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宿迁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冯丽敏李文博李朗贺小桐...
    39-4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宿迁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以 77 组水样数据为基础,运用经典统计学、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图、离子比值和氯碱指数等方法对宿迁市各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水质进行评价.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均为弱碱性水,阳离子以 Ca2+和 Na+为主,阴离子以 HCO3-为主;潜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Ca·Mg型为主,第Ⅰ承压水以HCO3-Ca·Mg和HCO3-Na·Ca·Mg型为主,第Ⅱ、Ⅲ承压水均以HCO3-Ca·Na型为主;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主要离子来源于碳酸盐岩、硅酸盐岩和蒸发盐岩的风化溶解,并受阳离子交换作用和反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第Ⅱ、Ⅲ承压水质优于潜水和第Ⅰ承压水,潜水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其它含水层水质均以Ⅲ类水为主;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化学组分是I-、TH和Fe.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宿迁市

    眉县县城清洁能源供暖系统建设项目地热水水资源论证浅析

    宋一民王少锋王嘉彬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眉县县城清洁能源供暖系统建设项目地热水进行水资源论证分析,从水资源条件、建设项目取水用途、用水需求等角度论证该项目取用地热水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对其他用水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地热井抽水试验资料,从地热水资源量、水质及对地质环境、水环境的影响等角度论证取水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年取水量为 10.31×105 m3,地热水可采量 29.43×108 m3,地热井水源具有安全可靠的水量和水质,适宜作为供暖用水水源,取用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地热井地热水水资源论证供暖工程

    西南某隧道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对比分析

    罗树应
    47-4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建成隧道渗、漏水是隧道营运、维护中常见的一个难题,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为使隧道维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实施,确保隧道安全正常营运,对渗、漏水隧道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获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相当必要.根据区域地表岩性出露、地质构造发育情况,结合收集到的隧道穿越岩性资料,综合分析隧道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再利用地表径流测算得到的岩土径流模数,用地下径流模数法估算隧道内涌水量与隧道内实测涌水量进行对比,得到实测涌水量比预测涌水量大,进而分析具体原因,同时划分隧道穿越区各段岩性的富水特性,为隧道维护提供依据.

    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涌水量预测

    安徽省霍邱县刘寺铁矿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徐森磊
    49-5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以往勘探报告、勘查成果、抽水试验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分析了刘寺铁矿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利用采用廊道法和大井法预测矿井涌水量,对-700 m、-880 m、-1 100 m三个开采中段进行预测,并结合比拟法将预测的结果与矿区邻近矿井实际涌水量进行比较,廊道法和大井法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相对相符实际情况.刘寺铁矿首采中段为-700 m时,最大涌水量为 30 079.92 m3/d,正常涌水量为 20 053.28 m3/d.

    刘寺铁矿矿井涌水量廊道法大井法

    线性工程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浅析

    童建波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岩溶地区进行公路、铁路和跨区域调水工程等线性工程建设时,往往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岩溶隧道突泥涌水问题;岩溶隧道的排水系统堵塞问题;桥梁路基的基础失稳问题及工程建设造成的岩溶地下水环境问题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思路,希望能够对线性工程的勘察、设计与运营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时,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以保障线性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线性工程岩溶岩溶塌陷突泥涌水岩溶水系统

    岩溶地下水场地勘察所面对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张永生吴奇靖马强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地下情况一般较为复杂,若存在泥质白云岩与白云质泥岩互层时勘察难度更是陡增,同等地质情况下可借鉴的勘察经验较少,总结成功的勘察经验以保证勘察质量至关重要.以贵州省毕节地区某建设场地勘察为例,在充分收集现场勘察及后期施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当岩层产状不变时,钻头从白云质泥岩层进入较为坚硬的泥质白云岩层时更容易发生偏移;(2)岩层倾角越陡,发生偏移的概率越大;(3)采用钻探与物探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勘察质量.

    岩溶地下水泥质白云岩与白云质泥岩互层偏移

    汤加火山运动引起的井水位动态特征提取

    马传璧丁俊柯赵建明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 2022 年 1 月 15 日汤加火山爆发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特征进行识别、提取,以河北唐山地区 4口观测井为研究对象,使用EEMD方法分别处理井水位和气压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表征的信号从频率由高到低分为多个IMF分量.通过高频分量描述井水位和气压高频事件的变化特征,结合 Hilbert谱分析得到两者高频事件能量波动所在频段范围一致,发生时间相近,进一步对其进行相干性分析.结果表明汤加火山地震爆发后,井水位出现了两次变化,水位波形变化趋势与气压波形同步反向变化,相干性结果表明井水位与气压显著相关,林西矿井对气压剧烈变化响应更为灵敏.在此基础上,分析EEMD方法对短时间序列井水位处理的效能,探索 Hilbert谱识别井水位干扰信号的能力.

    汤加火山地震EEMDHilbert谱分析井水位和气压

    西辽河通辽段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的现场测定

    刘笑宇澈丽木格张彤豪周天雨...
    61-6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方法对西辽河通辽段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进行现场测定,获取各点位的垂向渗透系数.并分别在探坑、土样坑、渗透仪渗水试验、竖管试验、渗坑法渗水试验、双环渗水试验位置处及其附近,先从河底表面取沉积物样,再从岩性明显变化的不同深度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颗粒分析,探讨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与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河床沉积物中砂石含量的增加其渗透系数也增大;反之,河床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增加其渗透系数减小.沉积物的颗粒级配是影响渗透系数的重要因素,颗粒级配对于沉积物的孔隙尺寸、孔隙的形状及大小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计算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量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而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精度.

    渗透仪渗水试验竖管试验渗坑法渗水试验双环渗水试验渗透系数河床沉积物西辽河通辽段颗粒分析

    基于EEMD方法提取唐山井水位固体潮响应特征

    丁俊柯马传璧张万辉赵建明...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唐山井为研究对象,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对井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分解,提取井水位中固体潮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特征,对重构信号和固体潮理论值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井水位经过EEMD分解后,各高频分量均包含一部分固体潮信息,可通过部分信号分量重构研究相应因素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特征,提取被其他因素掩盖的信息.在选定时间范围内,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时间滞后不明显,唐山井水位春季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大,夏季对固体潮的响应较好.EEMD方法可较好提取井水位中固体潮变化特征,对分解结果进行重构时需要根据数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EEMD固体潮井水位潮汐因子唐山井

    基于物联网结合InSAR技术的济宁市任城区地下水动态数据监测研究

    赵晓旭李栋梁斐斐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监测是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最直接数据监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不断完善.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 InSAR 技术为主针对任城区地下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并以任城区2020-2022 年动态监测的数据记录为主进行数据分析及模型图的制作,通过数据及模型图更加直观的进行空间分析.从分析结果看:任城区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 0.3%~12.5%的区间内浮动,但整体呈现地下水上升趋势.地下水位变化与季节性挂钩,并呈现出双因素关联,且呈现显著性相关,其结果得到了试验验证.分析可见利用物联网结合InSAR技术的地下水动态数据监测效果明显,对任城区地下水监测及水资源监测技术改进提供了创新思路.

    物联网InSAR技术地下水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