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王守觉

月刊

0372-2112

new@ejournal.org.cn;wanghui@ejournal.net.cn

010-68279116,68285082

100036

北京165信箱

电子学报/Journal Acta Electro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1962年创刊,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月刊。刊登电子与信息及相关领域代表我国研究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获2000年首届国家期刊奖以及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现被五个大型检索机构(Ei、Sci-Expanded、SA、苏联文摘杂志(рж)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作为固定收录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适应精简经验Ramanujan分解及其在复合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潘海洋章颖程健郑近德...
    1989-1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Ramanujan傅里叶模态分解采用低频向高频扫描的方式获取分量信号,易出现过量分解和信息分散的现象,致使分解分量不具有单一完整的状态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精简经验Ramanujan分解(Adaptive Concise Empirical Ramanujan Decomposition,ACERD)方法.在ACERD方法中,采用功率谱密度获取分割频带,旨在进行准确的频带划分.同时,利用Ramanujan傅里叶变换提取每个分割频带所对应的模式分量,提高周期分量的识别能力,并获得具有单一周期特征信息的模式分量.通过复合故障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ACERD方法具有优异的频带分割和周期脉冲特征提取能力,适用于复合故障诊断.

    自适应精简经验Ramanujan分解功率谱密度Ramanujan傅里叶变换复合故障

    基于加权混合SPF主动轮廓的SAR图像水陆分割

    沈嘉程韩斌鲍秉坤
    2000-2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ACM)无法进行准确高效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水陆分割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混合符号压力(Signed Pressure Force,SPF)主动轮廓的新模型.该模型将中值拟合中心和均值拟合中心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混合符号压力函数,以抑制干扰边缘的影响.通过设计基于绝对中位差的自适应权重,实现自动调节内外拟合中心的比例系数,以更合理地描述灰度差异.此外,计算平滑后图像梯度信息构建边缘引导函数并引入到SPF函数中,以进一步提高分割性能和演化效率.在实际SAR图像上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关实验模型相比,提出模型在保持高效的同时能获得更加准确的分割结果,其中Dice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至少提高6%.

    水陆分割SAR图像主动轮廓模型混合符号压力函数绝对中位差

    基于梯度引导偏振度估算的图像去雾

    徐万春张焱张景华凌峰...
    2011-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雾或霾天气下,大气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造成光学图像细节弱化,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图像分析与处理任务.现有去雾算法存在去雾后图像信息丢失、产生模糊、天空区域过增强等问题.本文从偏振视角与暗通道先验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透射光梯度特征引导的目标偏振度估算算法,用于图像去雾.通过偏振图像获取场景与大气的偏振信息;再以暗通道先验算法估计的直接透射光强的梯度特征为引导,估算目标偏振度;将估算的目标偏振度转为大气光强,经过原理性约束与引导滤波,得到优化的大气光强,进一步求解去雾图像与优化的目标偏振度.定性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去雾后,图像具有良好的平滑度,且克服了现有去雾算法存在的可见性弱、去雾残留、天空区域过增强等问题;定量实验表明:本文算法既不会造成图像信息丢失,也不会产生过多的噪声或模糊.综合对比9种具有代表性的去雾算法,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细节恢复能力、图像熵提升能力以及色调还原能力.

    图像处理图像去雾偏振图像暗通道先验偏振度估算

    一种求解图分割问题的量子近似优化算法

    袁志强杨思春阮越薛希玲...
    2025-2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uantum Approxima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QAOA)是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算法框架,是近期最有可能展示量子计算优势的算法之一.在QAOA框架内,表征解的量子态采取的二进制编码方案导致的对称性限制了QAOA的性能.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本文受Dicke态制备算法的启发,给出了一种新的解编码方案,消除了现有编码方案中的对称性.本文还设计了新的演化算子——星图(Star Graph,SG)算子,及其对应的SG算法,给出了算法求解图分割问题时的量子电路.在IBM Q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星图算法比标准QAO算法平均约有25.3%的性能提升.

    量子近似优化算法组合优化问题星图算子星图算法图分割

    基于跨尺度相似先验的遥感图像时空融合算法

    方帅万旗曹洋
    2037-2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卫星图像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之间权衡导致图像序列的时空矛盾.时空图像融合提供了一个生成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图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各种地球观测应用.基于稀疏表示的时空融合算法通过联合训练字典和稀疏编码表示建立高低空间分辨率图像之间的关系,为物候变化、类型变化等各种情况提供了统一的融合框架.然而,多源遥感图像来自于不同的传感器,高低空间分辨率图像之间关系模型暗含有传感器映射关系,导致模型设备依赖.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将多源遥感图像时空融合过程分解为传感器偏差校正和时空融合两个子问题,即设备依赖部分和设备无关部分.传感器偏差校正部分可以作为时空融合预处理模块,提高融合精度,并且使得后续的融合模型更加具有普适性.当高低空间分辨率图像空间分辨率差异较大时,"高低空间分辨率图像稀疏系数一致"的假设带来的融合误差非常突出.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跨尺度相似先验的遥感图像时空融合算法,利用跨尺度相似块构建稀疏结构先验的正则项,优化稀疏表示的目标函数,并构建中间尺度图像,降低跨尺度相似块的二义性.本文分别使用3组典型场景的实验数据集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BOREAS数据集上,与次优的指标相比,本文算法的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提高了4.2%,光谱角(Spectral Angle Mapper,SAM)提高了4.6%;在CIA数据集上,与次优的指标相比,本文算法的SSIM提高了2.7%,SAM提高了12.8%;在LGC数据集上,与次优的指标相比,本文算法的SSIM提高了7.1%,SAM提高了16.3%;证明本文算法在空间和光谱特性上表现出优秀的特性.

