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方财政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方财政研究
地方财政研究

王振宇

月刊

1672-9544

024-22706630

110002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03号

地方财政研究/CHSSCD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是由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主办的一本财经类月刊。初创于2004年9月,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以地方财政问题为核心内容、覆盖全国的专业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化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陆成林
    1页

    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张德勇
    4-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承压运行一直是待破解的焦点问题.宏观经济状况、地方事权等是影响地方财力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立足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对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促进地方财政高质量发展作出决策部署.本文认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着力点应是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鉴于此,应从开源和挖潜两大方面增加地方自主财力.除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还应重视推动经济量增质升,提高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更好夯实地方财政根基,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地方自主财力地方财政事权划分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完善财政体制的逻辑、目标及路径

    周波杨李路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税体制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围绕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和完善财政体制三方面展开.相对而言,完善财政体制的内容最多、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是本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本文聚焦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完善财政体制的相关部署和安排,分别从财政体制改革的主导逻辑、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三个维度进行阐释.本文认为,化解地方财政困难、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完善财政体制的主导逻辑;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完善财政体制的具体目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主要通过增加中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增加地方政府财权和财力、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等推进落实.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宏观经济治理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如何谋划——观点梳理与进一步思考

    李林君焦建国
    23-2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财税学界积极进行了学术响应.本文对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背景、改革目标和战略取向、谋划的逻辑起点、改革方案等方面,对各方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最后,在回顾总结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思考.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现代财政制度

    财政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优化研究——基于豫鄂2省9县的田野调查

    赵和楠曹清豪
    3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而财政政策则是支持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梳理、分析财政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典型政策与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立足豫鄂2省9县的田野调查结果,揭示财政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设计,突出兜底保障与优质优价;给予农机购置信贷资金财政贴息,注重购机补贴资金科学分配与统筹调度;调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补贴对象与补贴形式;强化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优化投入结构,确保设施配套协调;推进专项财政支持项目资金的统筹整合,兼顾"补强"与"扶弱",强调带动效益,严格项目监管;规范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使用方向,注重开展政策宣传;严格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财政支持政策资金开展绩效评价等政策优化建议,以期在提升财政支粮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助推新型粮食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并最终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财政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田野调查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理论诠释与框架设计

    王佳闫兴杭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和完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以及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对财政政策绩效评估的内涵、概念、特征和功能定位作了详细论述,梳理了目前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框架设计以及思路对策,从而对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制度研究

    梁季吕慧
    55-6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为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而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强制征收的专项资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自1986年开征以来,其征收管理制度和政策均由地方政府制定,收入主要由市县级政府使用.目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管理存在法律层级较低、征收标准不统一、政策弹性大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撑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从短中期来看,应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依据的立法层次,完善制度政策,规范管理;从长期来看,应坚持"清费立税"原则,统筹考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费税种类,以更科学的税费制度替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制度.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演变历程征管制度现状问题及建议

    结构性减税背景下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效果及提升对策

    李普亮贾卫丽
    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效果是我国结构性减税背景下优化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安排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及相关风险、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增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和劳动就业及收入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基于百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留抵退税政策整体满意度较高,留抵退税对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和实现稳岗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留抵退税政策对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有待彰显.在结构性减税背景下,应当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设计与执行,多管齐下化解财政压力拓展增值税留抵退税空间,特别要有效防范增值税"回补效应"对享受留抵退税企业的负面冲击,同时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压力.

    结构性减税留抵退税实施效果提升对策

    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赵球张超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政府补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未来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以推动产业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政府补贴中,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文排除非研发补贴的干扰,使用2013年—2022年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数据,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和产业链视角,实证分析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补贴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研发补贴的激励作用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研发补贴使得企业倾向于选择"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策略,二是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企业的激励作用强于下游企业,且下游企业更倾向于策略性创新行为.

    研发补贴企业创新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融资约束

    支持婴幼儿"三育"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研究——以广西为例

    李世军郭婉玲邹原杨怡...
    91-9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多次提出要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三育"成本负担.婴幼儿生育、养育、教育"三育一体化"是直接影响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突破目前人口负增长困境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着力点.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人口方面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以广西为例,全面梳理了广西财政支持"三育"的具体举措、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顶层设计、扩大资金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机制等方面,提出统筹推进生育、养育、教育"三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人口"量质双升"和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高质量发展"三育一体化"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