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下水人工补给中河床沉积物氮铁锰及赋存形态的变化研究

    李玉龙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法,通过分析某河上下游的河床沉积物总氮铁锰及赋存形态所占百分比的变化,揭示了地下水补给后河床沉积物不同深度处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氮形态百分比在上下游具有显著差异,总氮含量在下游逐渐增加,且河道污染可能导致氮含量的增加.不可转化态-氮(Res-N)在各深度处具有较高的含量;从上游到下游,总铁和总锰含量的平均值在逐渐降低,碳酸盐结合态-铁(Carb-Fe)和离子交换态-铁(EXC-Fe)在上下游间的变化幅度较小,河床沉积物中锰的含量主要以不可转化态-锰(Res-Mn)为主.结果可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地下水人工补给野外试验河床沉积物铁锰

    广东某发电厂建设场地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薛灵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广东某发电厂建设场地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存在亚硝酸盐、COD、矿物油等指标超标现象.地下水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部分谷地低洼地段,这些低洼地段大多是地下水排泄区和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区域.在水文地质条件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共同作用下,这些低洼地段地下水亚硝酸盐逐渐富集.本研究可以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环境质量地下水单因子指数法现状评价

    海螺沟共和村2号隧道涌水量预测及验证分析

    马文涛魏安辉邵江袁泉...
    44-4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螺沟共和村2 号隧道是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对安全可靠的施工提供强有力保障.本文采用大气降水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及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施工期间实际涌水量,验证分析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及地下水动力学法三种方法计算的最大涌水量分别为6 895.16 m3/d、8 552.35 m3/d及 8 068.40 m3/d,取三种计算结果最大值即8 552.35 m3/d作为隧道日最大涌水量.与施工中实际涌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涌水量与实际涌水量基本吻合,从而验证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分析结论对同类型地质条件隧道涌水量计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泸定地震共和村2号隧道涌水量预测对比验证

    基于数值模拟的超深基坑降水技术及变形研究

    黄帅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Midas GTS NX建立了基坑降水及开挖数值模型,并对基坑降水技术以及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二级降深的围护结构的变形最大值在-43m深度处,且高达3.218 mm.同时由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在总沉降中的占比最高达到了 51.69%,且最大占比位于基坑边缘 55m处.说明该数值模拟模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为基坑降水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参考.

    数值模拟超深基坑降水技术变形特性

    某铁矿-110m水平涌水来源与防治水研究

    张昭辉秦壮杰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铁矿为研究区域,针对矿区井巷内积水通过裂隙、通道等涌入-110 m水平 11#穿脉,成为矿井新的充水水源而影响矿山安全问题.综合现场调查、物探、钻探及水质分析成果,对铁矿-110 m水平涌水来源进行分析,探究-110 m水平 11#穿脉涌水防治方案.研究结果认为:判定-110 m水平 11#穿脉不明涌水的出水原因主要为周边矿山闭坑停止排水,地下水水位回升,通过连通性较好的裂隙或通道流入某铁矿巷道内;根据-110 m水平11#穿脉涌水点涌水来源及通道特征,提出注浆堵(截)水方案和疏水降压方案两种防治水方案,基于矿山生产实际,对"堵水"、"疏水"两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认为宜采用疏水降压的防治水方案.

    涌水来源注浆堵(截)水疏水降压可行性分析防治水

    提孜那甫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赵登锋金祖凯童月智郑应涛...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新疆提孜那甫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地表水水质整体相对较好,只有个别取样点离子超标;地下水水质较差,Na+、Cl-、SO42-等离子严重超标.地表水和地下水离子主要受岩石溶滤、蒸发浓缩等作用的影响,此外,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阳离子交换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也具有重要影响.

    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评价水质特征分析

    酸碱溶液作用下尾矿坝渗流场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李燕杨栋丹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库水的酸碱度和长期浸泡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对化学溶液作用下的尾矿材料进行了渗透性测试,分析尾矿坝内的速度场和有效饱和度,分析不同渗透系数比条件下浸润点和浸润线埋深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酸碱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渗透系数降低,溶液酸碱性越强,作用时间越长,变化越明显.(2)随化学溶液逐渐变酸或变碱时,坝内流体流速逐渐降低,库内滩长逐渐缩短,且碱性环境下干滩长度的减小幅度大于酸性环境下的减小幅度.(3)当尾矿上层渗透系数低于下层渗透系数时,坝体浸润线埋深浅,浸润点高.尾矿坝浸润线埋深与上层渗透系数呈正相关.

    尾矿坝渗流场酸碱溶液有效饱和度浸润线

    河床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巴图崔德新刘广楼刘小龙...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室内动态模拟实验,聚焦于河床补给过程中地下水中氮组分的迁移转化.在考虑入渗水对补地下水给过程中NH4+-N和NO3--N浓度的影响时,选择了对照组、灭菌组、预处理介质组和中线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NH4+-N和NO3--N浓度在地下水中呈现复杂的时空变化,不同处理组的水质演化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预处理介质组表现出较高的NH4+-N和NO3--N浓度,土著菌可能在氮的迁移和转化中发挥着促进作用.与之相反,中线组的NO3--N浓度较低,可能受到引水源的抑制效应.本文的实验结果为理解河床补给过程中地下水水质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水质管理提供参考.

    地下水迁移转化地下水超采

    天长万寿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预测分析

    杨力伟陈戈郭伟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非正常工况下,垃圾填埋场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天长万寿垃圾场缺少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严重威胁着当地地下水环境.本文结合天长万寿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根据垃圾填埋场周边水文地质概况,采用数值模拟情况对预测因子的运移进行分析,对区域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污染因子污染范围显著超标,亟需采取隔离处置.建议加强对污染物的运移观测,尽快采取措施,治理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预测分析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某焦化项目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规律研究

    赵珍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某焦化项目建设对场区及周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科学合理的保护地下水环境,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查明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 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不同时段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根据模拟预测结果,泄漏污染物沿含水层向下游有一定程度的扩散,但各污染晕超标范围并未运移出项目厂界,污染物浓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影响范围逐渐减小至消失,其下游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预测浓度均满足标准要求.研究成果为项目建设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VisualMODFLOW焦化运移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