    遥感时空融合稀疏表示跨尺度相似

    面向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评估的高效多模态贡献度感知网络研究

    贾熹滨于高远王珞邓玉辉...
    2053-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或移植患者出现早期复发和长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HCC患者术前评估是否存在MV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为MVI影像诊断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法,但受数据标注收集困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多独立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手段采集影像中的单模态序列,缺乏对各成像手段中多模态序列的综合应用.在小样本场景下,为有效利用多模态序列数据,提高诊断效能,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多模态贡献度感知网络.该网络可以利用模态分组卷积和高效多模态自适应加权模块,在极少计算开销的引入下,学习CT或MRI的各模态影像信息在复杂多样的MVI表象下的诊断贡献.本文在三甲医院收集的临床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可以在少量有标注数据的支持下,取得优于多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的MVI诊断性能,为专业医师的诊断分析提供了有效参考.

    微血管侵犯评估多模态融合高效多模态贡献度感知模态分组卷积高效多模态自适应加权

    基于非线性电路的双频带脉冲波选择性超表面吸收器设计

    钱莹洁刘海宏程用志罗辉...
    2067-2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电路的双频带脉冲波形选择性超表面吸波器(MetaSurface Absorber,MSA).设计的双频带MSA单元结构由放置在同一平面上两个形状相同但线宽不同且集成二极管与电阻电容并联的非线性电路的金属方环形谐振器、中间介质层以及金属接地面构成.仿真结果表明,在-20~10dBm功率范围内,双频带MSA随功率的增加对短脉冲波吸收率先增大再减小.当功率为-5dBm时,设计的双频带MSA对脉冲波吸收率在3.2 GHz和4.1 GHz分别可达97%和92%,连续波吸收率只有28%和39%.另外,MSA吸收率随脉冲宽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双频带MSA在功率为-5dBm的TE模和TM模脉冲波,斜入射角为0°~60°范围内吸收率超过70%.还研究了非线性电路中电阻、电容参数对设计的MSA脉冲波和连续波吸收率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双频带脉冲波选择性MSA显示了其在无线通信以及抗电磁干扰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超表面非线性波形选择性双频带脉冲波连续波

    基于不同泵浦方案的全光纤少模放大器放大特性对比研究

    张心怡方翼鸿黄锡恒曾研...
    2074-2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构建全光纤型少模掺铒放大器,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泵浦模式及方向对LP01、LP11a、LP11b这3个信号模式的增益特性影响.实验对泵浦功率、输入信号功率以及多波长情况下的放大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泵浦方案中,前向LP11泵浦情况下放大器有最佳性能,在整个C波段上信号增益超过20dB、模式增益差低于0.9dB,噪声系数小于9.6dB;信号输入功率为-10dBm/模式时,在1550 nm处,3个信号模式的增益均超过20.8dB、DMG低至0.3dB、LP01信号光的噪声系数低于6.2dB以及LP11信号光的噪声系数低于9.6dB.4种泵浦方案下对比不同泵浦方向可得:前向泵浦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最小,但3种信号模式的增益也较小,而采用后向泵浦时,高阶信号模式增益增加,但噪声系数也会变大.对比泵浦模式可发现,相比于LP01泵浦,LP11泵浦能大幅提高LP11信号光的增益,对LP01信号光增益影响较小,从而可降低DMG值.

    模分复用掺铒光纤全光纤放大器增益均衡噪声系数

    基于烟花算法的可见光通信光源功率优化方法

    游春霞胡青松李世党
    2083-2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平面光信号信噪比波动大的问题,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设计了基于群体优化算法——烟花算法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源功率优化算法.该算法以无线光接收平面的信噪比因子为优化目标,优化每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的发射功率,获取接收平面最优信噪比因子,有效降低光接收平面光信号波动度.结果表明,当光源数量为16个点光源时,接收平面信噪比因子比等功率的光源分布降低了45%,显著改善了接收光信号的波动幅度,从而保证不同位置点的光通信用户获得同等通信质量.该方法适用于任意数量和位置的LED光源,不受光源数量和位置的限制.对比分析发现,增加光源数量,接收平面信噪比因子更小,信噪比分布均匀性更优.

    可见光通信烟花算法群体优化算法光源功率优化信噪比因子

    联合时延-多普勒-角度的无源雷达目标定位凸优化算法

    杨静刘成城黄洁李霞...
    2091-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中联合时延-多普勒-角度测量的运动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松弛的凸优化定位算法,改善了测量误差较大时定位误差偏离克拉美罗界的阈值效应.首先,将定位问题表述为最大似然估计问题,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将定位问题转化为带约束的加权最小二乘优化问题,然后使用半正定松弛技术,转化为半正定规划凸问题,并采用内点法对该凸问题求解得到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由于凸优化问题的局部最优解就是全局最优解,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定位误差逼近克拉美罗下界,在大测量误差水平下的定位精度和稳健性优于现有算法.

    分布式MIMO雷达角度时延多普勒频率半正定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