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方财政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方财政研究
地方财政研究

王振宇

月刊

1672-9544

024-22706630

110002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03号

地方财政研究/CHSSCD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是由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主办的一本财经类月刊。初创于2004年9月,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以地方财政问题为核心内容、覆盖全国的专业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预算支出标准化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成丹
    1页

    预算标准体系建设:整体框架、基线筹划与产出成本核算

    王雍君
    4-1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广泛且充分地发挥作用,预算标准体系应超越支出标准体系,作为"预算决策标准"加以建设,并满足预算治理框架的四类可接受基准:财政约束标准、财政成果标准、预算程序标准和预算数据标准.预算标准体系建设还应采用基线筹划作为预算准备的标准方法,并以标准产出的成本会计为基础实现预算合理化.

    预算治理预算标准整体框架基线筹划产出成本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中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例

    赵早早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双重意义,既为合理高效编制预算和使用财政资源提供标准,也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供标准化依据.本文利用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提出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内,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标准体系建设主体,构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即以机构为主体,以科研工作为核心,首先按照业务工作与科研成果之间的相关性,将机构业务类型划分为科研类、科研辅助类和科研服务类,然后参考既有法律法规建立分类支出标准,同时确保支出标准体系可以根据工作质量标准和绩效管理目标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

    支出标准体系预算绩效管理哲学社会科学

    国家治理视角下财政资源配置理论维度定位的再思考

    赵福昌赵久悦安璐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要素包含发展与安全,安全是前提,发展是基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的统筹.西方"主流"经济学基于个人主义逻辑构建的财政学,以及我国市场化转轨改革中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构建的公共财政理论,将财政资源配置理论限定在经济维度,难以满足国家治理覆盖全域的治理要求,财政资源配置职能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本文基于历史视角,揭示财政资源配置理论对国家治理的两次偏离与回归,力图解释财政—财政学—国家治理财政学的嬗变与复归,说明"国家治理"财政学的一脉相承性.基于国家治理要素配置及治理效能发挥重新思考财政资源配置理论,既是对正统财政学的继承,也是对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的发展,努力继正统财政学的"往",开中国特色财政学的"来",以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及其资源配置理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国家治理财政资源配置再思考

    "做减法"的预算:关于削减管理的文献综述

    於莉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20世纪战后经济增长"黄金时代"的结束,削减管理开始进入公共管理研究视野.尽管削减管理研究呈现跟随经济周期消长的特征,但既有研究已经在削减工具、削减策略及发生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削减可针对公共部门的人事与运营、公共服务、公共投资等所有管理过程与职能领域.从削减涉及的范围出发,最为常见的两种削减策略是全面削减和针对性削减.而在政府如何做出削减决策的问题上,渐减主义分析框架、行政反应以及非结构化的管理模型提供了一些初步的理论解释.在"低增长"甚或"非增长"时代,削减管理应当被视作一种负责任地调整可用公共资源的管理方法,并作为公共管理与改革的主题范畴加以深入研究.

    削减管理削减工具削减策略削减决策模型

    共同富裕背景下脱贫地区常态化帮扶的财税政策研究

    李丹裴育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虽然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进共同富裕,促进脱贫地区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本文基于财政和税收的视角,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研究脱贫地区常态化帮扶的财税政策,在总结财税政策推动脱贫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判未来财税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科学谋划过渡期后"防返贫""促发展"的制度安排,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财税政策

    减税降费、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吴潇航龙小燕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财税政策能够实现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数据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再配置,对产业结构升级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选取的2004年—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减税降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减税降费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验证后依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在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认为,应推进宏观税制结构优化,统筹考虑税制"减税"与征管"简税",提升产业链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性,从而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

    减税降费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基于广东省105个重大项目的实证分析

    朱健齐黄希颖蒋雨晨肖顺利...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专项债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开前门"的主力军,随着专项债在地方债务中的占比逐年扩大,专项债资金的绩效评价管理不容忽视.事前绩效评估为专项债发行入库的前置必备条件,本文从专项债项目自身运行特点出发,基于相关法规政策及学术成果构建专项债事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广东省21个市共105个项目进行交叉评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21个市专项债事前绩效评估综合得分情况,分析评估结果并研究影响综合评估得分的因素,总结广东省专项债项目在发行前的准备工作和材料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为专项债事前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与绩效评估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经验.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事前绩效评估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绩效评价

    债务预算约束强化与地方政府债务绩效——来自新《预算法》实施的经验证据

    阳敏胡慧姣蒋乐
    8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2年—2019年我国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地方政府加强债务预算约束的外生政策冲击,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法识别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加强能显著提升地方政府债务绩效,并主要通过提升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条路径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对债务绩效的提升作用在财政透明度高以及隐性债务负担率较高的地区效果更明显.相较于一般债,专项债预算约束的实现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和债务绩效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提升地方政府债务绩效,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重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新《预算法》债务预算约束地方政府债务绩效

    财政科技支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门槛效应分析

    李子成王珏董燕燕
    92-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以创新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年—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西藏地区以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探究财政科技支出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支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经过更换解释变量、工具变量法和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旧显著;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支出分别存在单门槛和双门槛效应,在跨过相应的门槛值后,财政科技支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都会得到显著增强.

    财政科技支出新质生产力门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