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王守觉

月刊

0372-2112

new@ejournal.org.cn;wanghui@ejournal.net.cn

010-68279116,68285082

100036

北京165信箱

电子学报/Journal Acta Electro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1962年创刊,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月刊。刊登电子与信息及相关领域代表我国研究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获2000年首届国家期刊奖以及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现被五个大型检索机构(Ei、Sci-Expanded、SA、苏联文摘杂志(рж)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作为固定收录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10km弱耦合七芯光纤的信能共传技术

    杨海林王珊彭迪张振荣...
    2557-2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5G微基站建设密度急剧增加,因采用传统电缆供电方式,5G网络的建设成本和部署难度将大幅提升.光纤信能共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供电方式,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1 064 nm能量光和1 550nm信号光的共同传输,同时满足高速信号的5G前传和5G微基站的集中化能量管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分复用技术的光纤信能共传方案,基于10 km弱耦合七芯光纤实验实现了 10 W能量光和1.5 Gbit/s速率5G新空口(New Radio,NR)信号光的共同传输,远端通过光电转换效率为35%的光伏电池获得了 0.42 W的电功率,可驱动一个远端天线单元(Remote An-tenna Unit,RAU),7h连续监测接收能量光功率的波动范围小于0.4%.与此同时,接收到的5GNR信号误差向量幅度值(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仅为 0.38%,创纪录地实现了 6.3 W·(Gbit/s)·km 电功率-容量-距离积.

    空分复用5G前传高功率激光光纤信能共传

    基于四维非线性串扰模型的单跨无中继光传输多维调制设计

    梁志伟陈斌凌未雷艺...
    2563-2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通信速率需求的不断提高,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成为了限制信道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四维(Four-Dimensional,4D)非线性串扰模型和几何整形,提出了抗非线性4D调制设计方法.通过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和单跨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仿真,详细比较了四类不同调制格式(包括分别针对AWGN信道和光纤信道设计的2D和4D调制格式)的传输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4D非线性串扰模型和4D空间联合优化的调制格式不仅有较高的线性整形增益还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容忍性.以5通道的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为例,优化得到的NL-4D-1024调制与传统正交幅度调制(QAM)和2D整形调制相比,可以分别减少0.8 dB和0.4 dB的发射功率.

    多维度调制格式几何整形非线性串扰模型光纤信道相位噪声

    广义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抵抗差分和线性密码分析的安全性评估

    成磊沈璇任传伦
    2571-2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四分支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对2m分支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进行分析,证明基于循环变换的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等价于CLEFIA密码结构.对2m分支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最小差分活动轮函数个数的上界进行研究,证明每轮变换Pi为基于GF(2s)上{ 0,1}构成的动态线性变换,2m分支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最小差分活动轮函数上界为[22m-1/22m-1mr],其中,r为轮数.另外,可将上述关于差分性质的结果推广得到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线性性质的结果.

    密码结构类CLEFIA动态密码结构差分密码分析线性密码分析活动轮函数

    基于先验梅尔谱和神经声码器的语音丢包隐藏方法

    黄晋维鲍长春周静
    2581-2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基于神经网络的丢包隐藏方法而言,输入特征是直接影响最终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如何通过丢包隐藏恢复高自然度的语音,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有效恢复丢包语音并提高自然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梅尔谱和神经声码器的语音丢包隐藏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非对称的编解码网络结构.在编码端,用两个独立的编码网络分别从时域波形和梅尔谱中提取深层时频特征.在解码端,将时频深层特征一同送入由时序自适应反归一化层构成的声码器中,以恢复丢失的语音信号并提高自然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语音感知质量和短时客观可懂度上均优于现有的两种丢包隐藏算法.

    丢包隐藏先验梅尔谱神经声码器时序自适应反归一化层时频特征

    水声网络不等差错保护的避环ROFC-LF码算法与分析

    柳秀秀杜秀娟韩多亮
    2591-2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慧海洋的发展,水声网络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受到学者关注.水声网络高度动态的拓扑导致相邻节点数据传输不完整,压缩的水下图像或视频等数据对重建数据的质量有不同影响,因此水声网络需要具有不等差错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UEP)的编码机制来编解码重要性不等的多媒体数据.递归与限制反馈的在线喷泉码(Recursive Online Fountain Code with Limited Feedback,ROFC-LF)具有开销低、反馈少及编译码简单等特点,因此适用于水声网络.本文针对水声信道带宽窄、延时长及能量受限等特点,系统地分析了 ROFC-LF编码机制建立阶段存在的环问题.针对ROFC-LF编码存在的环和无法提供UEP功能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两个优化目标.此外,还提出了具有不等差错保护的避环ROFC-LF编码机制.该编码机制减少了由于建立阶段最大组件存在环引起的无用编码包的数量,进而降低了网络能耗.不等差错保护的避环ROFC-LF编码机制在建立阶段和完成阶段分别采用权重策略和数据优先级策略来实现UEP特性,并利用随机图理论对该编码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理论结果和仿真实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该编码机制能够快速的恢复重要数据的同时,降低了编码包的数量,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水声网络传输重要性不等的多媒体数据.

