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语言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语言学
当代语言学

沈家煊 顾曰国

季刊

1007-8274

dangdaiyuyanxue@vip.163.com

010-85195392

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当代语言学/Journal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刊登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论文及有独立见地的书评,也刊登评介国外语言学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语言与文明

    王春辉
    79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语言与文明的研究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前者聚焦语言系统(语言使用)与文明的互动,后者则注重探讨联结语言与文明的历史文化结构.如果从三方面认识语言与文明的关系,即语言文明是整体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语言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文明进程影响语言发展,那就可以看到:1)二者在社会心理、社会制度等方面是共变的,而语言与思维、认知、政治形态、共同体、历史等文明次类之间是耦合的;2)语言在文明的源头、文明演化、思维和思想体系、群体建构和身份认同、制度和治理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文明;3)文明的发展对于语言系统、语言使用和传播、语言治理和规划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加强语言与文明关系的研究和认知,将有助于语言文字事业更好地为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服务.

    语言(系统)文明进程语言文明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数智新时代的语言认同与文化认同

    张璟玮
    81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时代有新的文化形态.本文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数智时代的技术对新时代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数字时代,数字通信可以增强用户既有的语言和文化认同;社交媒体则是少数群体表达隐性认同的平台,也是多语、多元文化认同者实现跨语言、跨文化认同的平台.进入智能时代,群体的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世界语言强弱格局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可能重构.本文提出三条建议:第一,加强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教育;第二,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我国境内语言和方言的机器互译能力;第三,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承载功能.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多元一体的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智时代语言认同文化认同

    语言开启思维:语言奇点与思维初始基因

    赵汀阳
    825-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Fedorenko等(2024)提出的新论点为切入点,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讨论了如何以功能主义、溯因推理和反事实验证三种方法去发现作为语言创始点的语言奇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语言功能转变.其中着重分析了基于否定词的出现而得以开发的可能性、未来性、无穷性、选择性、自反性等多种思维功能.结论是,语言奇点就是语言功能的反转点;在语言奇点之后,语言成为了思维的必要形式,思维成为了语言的根本功能.

    语言语言奇点交流思维否定词自反性

    工作空间定义下合并的最新发展

    潘俊楠杜雨桥
    84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 Chomsky对于"合并"这一操作的最新发展及其理论后果.Chomsky(2019,2021)分别提出了合并的两个新定义:基于工作空间的大合并与马尔可夫式的大合并.其背后的理论动机是对资源限制的强调.资源限制的概念根植于语言官能的原始性,是一个与强极简论并列的核心概念.对合并的新定义引出了对最简方案中多个既有假说的新解释.另外,Chomsky(2021)提出的大合并具有严格的马尔可夫性质,也进一步强化了自由合并这一理念.最后,本文着重讨论了两个新定义隐含的语法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这一问题.

    最简方案合并工作空间资源限制马尔可夫性

    指量结构和关系小句位置关系及信息功能差异

    寇鑫
    860-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量结构和关系小句共同修饰名词时,二者语序比较自由.但已有研究发现,在语义和句法分布上,关系小句居内式(关内式)和关系小句居外式(关外式)表现出了不同倾向.本研究通过考察两类修饰结构在实际语篇中的分布特征和信息功能,发现关内式与主语关系化匹配;小句内名词论元以"非人"类为主、语篇显著度低;小句谓词以不及物动词为主;关系小句主要发挥"增加信息"功能.而关外式与宾语关系化匹配;小句内名词论元以"人"为主、语篇显著度高;小句谓词以及物动词为主;关系小句主要发挥"锚定引入"功能.本文由此推断关内式和关外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传达的信息重心不同:前者信息重心在中心语名词,而后者为关系小句本身.这种差异可以解释关内、关外式在语义倾向和句法限制上的一系列不同.最后,通过对比数量结构和关系小句的位置关系,同时参考名词多项定语语序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关内式和关外式所承担的信息功能差异是由汉语组织信息的偏好模式所决定的.

    关系小句指量结构定语语序语篇功能

    汉语口语叙述语篇中的链式话题结构

    许立群
    880-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链式话题结构在不同类型的口语叙述语篇中出现频率不同,其加强语篇连续性的机制在于"递系"关系的显现,其中显性的"递"是指说话人有意在前后语句之间凸显某种交替过程,显性的"系"是指说话人有意在前后语句之间凸显某种主观关联.在汉语口语叙述语篇中,当说话人需要表达显性的递系关系时,倾向使用链式话题结构.链式话题结构使用的基本语境类型,可以分为"时空递系""解释递系""推理递系"三类.这三类链式话题结构呈现出交互主观性和内在对话性依次增强的特征.

    链式话题结构流水句递系

    基于语料库统计模型的汉语与格交替实例构式原型性分析

    张懂许家金
    897-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构式原型性的分析以内省和思辨为主,本文则为分析构式原型性引入一种基于语料库数据的统计建模和可视化方法.本文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标注数据,使用线性判别分析法,综合考察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诸多变量对汉语与格交替的共同影响,分析了与格交替实例构式的原型性.研究发现:1)最高线性判别值对应的实例为双宾构式的原型实例,最低线性判别值对应的实例为介词与格构式的原型实例;2)以原型实例为参照,通过比较其他实例与原型实例线性判别值之间的差异,即可确定其他实例的原型性.

    与格交替线性判别分析法原型实例构式原型性语料库

    致谢

    910页

    语义的寄生、多重寄生和去寄生——以(非)现实语义的寄生表达为例

    周晨磊夏俐萍
    91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跨语言/方言角度考察(非)现实义的寄生性表达,发现(非)现实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可以寄生于否定、结果、处所、处置、换指等范畴.(非)现实本身也可以作为宿主范畴,为其他语义所寄生.文章进一步提出多重寄生(multi-parasitization)和去寄生(de-parasitization)的概念.多重寄生指1)一个宿主范畴为多个语义所寄生;2)一个语义寄生于多个宿主范畴.去寄生指寄生意义的去除,包括1)宿主范畴的原型语义被凸显,不再承载寄生义;2)寄生义寄生于其他宿主范畴,原宿主范畴不再承载寄生义;3)寄生义经过历时演变而脱落.

    寄生性(非)现实多重寄生去寄生

    "递系"的术语翻译问题

    元宝
    9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