功能平衡,改善患者血气及呼吸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汉防己甲素片尘肺病细胞因子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米海燕刘冬华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质量及康复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给予传统PCIA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4、12、24、48h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 术后2、4、12、24h,观察组静息痛和活动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镇痛补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发生率5。4%,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2。7%,略低于对照组的1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联合PCIA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24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腹横肌平面阻滞结直肠癌根治术自控静脉镇痛舒芬太尼

    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庄志杰余俊材罗特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7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降体质量、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化疗前后两组肠道菌群谱变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益生菌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降体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杆/球比值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益生菌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杆/球比值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杆/球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化疗相关腹泻临床传染病(CID)、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益生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联合益生菌治疗能有效改善术后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可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益生菌胃癌肠道菌群免疫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青梅胡培章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6例甲减患者作为甲减组,27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并选取同期2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甲状腺功能水平[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并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甲减组TSH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及亚临床甲减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及亚临床甲减组(P<0。05)。甲减组F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及亚临床甲减组(P<0。05)。甲减组TC、TG、HDL-C及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亚临床甲减组(P<0。05)。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甲减患者FBG、HbA1c水平与TSH呈负相关,TC、TG、HDL-C及LDL-C水平与FT3及FT4呈负相关(r<0,P<0。05);FBG、HbA1c水平与FT3及FT4呈正相关,TC、TG、HDL-C及LDL-C水平与TSH呈正相关(r>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HbA1c、TC、TG、HDL-C和LDL-C水平为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水平升高人群发生甲减的风险较高,需早期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给予合理的对症治疗,以降低甲减的发生风险。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糖血脂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及与亚临床甲减的关系分析

    薛雨焦娇易远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及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分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23 mg/L为无损伤组(n=35),mALB>23mg/L为损伤组(n=2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SCH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高血压发病率、高血脂家族史、血清尿素氮(BUN)、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冠心病发病率、糖尿病肾病家族疾病史、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促甲状腺激素(TSH)、SCH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α1-MG、尿β2-MG、尿ACR、TSH、SCH均是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尿α1-MG、尿β2-MG、尿ACR、TSH、SCH均为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关键影响因素,而TSH水平、SCH高发病率与其密切相关。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相关因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化静段现良马丛丛栾静...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MM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型胶原C末端肽(CTX-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MM的疗效显著,可调节骨代谢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硼替佐米化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

    过敏原筛查评价婴幼儿配方奶粉使用效果的应用价值分析

    曾志杨汉华赖远禄黄炳暖...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原筛查评价婴幼儿配方奶粉使用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过敏原筛查阳性的150例牛奶过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HPF)组、普通奶粉组和单纯母乳组,每组50例。比较3组干预3、6个月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干预前后血清牛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结果 干预3、6个月后,HPF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普通奶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HPF组、单纯母乳组身长与体质量增长速度均高于普通奶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HPF组皮肤湿疹、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且HPF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普通奶粉组和单纯母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HPF组牛奶sIgE水平低于普通奶粉组和单纯母乳组,HPF组牛奶sIgE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牛奶过敏患儿进行过敏原筛查,并开展营养干预,可缓解患儿的过敏症状,有助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降低其血清牛奶过敏原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过敏原筛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应用价值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王琳杨爽曲荥荥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空腹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单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常规组,单日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3种药物联合治疗模式,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

    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选穴及用药规律研究

    辛振刚莫凌丽陈焕萍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腧穴及中药处方规律特点,旨在为腧穴及敷贴用药新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数据库国内研究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文献,共纳入50篇文献,包含23个穴位,70味药物。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该治法选穴及用药规律。结果 确定处方腧穴、药物频次,得出组方关联、演化出腧穴及药物核心组合,形成新药物及腧穴处方。结论 脑卒中后便秘腧穴选择以通降腑气腧穴为主,兼顾补气,药物以泻下、润肠、理气为主,兼顾滋阴、补气、养血。

    脑卒中后便秘穴位敷贴文献研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与看图对话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冯辉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看图对话教育与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于本院确诊的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6)、实验1组(n=88)与实验2组(n=86),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实验1组采取看图对话的小组教育方式,实验2组采取基于授权理论健康教育。比较3组干预前、干预后1及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3组空腹血糖水平组间·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实验1组和实验2组空腹血糖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3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餐后2 h后血糖水平组间·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3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3组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组间·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3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看图对话、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优于常规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授权理论看图对话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