    水声网络ROFC-LF不等差错保护避环权重数据优先级

    基于表面肌电分解的皮层肌肉耦合机理研究

    席旭刚王成浩汪婷孔万增...
    2607-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分解还原了肌电信号最原始的组成成分,通过分解后肌电信号段的特征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脑肌电信息传递规律,可以从生物电信息传递机理探索人体运动的本质.本文分别采集了 9名受试者最大抓握力量的 15%和 30%(15%MVC、30%MVC)所对应的 EEG(ElectroEncephaloGraph)和 sEMC(surface ElectroMyoGraphy)信号,以形态学分解为基础对sEMG信号进行模板重构分解,获得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Motion Unit Action Poten-tial),提取MUAP的幅值、数量和发射速率作为特征,基于该类特征与同步脑电信号的变化趋势以及传递熵值探索大脑皮层与肌肉的信息传递规律.不同抓握力量水平下,30%MVC提取的3个特征均比15%MVC的数值更显著,但两种力量水平提取的3个特征随同步脑电变化趋势相同:当EEG信号形成波峰或波谷信号时,MUAP数量、幅值和发射速率特征均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MUAP幅值的增加趋势最为明显,且MUAP幅值特征与同步EEG信号的耦合(TE传递熵值)效果最好.虽然力量水平的不同会影响脑肌电信号强弱,但总体呈现的信息传递规律是一致的:当肢体肌肉收缩脑电信号增强而形成波峰或波谷时,MUAP数量、幅值和发射速率3个特征值均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MUAP幅值特征响应效果最好,该特征能较好体现人体运动控制过程中神经肌肉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规律.

    表面肌电脑电肌电分解脑肌电耦合传递熵

    一种多分量信号分解方法:时频滤波分解

    张亢刘鹏飞曹振华陈向民...
    2618-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信号分解分量时频域紧邻、重叠和间歇性复杂时频特征的多分量非平稳、非线性信号时,分解困难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时频分布的多分量非平稳信号分解方法——时频滤波分解(Time-Frequency Filtering Decomposition,TFFD).TFFD通过拟合所选反映信号中各分量时频瞬时特征与规律的时频域基准数据点,得到与分量实际瞬时频率(Instantaneous Frequency,IF)一致的拟合IF曲线,并以拟合IF曲线的时频坐标为基础,设置距离阈值条件确定分量在时频图上的分布区域,构造以拟合IF曲线时频坐标为中心频率、分布区域频宽为通带宽度的时频滤波器组,实现对多分量信号的时频滤波分解.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时频特征的仿真和实际信号分析,并与经典信号分解方法对比,证明了 TFFD方法优良的分解能力和分解效率.

    多分量信号信号分解时频分布瞬时频率时频滤波

    基于残差单元与注意力门的非对称编解码海杂波抑制网络

    陈胜垚胡晨康程智勇席峰...
    2628-2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均匀海杂波环境下弱小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复值残差单元和注意力门机制,提出一种用于海杂波抑制的非对称编解码网络(Asymmetric Encoder-Decoder Network,AED-Net).该网络以雷达回波经匹配滤波后得到的复值信号为输入,利用复值残差单元取代常规卷积单元进行弱小目标和海杂波特征的提取,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避免特征信息退化.然后采用注意力门模块将编码路径各模块提取的特征信息分别送入到解码路径对应的模块.最终输出海杂波抑制后的复值信号.由于各注意力门的输入和输出维度可根据网络结构自主选择,该网络设计是一种非对称编解码结构.与典型对称编解码网络UNet相比,复值残差单元与注意力门的引入显著降低了特征信息的冗余度,增强特征信息的提取与传递,提升了海杂波抑制性能.与此同时,复值残差单元的参数规模远小于卷积单元,而注意力门的引入也有效减少解码路径单元的数量,整个网络的参数规模显著减小.基于海杂波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典型复值UNet(Complex Value-UNet,CV-UNet)网络相比,AED-Net的输出信杂比平均提升9 dB,有效工作的最低信杂比降低了 3dB,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57.8%、50%.

    海杂波抑制编解码网络残差结构注意力门复值信号

    基于复合左右手理论的双模态低损耗宽带毫米波片上传输线

    沈光煦章晨扬冯文杰许锋...
    2641-2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左右手(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CRLH)理论的双模态毫米波片上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TL),有效兼顾了宽频段和低损耗特性,并且同时包含支持前向波的右手频段和支持后向波的左手频段.为解决毫米波半导体衬底高损耗、高寄生干扰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T型片上CRLH单元,通过研究CRLH传输线的电路拓扑与结构实现,减小了传输损耗并展宽带宽.此外,文章通过研究色散特性实现左手和右手通带两种模态.基于砷化镓(GaAs)基集成无源器件(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IPD)工艺,加工并实测了一款工作频段覆盖18~44.5 GHz的3阶周期CRLH TL.本文提出的传输线尺寸紧凑,为1.3 mm × 0.55 mm,带有GSG(Ground Signal Ground)焊盘,最小插入损耗为1.18dB,3dB相对带宽超过90%.该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片上传输线可广泛应用于实现独特电磁相位特性的片上功能电路和系统.

    射频电路毫米波片上电路传输线超材料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柔性血压传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时未董林玺翁斌辉程家根...
    2648-2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的柔性传感器可进行心率(Heart Rate,HR)和血压(Blood Pressure,BP)检测,但是对其检测结果的标定报道甚少.据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拟血液循环的反射式PPG心率检测和血压标定系统.以蠕动泵来产生脉动流,通过调节其转速的大小来控制模拟血液输送的频率和压力,从而引起弹性乳胶管内模拟血液体积的变化,而改变反射光的信号周期与强度,贴近于人体脉搏测量过程的实际场景.该系统心率检测误差均值为0.277 78,95%一致性界限为(-2.595 62,3.151 17),所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71 85和0.981 11.经标定后的柔性PPG传感器对4名志愿者检测的SBP和DBP的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均值分别为(1.21±2.16)mmHg和(0.76±2.02)mmHg,均符合且远小于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AAMI)所制定的衡量血压计精度的标准指标(5±8)mmHg.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地标定柔性PPG传感器,为实现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的精准血压检测提供标定基础.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脉搏波传输时间血压标定心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