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邓立虎

双月刊

1009-0312

xuebao@dgut.edu.cn

0769-22861633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区大学路1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开路电压曲线结合EKF的锂电池SOC融合估计

    韦颖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电动汽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的锂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对基于模型SOC估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应用多开路电压曲线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锂电池SOC融合估计方法.利用SOC与对应开路电压之间的离散数据,通过多项式拟合和含有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拟合方式,获得了两种开路电压曲线.分别基于这两种开路电压曲线并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获得了各自的SOC估计结果.利用加权求和对获得的SOC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SOC估计结果.在动态应力测试工况和美国联邦城市驾驶工况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两种工况下,SOC融合估计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出现了明显下降.

    SOC估计锂电池融合多开路电压曲线EKF

    原厂粉煤灰-偏高岭土双掺地聚物混凝土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陈梓聪苏春晓孙璨郑愚...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不同类型原厂粉煤灰-偏高岭土双掺地聚物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工作性能研究.在设计优化适宜配合比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不同配合比参数、激发及养护条件等对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其他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双掺材料比例、水胶比、激发条件及初始养护条件等均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及有效激发,原厂粉煤灰可以作为原材料制备出适于工程需求的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

    地聚物双掺激发偏高岭土粉煤灰

    基于非极小值抑制的双目视觉测量优化方法

    欧阳俊祎许德章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测量精度受限于系统的固有误差.提出一种基于RANSAC非极小值误差抑制模型,以提高双目视觉测量精度并增强系统鲁棒性.其在传统双目测量模型基础上,引入最小二乘误差评价函数,建立空间参考点以量化测量误差,并以所提误差评价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利用RANSAC迭代优化初始测量模型,进而得出总误差最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较之传统模型,其最大误差由 0.359 mm降低至 0.200 mm,平均误差由0.186 mm降低至0.115 mm,误差抑制率达38.2%.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双目测量系统精度和可靠性,在视觉精确测量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双目视觉RANSAC误差抑制模型优化

    准零刚度隔振器对多跨输流管道隔振性能分析

    张文轩唐冶
    97-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流管道在低频激励的振动下会引起疲劳、失效等结构损伤,为克服线性粘弹性隔振器隔振频带与承载能力之间的限制.采用阻尼和弹簧构造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控制多跨输流管道的振动,以实现低频隔振.用哈密顿变分原理建立多跨输流管道在有无隔振器情况下的偏微分方程,通过伽辽金法和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分析了准零刚度隔振器对输送流体管道多模态振动的影响,使用绝对运动传递率来评估隔振器的性能,并与线性粘弹性隔振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准零刚度和线性粘弹性隔振器对多跨输流管道在高频区域内都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在低频区域内前者隔振性能更好.该装置可应用于长距离连续多跨输流管道的隔振.

    准零刚度多跨低频隔振输流管道

    基于改进分层的永磁同步电机多目标优化策略

    裴文俊肖平李智豪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槽转矩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一个重要特性,对电机的输出转矩和噪声振动有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提高电机整体的工作性能,提出基于改进分层优化策略和多目标麻雀算法的优化方法.对隔磁桥厚度、永磁体宽度、齿宽等优化参数做单参数灵敏度分析与组合参数灵敏度分析,以齿槽转矩幅值、相反电动势有效值、相反电动势畸变率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试验.通过分析对比传统分层优化策略和改进分层优化策略,证明改进分层优化策略优化效果更佳.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多目标麻雀搜索算法改进分层优化策略多目标优化

    基于四连杆机构自动对行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张晓龙易克传姜春霞凃何平...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收获机对行收获萝卜时对行精准度问题,以萝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设计了自动对行装置.在横向位置探测上,将萝卜在垄中间位置的偏移量转换为探测杆角度偏移量,得到萝卜横向偏移距离.在纵向位置探测上以垄面为基准,设计了垄面浮动探测机构获取垄面起伏情况,结合角度传感器调节挖掘铲深度.利用SolidWorks和RecurDyn对横向探测杆和垄面浮动探测机构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横向探测杆和垄面浮动探测机构在静力学上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垄面浮动探测机构有良好贴垄仿形效果,挖掘铲的平均挖掘深度保持在20.5 mm内.该研究对萝卜收获过程中萝卜顺利导入收获装置具有参考意义.

    对行探测机构垄面浮动静力学分析运动学仿真

    面向真实应用场景的PLC实训平台构建

    赵洋胡亚伟张兆云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由多个单一功能模块构成的PLC实验台与真实应用场景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被控对象联系起来,提高实践能力的效果有限.为此,在深度分析实践教学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一套面向真实应用场景的PLC实训平台.该平台以制造业典型工件加工流水线为范本,在组件构成、空间布置和控制功能等方面与实际系统保持一致.平台可实现的控制功能具有结构化特点,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成难度级别不同、内容多样的实训项目,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循序渐近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被控对象-提出设计方案-验证实际效果"的工程思维方式和综合实践能力.

    实训平台PLC系统组态工程案例实验教学

    面向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土木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艾心荧罗振源杨慧张健超...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分析了全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区域行业特点,以及相应的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并针对性设置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及应用、结构检测/鉴定/加固三大选修模块课程,突出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及维护更新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与协同育人企业共建课程团队、产学研实践基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开展全过程工程实际案例教学、网络课程平台建设、项目化教学、贴近实战考核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培养学生具备面向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技能,教学成效显著.

    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