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德国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德国研究
德国研究

朱绍中

季刊

1005-4871

dgyj1234@online.sh.cn;dgyj1234@126.com

021-65983997 65980918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德国研究/Journal Deutschland-Studie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德国研究》杂志创刊于1986年,原名《联邦德国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份综合性、全方位研究德国的学术期刊,由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主办。《德国研究》始终致力于发表国内外对德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前沿课题的论文,展呈国内外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高层、专家学者、企业界和文化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成为中国国别研究期刊中的佼佼者。《德国研究》同样也受到德国政府及外事部门的重视,被德国学术及文献信息机构收藏,并成为研究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国科技外交的现实政治转向及其动因分析

    周逸江
    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日益成为国际竞争核心的当下,探讨科技外交的行动逻辑及其变化动因至关重要.德国以卓越的创新成就和良好的国际形象著称,这与其科技外交的成功密不可分.传统上,德国科技外交强调规范目标并兼顾市场导向.然而,本文通过系统检视其政策文件和动态发现,德国科技外交正经历现实政治转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目标定位上更加强调安全,二是在决策考量上重视对具体收益和风险的评估,三是在行动布局上体现"去风险"导向.这一转向是德国国家利益战略调整、国际科技实力对比变化和对俄科技外交实践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相关政策的实施可能因科技界对科研自主权的维护而存在不确定性,但德国科技外交的现实政治考量将进一步增强,并对中德科技合作与全球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科技外交德国对外政策现实政治去风险俄乌冲突

    欧盟对移民融入的监测:"萨拉戈萨"指标的设立及成效

    田烨李正芳
    3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民管理是欧盟社会治理的重点,其关键在于能否推动移民及其后代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领域内实现有效的融入.欧盟司法和内政理事会于2004年通过了《欧盟移民融入政策共同基本原则》,首次提出了管理移民的目标和评估机制的重要性.欧盟于2010年公布的《萨拉戈萨融入宣言》中设立了在就业、教育、社会包容和积极的公民身份4个方面有关移民融入的"萨拉戈萨"指标,并通过相关的监测方式加以评估和调整.通过对欧盟成员国移民融入政策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萨拉戈萨"指标在推动移民社会融入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维护了欧洲的共同价值观和社会稳定.

    欧盟移民融入"萨拉戈萨"指标

    印太视域下欧盟对东盟的合作战略及地缘政治影响

    赵宁宁张杨晗
    4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国积极推进"印太战略"与印太地区广阔经济前景的共同作用下,东盟与欧盟相继发布"印太战略".在"印太"框架下,欧盟积极同东盟协调战略认知,在政治、安全、经济、治理等层面开展了深入且有效的合作.欧盟不断强化与东盟的战略互动,不仅源于双方相似的战略关注议题与密切的利益联系,更是欧盟从"规范性力量"转向地缘政治力量、尝试扩张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欧盟强化对东盟的合作战略将对区域地缘政治态势、欧盟-东盟关系以及欧盟在印太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带来重要影响.中国未来在处理"印太"事务时,需要合理区分欧盟等行为体与美国在"印太战略"上的差异,寻求彼此共同利益,扩展我国在印太地区的外交空间.

    "印太战略"欧盟东盟东盟中心地位中国外交

    欧盟人工智能治理方案会产生"布鲁塞尔效应"吗?——基于欧盟《人工智能法》的分析

    苏可桢沈伟
    6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率先制定了全球第一部人工智能(AI)治理专门法律——《人工智能法》(简称《AI法》),该法以安全性、创新促进性、尊重基本权利、维护内部市场等为规制目标.作为欧盟AI治理的基本法,该法以风险规制为治理框架,对高风险AI系统提出诸多要求,设置了以监管沙盒为代表的监管工具.虽然欧盟AI的发展与投入稍逊美中,但继在数据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布鲁塞尔效应"后,欧盟试图在AI领域复制规则引领者的成功经验.当前,全球已经形成AI治理的原则性共识,AI治理的"最大公约数"轮廓逐渐清晰.中国的AI规制方案包括国际倡议、法律和部门规章,基于产业优势的监管竞争可能会阻碍AI领域的"布鲁塞尔效应".中国的AI规制体系应契合全球共识,兼顾一般法与特别法,争取在全球AI治理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AI治理《人工智能法》欧盟布鲁塞尔效应风险防范

    开放中的创新和安全:欧盟开源软件战略评介

    张韬略刘烨
    8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开源软件战略在过去二十年间逐渐扩张和升级,最终与欧盟数字转型、技术主权等战略融为一体.欧盟及成员国从机构设置、政策供给、生态建设、法律适用等方面积极落实该战略,既推动了政府和企业的降本增效及技术创新,也协助巩固了欧盟的数据技术安全,但仍存在推行力度尚浅、各成员国开源生态发展不均以及开源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为平衡技术创新和国家安全,我国可借鉴其开放协作的发展观,从本土开源生态建设、人才和制度供给、开源代码安全等角度,优化我国开源软件战略.

    人工智能开源例外开源软件开放源代码欧盟

    欧盟人工智能监管沙盒制度的功能、局限及其启示——基于欧盟《人工智能法》的解析

    张广伟
    11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人工智能监管的困境并抢占监管竞赛的先机,欧盟在《人工智能法》中特设专章规定了监管沙盒制度.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创新友好、面向未来、可持续且有弹性的人工智能监管模式.这一制度不仅能为人工智能研发者提供统一的制度保障,为监管机构创造一个学习型监管环境,还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市场准入门槛.然而,人工智能监管沙盒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它存在沙盒参与者侵权责任减免事由的缺失、沙盒监管激励措施有待规范,以及数据利用相关规定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国在借鉴欧盟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本国国情,从分行业制定沙盒监管目标、明确沙盒主体责任、强化沙盒监管激励引导、加强监管沙盒中的数据保护以及完善沙盒退出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适应我国国情的人工智能监管沙盒制度的完善.

    欧盟人工智能监管沙盒数据保护

    外文摘要

    133-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