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源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
电源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

黄才勇

月刊

1002-087X

cjps@263.net

022-23959362

300384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电源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信息产业部电源专业情报网网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办,信息产业部主管,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属于全国性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研制、生产的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及部分用户,与电源相关行业的研究、研制、生产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目标优化和卡尔曼滤波的SOC估算方法

    邢展王建宇闫晓钰罗玉珺...
    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估计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于蓄电池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SOC估算方法普遍存在复杂性高、自适应较弱的问题,更偏重于理论分析,难以满足实际在线监测的应用场景.为提高SOC估算过程的自适应性以及降低算法应用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线监测应用场景的基于蜣螂优化算法和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SOC估计算法.将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作为蓄电池的模型,利用蜣螂优化算法对该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自适应辨识,根据所辨识的参数,利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SOC进行估算.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利用锂离子电池不同动态工况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参数设置模糊或不准确的情况下,该算法依然能够自适应地获取精度更高的SOC估计结果,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蓄电池SOC在线估算蜣螂优化算法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Na3.3La0.3Zr1.7Si2PO12纳米纤维基复合固体电解质研究

    张昌隆王中跃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一种Na3.3La0.3Zr1.7Si2PO12(NLZSP)纳米纤维,研究了前驱体溶液中聚合物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前驱体溶液中PVP含量为6%,800 ℃热处理4 h制备的NLZSP纳米纤维的纯度和结晶度高,纤维尺寸均匀且表面光滑.基于NLZSP纳米纤维制备的PEO(NaClO4)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3.3×10-4 S/cm,而PVDF-HFP(NaClO4)基CP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也达到了 3.24×10-4 S/cm,活化能仅有0.24 eV,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5V以上,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基于PVDF-HFP-NaClO4-NLZSP纳米纤维的CPE、Na4MnCr(PO4)3@C正极的固态钠金属电池在0.1 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06.2 mAh/g,经倍率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8%;其在2 C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也高达85.4%,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Na3.3La0.3Zr1.7Si2PO12纳米纤维复合固体电解质钠离子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同流场结构的分布特性研究

    詹昕宋微丁峰邵志刚...
    192-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场结构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以及特性参数分布的重要因素.了解PEMFC内各种特性的分布是提高电池性能、稳定性和耐用性的先决条件.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燃料电池中的性能参数分布特性.利用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了平行、单蛇形和三蛇形流场的电池性能差异,对比了三种流场对燃料电池分布特性的影响,并使用一种新颖的标准——阻抗分布,来评估流场结构对性能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蛇形流场的燃料电池极化曲线性能优于平行流场.通过分析电流密度、阻抗和温度分布,得出平行流场均匀性更好的结论,三蛇形流场则兼顾了单蛇形和平行流场的优点.通过引入均匀度参数(标准差)来描述特性参数分布的均匀性,平行、单蛇形和多蛇形流场的阻抗分布均匀度参数分别为0.235、0.305和0.245Ω·cm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结构数值模拟均匀性研究

    热电池用单相硫化物正极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电性能研究

    陈祥华宋仁宏王开琼唐立成...
    2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单相硫化物正极材料,通过控制单相硫化物在高硫低氧的热力学优势区位促使中间过渡态向产物平衡转化,解决了多种硫化物共存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人工可控合成,减弱了电压尖峰的影响.在硫/金属摩尔比为2.5,反应温度为440 ℃,反应时间超过24 h的条件下,合成单相铁/钴/镍二硫化物,对应的热电池单体电压分别为2.05、1.98和2.01 V,输出比容量分别为883、875和958 As/g.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工程转化,合成的NiS2性能稍优于商用材料.

    热电池单项硫化物可控合成正极材料

    基于UDF热源函数的热电池激活过程仿真分析

    刘亚通郑清春马文朋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热电池激活过程的内部温度变化及激活时间,考虑到热源点火间隔及放热反应区的移动对激活性能的影响,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编写相应热源函数程序来模拟激活过程中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的顺序燃烧和热释放,对激活时间及开路电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时,各层电解质温度达到熔点的时间近乎相同;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时,随着电解质层数的增加,各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逐渐增加,热电池的激活时间由底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决定;开路电压达到峰值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相较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更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和仿真方法能够体现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释放热量与热传导过程.

