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弧铣削技术现状与展望

    武鑫磊刘永红纪仁杰
    1-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常用的机械铣削方法难以加工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及高端装备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的高温合金、钛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难切削材料,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损耗大和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研究开发了不受被加工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等影响、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的高速电弧铣削技术.针对国内外常见的高速电弧铣削工艺方法、加工工艺特性和材料去除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并简要阐述了电弧铣削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弧铣削电弧放电高效加工难切削材料

    电火花摇动加工高弹性合金双孔挠性薄壁的变形仿真分析

    刘洋杜云龙郭永丰李威峰...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3J33B高弹性合金在双孔挠性薄壁电火花摇动加工中出现的冲液导致薄壁变形和薄壁受热变形问题,进行了间隙流场电蚀产物运动仿真、冲液压力薄壁变形仿真和连续多脉冲放电薄壁受热变形仿真,初步设计了基于分步电火花摇动加工方法的双孔薄壁加工工艺路线.结果表明:电极自转速度对流场分布影响较大,转速增加有利于电蚀产物排出,机床摇动速度对流场分布影响较小;冲液可改善小孔的入孔质量,但对于深小孔加工,电蚀产物的排出作用有限;薄壁变形量与冲液压力呈现正相关趋势,在冲液压力为10 MPa时,薄壁变形为0.423μm,冲液压力对薄壁变形影响较小;薄壁变形量基本随着峰值电流和脉宽的增加而增大,而脉间对变形影响较小,热变形的影响大于冲液压力引起的变形影响.

    3J33B高弹性合金双孔挠性薄壁电火花摇动加工变形分析

    锗铜复合微球的放电加工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程鹍蒯源沈鸿烈田宗军...
    19-2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制备锗铜复合材料的新方法,采用掺杂锗与铜作为电极材料,利用脉冲放电法在两极材料表面产生瞬时高温及局部微爆炸,使两极熔融态材料在爆轰波冲击作用下向极间飞溅并聚合形成锗铜复合微球.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材料温度场及锗铜复合微球的形成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其形成机理.通过实验制备出1~10μm的锗铜复合微球,并获得微球尺寸与放电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

    锗铜复合微球脉冲放电形成机理有限元法锂离子电池

    钛合金表面电火花沉积NiCr-3涂层性能的工艺规律研究

    刘宇刘国良苏全宁曲嘉伟...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的发展因表面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差而受限,故对其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是扩展钛合金应用的直接途径.电火花沉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钛合金工件的表面性能.以NiCr-3为电极在TC4钛合金表面电火花沉积涂层,并对沉积涂层表面进行磨损和腐蚀试验,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耐磨性随着沉积电压以及沉积频率的增大而逐渐提高;沉积涂层的耐磨性随着比沉积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比沉积时间超过70 s/cm2后,涂层的耐磨性逐渐趋于稳定;涂层的耐腐蚀性随着沉积频率的增大而逐渐提高;随着沉积电压以及比沉积时间的增加,沉积涂层的耐腐蚀性先不断提高后有所降低.

    电火花沉积钛合金NiCr-3涂层工艺规律

    基于大批量定制化的电火花成形机床参数化设计

    赵莅龙刘永红于重炀王新港...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该设计策略在电火花成形机床上的应用,根据Kano模型开展了线上客户需求问卷调查,整理机床功能与需求,并据此调查结果实现基于Kano模型的客户需求分类.通过模型分析了客户需求与产品模块的对应关系,分解电火花成形机床结构并建立功能模块,采用对客户需求的参数化导入与模块化匹配,实现产品配置的快速化定制化输出.基于Kano模型需求分析,选择定制通用性更高的尺寸设计,通过电火花成形机床模块化分析和SolidWorks尺寸方程式设计,实现各模块内以及机床整体的快速参数化输出.

    大批量定制化电火花成形机床Kano模型参数化设计

    微细射流电解加工微坑的形成过程试验

    伍朝志曲宁松温帆帆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微细射流电解加工微坑的形成过程,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对不同深径尺寸条件下的极间电场和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仿真计算.然后,利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电解时长进行微细射流电解加工试验,获得各离散节点对应的微坑,并检测其深径尺寸、截面形貌、杂散腐蚀痕迹等关键特征.最终,通过仿真预测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探明微坑由产生、发展变化到制备完成的完整形成过程.

    微细射流电解加工微坑形貌尺寸

    钛合金叶栅电解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庞延昊天贾建利耿雪松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解套型加工可实现叶栅叶片的精密成形,而良好的加工流场是提高叶片电解加工精度、降低杂散腐蚀的重要保证.针对钛合金叶栅电解加工,首先根据加工规律设计了专用阴极和叶片环形供液、两侧进液阴极系统,建立了钛合金叶栅电解加工数学模型;然后,对两侧进液阴极系统进液孔位置进行仿真优化,获得了最优的两侧进液阴极系统,验证了杂散腐蚀已得到有效控制;最后,通过磨粒流后处理电解加工解决钛合金表面点蚀问题,提高了钛合金叶栅电解加工的表面质量.

    钛合金流场仿真阴极优化磨粒流

    太赫兹腔体滤波器电化学加工技术研究

    刘星曾永彬缪卓伟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太赫兹腔体滤波器的制备方法,即通过微细电解线切割技术制作出镍牺牲芯模,镍芯模表面电镀金后进行选择性溶解,最终得到太赫兹滤波器腔体.研究发现,当电流密度为0.5 A/dm2时,可获得最佳微缝处电镀金形貌,在镍蚀刻剂TFG溶液中进行超声辅助加热,48 h后镍芯模即可全部去除.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制作出了端面和内腔形貌良好的WR1.0太赫兹腔体滤波器,经矢量网络电性能测试,该器件传输和反射性能良好,有望大规模应用于太赫兹系统中.

    太赫兹滤波器微细电解线切割微缝电镀金

    基于双目视觉的激光喷丸大幅面动态扫描系统光束指向标定方法

    毛展晨胡永祥
    52-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工件的激光喷丸成形由于工作范围广,一般采用动态扫描光路系统.二维振镜系统通过轴线互相垂直的振镜偏转实现激光的高速扫描,适用于大幅面的激光喷丸成形,然而振镜系统的扫描场存在固有的几何畸变,并且系统中的各种因素耦合的误差也会影响实际工作.基于双目视觉根据实际激光喷丸系统设计分步标定方案,利用指示光斑测量坐标建立双目-振镜坐标系的固有联系,同时标定喷丸工作距离,分析末端振镜扫描指向误差根源,划分校正网格对激光指向误差进行补偿.试验结果表明:标定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激光指向误差,精度符合激光喷丸成形的工艺要求.

    二维振镜双目视觉扫描光路

    海上风电结构钢电弧与激光锻造复合焊接修复工艺研究

    蔡文龙张永康孙泽永刘健航...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复合焊接技术都是两种热源耦合进行焊接或激光与两种电弧热源进行耦合焊接,这类方式可以对一般板材进行单道焊接,但易发生弯曲变形,增加了热输入.采用E690海工钢钢板作为焊接试样件,通过电弧与激光锻造复合焊接修复方式,对海工钢板进行复合焊接工艺参数研究,并与单道电弧焊接、多道电弧焊接方式进行对比,测量焊缝处的硬度、残余应力与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电弧与激光锻造复合焊接可减少变形与气孔的产生,进一步增加焊缝的熔深熔宽.

    海工钢激光锻造电弧焊接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