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药物联用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徐丽丽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2例,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前列地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 经过1个疗程(14 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5.28±0.45)低于对照组(8.47±0.67)(P<0.05);观察组患者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椎动脉的收缩期平均高速血流值、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值高于对照组,且各个动脉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组织的血流状况,推荐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丹红注射液前列地尔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动力学合理用药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吴鹏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上颌突度、下颌突度、上下颌相对突度、下颌相对颅底倾角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上下颌相对突度有明显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突度、下颌突度以及下颌相对颅底倾角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上颌突度、下颌相对颅底倾角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颌突度、上下颌相对突度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80.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显著改善牙缺损伴牙畸形患者牙齿外观形象及牙齿咀嚼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牙畸形牙缺损正畸修复临床疗效

    外伤性肝破裂不同手术方式与保守治疗的对比性研究

    白少伟刘向马路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外伤性肝破裂不同手术方式与保守治疗的对比性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4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2例,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52例,采用不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愈率及血肿变化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肝内血肿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ALT含量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6%和26.9%,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改善肝内血肿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保守治疗不同手术治疗肝内血肿谷丙转氨酶

    口内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可行性探讨

    张睿贞白松涛刘大顺林东...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实际临床工作,探讨经口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2009~2014年间收治的经口腔行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的11例病例进行随访、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神经纤维瘤4例,多形性腺瘤4例,神经鞘瘤3例,术后愈合良好,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并发症.结论 内镜技术的辅助应用使得一些位置表浅且明显凸向口咽腔的非血管源性且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常可考虑采用口内径路.特别是对于肿瘤主体位于咽侧、临床检查凸向咽腔明显的肿瘤,口内路径手术径路浅且创伤小,手术即简单又能达到微创效果.

    咽旁间隙头颈肿瘤手术径路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及黏膜下挖除术在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比较

    申星杰刘亮齐明朱靖宇...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及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在贲门固有肌层肿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加以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内镜中心自2014年6月~2017年3月因贲门固有肌层肿瘤行STER(16例)或ESE(23例)治疗的患者.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分布上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例患者均实现一次性切除,完整切除率为100%,ESE组患者中有2例在剥离过程中发生穿孔,经金属钛夹封闭的方式妥善处理.STER治疗组和ESE治疗组患者在切除的肿瘤直径、住院总天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上,STER组数值均显著小于ESE组(P<0.05).结论 STER和ESE相比,STER更为安全、有效.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贲门固有肌层肿瘤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输血方法的选择与预后相关研究

    刘伟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输血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方法的不同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积极输血策略,不对输血量进行控制;研究组实施限制输血策略,对输血量进行严格控制.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再出血率仅为6.7%,对照组达到23.3%;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仅有1例,对照组则有5例;研究组血常规指标水平治疗前后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出血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6%,高于对照组的67.9%;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内镜检查结果复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研究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对输血量进行科学限制,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大幅度改善血常规指标,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输血积极限制

    对比分析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

    胡长青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酮转阴用时、尿酮转阴用时、血糖达标用时、胰岛素使用总量以及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合计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酮转阴用时(26.2±4.0)h、尿酮转阴用时(41.0±5.1)h与参照组的(36.0±5.3)h、(48.3±6.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用时(11.3±2.0)h、胰岛素使用总量(0.5±0.1)U/(kg?d)与参照组的(13.2±3.0)h、(0.9±0.3)U/(kg?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合计率2.86% 与参照组的17.1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采取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对比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方法展示更优临床疗效,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胰岛素泵胰岛素静脉滴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在早期诊断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分析

    黄宝加王元白刘春强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地中海贫血患者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200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类型,分为两组(α-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各100例,同时随机另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阴性对照组,对照组行血红蛋白电泳诊断,实验组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并对比不同地中海类型的总有效检测率及其与阴性对照组的HbA2、HbF及HbA浓度.结果 a-地中海贫血者、β-地中海贫血者及阴性对照组患者的HbA2、HbF及HbA浓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漏诊率为1.08%,误诊率为6.67%,敏感度为98.92%,特异度为93.33%.结论 对地中海贫血患者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效果显著.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早期诊断

    检测BALF-BG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李嫚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检测支气管肺组织灌洗液-β-D葡聚糖(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1-3)-bate-D-glucan,BALF-BG)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肺部疾病患者,其中30例确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患者(IPFI组),30例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和30例非肺部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另取同期入院时疑似高度伴真菌感染未确诊IPFI的60例患者予以每日真菌检测直至确诊,将其分为确诊组和排除组.150例患者均予以支气管肺组织灌洗,对其BALF和血浆进行BG抗原检测,同时绘制ROC曲线以确定两种标本检测方法诊断IPFI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①IPFI组BALF-BG水平显著高于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②IPFI组血浆-BG水平显著高于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③60例疑似高度伴真菌感染患者经真菌检测,21例确诊为IPFI、16例排除真菌感染,23例因无法确定病原体而剔除.确诊组(n=21)BALF-BG浓度升高显著早于血浆-BG浓度升高(P<0.05).确诊组BALF-BG浓度显著高于血浆-BG浓度(P<0.05).④BALF-BG浓度为150.68 ng/L时Youden指数为0.87(最大值),IPFI敏感性为95.90%,特异性为90.29%;血浆-BG浓度为82.01 ng/L时Youden指数为0.83(最大值),IPFI敏感性为95.90%,特异性为84.61%.结论 BALF-BG检测的特异性显著高于血浆-BG,且BALF-BG出现最佳临界值明显早于血浆-BG,有利于IPFI的早期诊断.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检测BALFBG诊断价值

    毁坏性断掌的再植与功能重建

    张海欧赵维彦朱春雷赵世伟...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毁坏性断掌的再植方案,并利用前臂逆行性筋膜瓣重建手背部静脉回流,探究断掌再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针对2016年6月~2017年4月间的15例毁坏性断掌病例,行断掌再植术,彻底清创后,根据断掌的类型合理设计手术方案,修复肌腱和神经,重建血液循环,并利用前臂逆行筋膜瓣反转后覆盖手背部的皮肤缺损,同时建立手背部的静脉回流,术后3周左右,进行手部康复训练,恢复手部基本功能.结果 15例患者中,再植术后存活11例,手术失败4例,存活率达73.33%,11例患者随访6~10个月,再植手掌外观满意,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11例患者完全能够生活自理,且多数已回到工作岗位.结论 对于毁坏性断掌,在保证离断组织正常活性的前提下,只要能够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重建良好血液循环,修复损伤神经、肌腱,就可以实现断掌的再植,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也能够恢复正常的手部功能.

    毁坏性断掌再植前臂逆行性筋膜瓣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