    热电池激活过程UDF仿真分析

    承压锌银蓄电池析气率控制措施研究

    田伟龙郑清清宋海峰宋二虎...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油压力补偿式承压锌银蓄电池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电源的备选技术路线之一,因其特殊的应用环境,承压锌银蓄电池蓄正常工作时需浸入绝缘油中使用,充、放电使用中产生的气体在液体中以气泡的形式排出单体电池,气泡会携带碱液进入电池箱体中对蓄电池系统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的产气量.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用锌银蓄电池在研制时,通过优化极板结构、改进负极及电解液添加剂、优化电池充电制度等措施,相较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用锌银蓄电池,显著降低了析气率.经过测试,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用锌银蓄电池在放电倍率提升的情况下析气率最高不大于0.03 mL/Ah,符合≤0.1 mL/Ah指标,满足了 11 000 m潜水器的使用要求.

    承压锌银蓄电池极化过电位析气率

    三结砷化镓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电学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李彬陈息坤
    218-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搭建了一套反射式高倍聚光光伏系统,建立了 InGaP/InGaAs/Ge三结砷化镓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聚光比、辐射强度以及电池温度对聚光光伏模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峰值功率等电学特性的影响机理,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直射辐射强度为700W/m2、电池温度为328 K时,随着聚光比从650 X上升到800X,三结砷化镓聚光光伏模组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峰值功率实验值的增幅分别为19.8%、1.2%和16.6%,实验与仿真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17%、3.31%和12.1%,而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实验值的降幅分别为3.8%和5.4%,实验与仿真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34%和12.1%;而当聚光倍数为700 X,随着直射辐射强度从419 W/m2增大到700W/m2,电池温度从315 K增长到328 K,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的实验值分别由0.588 A升高至1.01 A、由11.24 V降低至10.96 V,由82.49%降低至80.96%,实验与仿真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7%、2.45%、6.15%.

    太阳能三结砷化镓电池高倍聚光光伏系统双曲面镜数学模型

    Pb、Cd掺杂对GeTe材料热电性能和稳定性的改善

    陈媛媛阎勇侯旭峰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GeTe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Pb元素形成GeTe-PbTe固溶体合金,拓宽相变温区,提高材料长期工作稳定性的同时提升热电性能.为进一步提升材料热电性能,在GeTe-PbTe固溶体合金中掺杂Cd元素,通过熔炼、真空热压、退火结合工艺制备了(GeTe)0.91-x(CdTe)x(PbTe)0.09合金系列样品,当x=0.04时,在773 K温度条件下获得最大热电优值(ZT)为1.72.测试了 GeTe合金、(GeTe)0.91(PbTe)0.09合金、(GeTe)0.87(CdTe)0.04(PbTe)0.09合金的工作稳定性,结果表明:同时掺杂Pb、Cd元素后,可显著提高GeTe合金的工作稳定性,与N型PbTe材料组成的温差电单偶最大输出功率年衰减率仅为3.11%.

    Pb掺杂Cd掺杂热电性能稳定性

    一种智能供配电测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何晶郭英辉白颖利赵义平...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供电系统测试现状是使用成熟的Agilent 34980A产品和配电器设备进行集成.针对供电测试系统集成化及智能化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智能供配电测试设备设计方案——集中供电监控器.它由通路继电器模块、指令发送模块、遥测状态采集模块、状态显示模块组成,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维修性好等特点,实现了供配电测试设备的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小型化,并实现了远程监控、智能监控等功能.目前已在卫星平台测试系统中得到应用,为卫星自动化测试系统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供配电测试设备智能化通用化

    《电源技术》征稿简则

    《电源技术》编辑部
    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