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敦煌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

樊锦诗

双月刊

1000-4106

dhyjbjb@vip.tom.com;dhyj1983@163.com

0931-8866013 8883870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滨河东路522号

敦煌研究/Journal Dunhuang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敦煌学专业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刊发敦煌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敦煌学的新资料,促进敦煌学研究,以弘扬敦煌文化,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俄藏Инв.№7578西夏文藏传佛教草书写本初探

    张永富
    1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新刊布的俄藏Инв.№7578文本是西夏文藏传佛教草书写本,共由11个小文本组成.本文重点介绍了其中的3个,分别是文本1、文本2和文本8.其中文本1实为文殊具密摄部族观想次第的口传文本,不仅出现了印度大成就者嬉金刚(或称游戏金刚,līlavajra,())名号的西夏文写法,还以图文互证的方式识别出了现存最早的文殊具密摄部族曼荼罗的遗存图像;文本2是《真实名经》的西夏文译本,译自藏文,与敦煌藏文本最为接近,且在体例结构和译语用词等方面与以往所见西夏文译本有较大的不同;文本8中首次出现了上乐金刚六十二尊曼荼罗的西夏文写法,或能为莫高窟第465窟的断代提供些许佐证.

    西夏文草书写本文殊具密摄部族曼荼罗《真实名经》上乐金刚六十二本尊

    敦煌藏文写卷《开示轮回》解读

    索南索朗白珍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藏文文献 P.T.24.4、P.T.24V.1、P.T.32BV.2、P.T.459、P.T.580V、P.T.757V、P.T.977.4、IOL Tib J 335.I 等八个抄卷实为同一部文献.这些编号在相关目录著作和影印本中的命名多有出入,个别亦未命名.本文根据文献题名统一将其定名为《开示轮回》,并以P.T.24.4+P.T.24V.1为底本进行录文、翻译、解读,并指出此文为受藏译《法句经》、《入菩萨行论》等佛经文献及汉文佛经变文影响而创作的一部唐代吐蕃时期的佛经变文.

    敦煌藏文文献《开示轮回》变文

    甘肃敦煌新出魏晋十六国镇墓文研究

    魏军刚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2015年,甘肃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对研究古代敦煌姓氏家族及基层行政组织演变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镇墓文记录翟氏、窦氏、钟氏、孙氏、王氏等5姓7人,补充和丰富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姓氏资料,也弥补相关家族人物活动的时代缺环.镇墓文记录曹魏、前凉、后凉时期敦煌乡里名称,不仅填补曹魏、后凉在敦煌设乡里的资料空白,也证明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设置、名称沿革的延续性,还反映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百姓埋葬地和组织名称的新变化,推进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制的研究.

    魏晋十六国敦煌镇墓文姓氏基层行政组织

    吐蕃朝贡与唐蕃关系的互动研究

    张艺凡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吐蕃对唐的朝贡,为认识唐蕃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朝贡的正常进行是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维系,其朝贡过程中出现的中断是双方关系紧张的变相反映.通过对吐蕃常见贡品、贡期规律的分析,探究吐蕃朝贡对双方的影响以及唐蕃双方背后的政治关系演变.吐蕃朝贡影响深远,突出表现在促进了双方在制造工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加深了汉藏人民的文化认同.

    吐蕃朝贡唐蕃关系

    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综述

    彭晓静刘拉毛卓玛WANG Pingxian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9月5日—8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承办的"敦煌论坛:'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伊朗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相聚敦煌,共同探讨国际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与敦煌文化艺术传承发展.

    敦煌论坛敦煌文化综述

    《敦煌研究》入选中央宣传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

    汪正一
    158页

    《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出版

    赵燕林吕文旭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