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方财政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方财政研究
地方财政研究

王振宇

月刊

1672-9544

024-22706630

110002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03号

地方财政研究/CHSSCD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是由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主办的一本财经类月刊。初创于2004年9月,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以地方财政问题为核心内容、覆盖全国的专业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夯实完整内需体系

    郭艳娇
    1页

    税收促进服务性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意涵与着力点

    郭佩霞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性消费正逐步上升为居民主导性消费,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服务性消费扩容提质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题中之义.当前,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呈现替代性与收入弹性高、增长具有波动性与区域非均衡性的典型特征,主要因收入水平不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小和高质量服务供给不足所致,这意味着通过保就业与促增收来增强社会服务性消费能力、在扩中基础上提高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意愿和促进供给端转型升级是新阶段税收政策意涵.由此,助推服务性消费扩容提质的税收政策着力点为:放宽就业创业税收优惠适用条件和出台职业技能培训类服务税费支持政策以强化保就业功能;在营造良好税收环境、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税负和健全慈善税收优惠政策中实现扩中、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通过支持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业态服务业和保险服务业发展,增强税收政策对服务性消费供给转型升级的牵引效应.

    服务性消费扩容提质税收政策意涵

    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农村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居民消费的视角

    李贞王硕
    16-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现阶段,扩大内需要以居民消费为主体、以农村内需为重点.本文从农村居民自身消费需求和城镇居民对农村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农村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农村内需方面的政策效能.

    新发展格局农村内需居民消费财政政策

    激发居民消费潜能的税收政策选择

    谷成张策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约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储蓄率和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税收可以通过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财政资金、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改变征税对象的相对价格激发居民消费潜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本文分析了税收激发居民消费潜能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提高税收政策的稳定性、降低居民税收负担、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居民消费税收政策扩大内需

    地方政府参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逻辑、难点及方式

    岳永兵刘向敏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核心问题.地方政府基于税收、贡献、发展权等参与入市收益分配,使其分享的收益具有土地税和地费双重属性.不论征收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还是土地增值税,都需要核算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增值收益核算面临存量建设用地成本难以统计和折算、增量和再入市成本缺少实践和规范、出让和租赁入市收益存在弹性空间等问题,本文综合以增值额和成交价款为基数分享增值收益的优点,提出采用分段差异化方式征收土地增值税.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成本核算土地增值税

    政府公共转移支付的福利效应——基于风险分担的视角

    黄险峰刘姗姗
    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增进居民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基于传统行为经济学和贫困心理陷阱理论,以政府公共转移支付的风险分担属性为切入点,使用2012年到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DID)模型、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模型等研究方法,揭示政府公共转移支付福利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政府公共转移支付可以放宽经济约束,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提高个体的物质福利,也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对未来信心和社会地位认同感增进主观福利.进一步探究发现,政府公共转移支付能够帮助居民分担健康、收入风险,增进个体福利.从分样本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来看,政府公共转移支付对男性、低教育程度、中青年、农村及中西部群体的福利效应更大.因此,致力于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应重视公共转移支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公共转移支付风险分担居民福祉

    交通运输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困境分析——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模型

    何文盛卢雅灵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是促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力抓手,探究行业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难题及破解之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A省交通运输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模型分析考察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政策目标与标准模糊、执行保障资源欠缺、执行机构间沟通不畅、职能任务交叉重叠、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执行者执行能力不足等是A省交通运输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破解行业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执行困境的有效路径.

    交通运输预算绩效管理米特-霍恩模型影响因素

    东北全面振兴进程评价研究

    刘爽王世权
    63-7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制度逻辑微观基础的整合模型,分析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简政安商、企态优化、区域开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社会民生等方面构建东北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东北振兴呈稳中有进与相对落后态势,振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明显;法治环境是简政安商的相对短板,企业质量是企态优化的核心要务,贸易开放制约开放质量提升,制造提质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夯实成效是创新创业的重中之重,生态保护是社会民生的施策重点.东北振兴应立足于更大的时空格局,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机遇,依靠强力政策支持,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联动,释放数字赋能的转型红利,激发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东北振兴制度逻辑评价指标政策创新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纳税服务实践经验及优化对策——基于G省的调查分析

    郑浩生陈嘉雄梁健莹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是税务部门推进税收现代化、纳税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理上探讨了"放管服"改革与纳税服务提升的内在逻辑关系.以G省为例进行了实践考察及对纳税企业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其纳税服务在"放"上突出便捷办理、在"管"上突出规范执法、在"服"上突出分类服务;在办税便利性和精简度、稽查执法规范化和公正性、税务服务理念和业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当前,税务"放管服"改革已进入新阶段,税务部门应在优化审批流程、增强事中监管力度、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完善平台建设和优化服务创新等方面持续纵深推进改革.

    "放管服"改革纳税人满意度纳税服务税收现代化

    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制度跨境衔接模式研究

    艾希郝雨凡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粤港澳三地之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问题无疑会影响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意愿,进而影响粤港澳三地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目前粤港澳三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在大湾区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发现目前大湾区内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相关信息获取不便、不同地区个人所得税制度差异较大、优惠政策申请门槛高等问题对港澳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便和困扰.本文结合访谈结果,借鉴内地相关制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跨境衔接模式,以期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衔接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制度衔接模式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