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矿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矿测绘
地矿测绘

杨润书

季刊

1007-9394

dkchkm@163.com

0871-67213410

650218

昆明市大石坝云南省地矿测绘院内

地矿测绘/Jour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地质、矿产测绘、土地勘测专业的科技期刊。本刊支持“学术研究为支点,实用技术为主导,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面向生产、经营、科教第一线”的办刊特色。刊载的论文广泛涉及GPS、RS、GIS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并深层次地反映土地信息系统、地质勘测信息系统、地籍测量管理及自动化、土地资源动态、矿产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综合地理信息工程领域的生产、技术和科研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VMD在GNSS高程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分析

    谯江容饶爽关乃瑜雷新强...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各种地球物理效应的影响,大部分IGS站的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变化,其中高程方向的坐标变化更为明显,周期性也更为复杂.由此,引入VMD方法,对 4 个IGS站的高程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出不同尺度的IMF,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对各个分量进行处理得到各站的频谱图,探测出各站都存在的周期项为2、4、6 天,部分站含有年周期、月周期.EMD所得的周期项中各站存在季周期,月周期、双月周期、年周期、两年周期、四年周期.实验结果表明,与EMD相比,VMD在设置合适的收敛条件和迭代寻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避免模态混叠、避免噪声干扰和抑制端点效应,更能自适应、准确地提取GNSS高程时间序列中的周期项.

    EMDVMD周期项高程时间序列

    基于GRACE数据的2002-2016年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分析

    邱良传孟昭睿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GRACE技术已广泛用于陆地水储量变化研究,对于探测区域水量平衡关键参数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基于 2002/04-2016/06 共 158 期GRACE RL05 月重力场模型,首先分析了不同滤波算法对南北条带误差的削弱作用,并探讨了Mascon和尺度因子等恢复GRACE数据信号泄露的方法,从而获取了长江流域的长期陆地水储量变化时间序列.实验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储量长期呈上涨趋势,然而各支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即上游为持续上涨、中下游为先下降后上涨.分别利用 3 种GRACE数据分析了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联合气象站实测数据验证长江流域水储量与降水减去蒸发高度相关,并说明了Mascon和尺度因子法可以一定程度恢复GRACE数据.初步分析了三峡水库的两次蓄水对库区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然而由于GRACE数据空间分辨率低,难以与DEM模拟的库区容量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

    卫星时变重力场探测技术长江流域水平衡陆地水储量等效水高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技术研究

    向晓波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决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不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不善等问题,国家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根据试点城市要求,对土地、矿产、森林、草原和湿地在内的 5 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开展全面清查工作,研究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技术路线,对技术路线的关键流程进行了介绍,并以森林资源资产清查为例,阐述了清查的过程,展示了清查工作的成果,实现了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全面盘点和价值评估,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实施类似清查工作的参考.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关键流程

    本刊声明

    《地矿测绘》编辑部
    17页

    自然资源AI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万益陈璐张新新
    18-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资源遥感监测领域使用各类AI技术框架进行AI技术开发时,存在开发成本高、开发效率低、开发流程与开发成果的部署杂乱无序、云资源调度困难等问题,阻碍了 AI 技术研发、创新与应用的进程.为此,基于容器、Kubernetes、Python等技术,开发了一套服务于遥感影像解译应用的AI服务云平台,提供镜像管理、数据集管理、模型管理、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模型推断、部署发布等功能.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节约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实现AI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灵活调度.

    AI云平台AI模型开发AI资源管理

    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志敏屈树政高靖宇刘英豪...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国家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促进国家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范和结合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化系统现状,设计并构建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系统梳理了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业务流程,基于分布式微服务架构、采用流程管理、移动服务适配等技术,实现了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等子系统功能.经省、市、县各用户测试,该系统满足业务管理需求,为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了信息化监管支持.

    国土空间监管系统云南省系统设计系统功能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普查新模式——以广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例

    刘演志张珊珊曾志镒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高效地开展经济普查,提升普查成果的利用范围,基于地理空间的经济普查新模式,利用GIS、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广州市多源地理信息数据,提供覆盖全市详细、完整准确、现势性优的经济普查地理信息底图服务,同时基于高效准确的地址匹配引擎,将普查对象从表单形式转化为精确到楼栋的具有时空位置信息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全市普查区划分、建筑物标绘、单位清查、普查登记、成果汇总等普查各阶段工作提供基于地理空间的数据统计成果,为后续普查成果的研究应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经济普查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地址匹配

    稀土典型开采区植被影响的遥感定量评估

    陈捷王耿明王佳红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生态遥感指数(RSEI)和植被碳储量三个方面系统地调查小规模开采的植被影响.NDVI结果表明,小规模采区的植被经历了震荡下行和缓慢上升两个阶段,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监管作用,采区生态环境逐渐恢复;RSEI显示采区的核心区域,植被自然生长状态不佳,边缘区域得到了较好修复;植被碳储量显示,采区损失了1 866.1 t,相较于周围未开采区域,损失比例高达 95.9%,基本上等同于完全损失;生态恢复区损失了 368.6 t,损失比例为79.2%;两者均受到了严重的植被破坏.研究揭示了小规模稀土矿床开采造成的植被影响,可为未来稀土矿床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稀土小规模开采NDVIRSEI有机碳

    SBAS-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唐少杰林玉国
    39-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传统的地面沉降监测手段,基于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开展大区域、长时间序列的地面沉降监测具有显著的优势.为此,采用SBAS-InSAR技术对覆盖济宁某矿区的 26 景Sentinel-1A影像进行处理,获取矿区在 2019 年 1 月10日~2021 年 11 月 19 日期间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由于地下煤矿开采等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化,累积沉降最大达到了 249 mm,沉降速率最大达到了 86 mm/a;基于不同成像时间监测到的累积沉降量图直观动态地揭示了随着地下煤矿的不断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过程.

    小基线集矿区地面沉降数据处理

    基于FME的POI获取方法及其在基期城市体检中的应用

    郭文硕段焕廷熊豪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城市体检的关键工作,而城市基础空间资料不够全面也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昭通市中心城市体检工作中,基于FME获取高德地图POI作为基础空间数据的补充.实践证明,此方法可大幅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城市体检基期空间数据POIFME